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台湾气象局_台湾气象局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2.台风碧利斯的形成与路径3.台风百合的发展过程4.为什么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威力就越大5.台湾东部海域发生5.4级地震,此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什么影响?台风龙王:(英语:Typhoon longwang;菲律宾命名: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超级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

1.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2.台风碧利斯的形成与路径

3.台风百合的发展过程

4.为什么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威力就越大

5.台湾东部海域发生5.4级地震,此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什么影响?

台湾气象局_台湾气象局天气预报

台风龙王:

(英语:Typhoon longwang;菲律宾命名:Maring;国际编号:0519;JTWC编号:19w;JTWC分级:超级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编号第19号的热带气旋,也是本年第4个JTWC分级下的超级台风,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125海里(每小时230公里)。"龙王"这个名字是由中国所提供,是指中国的雨神-龙王。

发展过程:

龙王前身的风暴于9月26日在日本硫黄岛东南偏南335海里处形成;同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这风暴发出警报。9小时后,它增强为热带风暴(约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并被命名为龙王。在9月27日上午台风龙王9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把它升级为台风。龙王其后持续增强,以西北偏西的移动方向朝向台湾。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于9月29日将此风暴命名为Maring作菲律宾当地警报用途。

如以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叙述,超强台风龙王是先于9月27日增强为2级台风,同日再增强为3级台风。翌日下午1时,这风暴继续增强为4级超级台风。不过随后强度逐渐减弱,于9月30日下午5时,龙王被降级为台风。

龙王于10月2日上午5时10分于台湾花莲县丰滨乡登陆,登陆时花莲气象站测出了每秒64.9米(相当于17级以上)的最大阵风,打破花莲气象站有史以来的纪录。同日10时于彰化县浊水溪口附近进入台湾海峡,再由金门附近进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镇。

由于同年稍早已有于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为强烈台风的台风海棠、台风泰利吹袭台湾,龙王继之而来,也使台湾本年继1994年后,首次于同年间对3个以上强烈台风发布陆上台风警报。海棠、泰利及龙王3个台风皆登陆台湾,也是自1965年以来,第一次在一年内有3个强烈台风登陆台湾。

损失情况:

台湾

台湾有1个人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此外还有1人失踪。农渔牧损失约新台币7.5亿元。全台有约76万户停电。本次风灾以花莲县灾情最为严重。

福州

台风龙王中国福州有86位武警被龙王造成的急流冲走,10月4日,其中寻获50具尸体;2005年10月,福州人都记得"龙王"台风的肆虐,强降水造成山洪暴发,冲击福州市区,造成福州市区138平方公里受淹,最深达5米,96个居民小区停电,81条公交线路停运。火车站停运,铁路中断,高速公路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32.78亿元。

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台湾中央气象局一周气象预报:

下周日、下周一(12日、13日)因第9号台风远离所引进西南风影响,中南部地区有短暂阵雨或雷雨,其他地区则午後有短暂雷阵雨。

下周二至下周五(14日至17日)南部及东南部地区有短暂阵雨或雷雨,其他地区为多云午後有短暂雷阵雨的天气。

下周日(12日)东部及东南部地区有焚风发生的机率;下周日至下周一(12日至13日)台湾各沿海地区及澎湖、金门、马祖、绿岛、兰屿沿海易有长浪发生;下周二至下周四(14日至16日)台湾北部、东半部、恒春半岛、西南部沿海地区及马祖、绿岛、兰屿沿海易有长浪发生,非必要请避免到海边活动及观浪。

台风碧利斯的形成与路径

根据台湾气象局一周天气预报:

1月25日到26日各地高低温会比周六再回升1到2度,不过台湾附近水气有稍微增加的趋势,迎风面的东半部及北部山区有时会有局部性的短暂雨,但整体来说降雨情形也不多,其他地区则大致仍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到了1月27日到28日东北季风会稍微增强,因此东半部和北部地区还是会有局部的短暂雨,气温比起前两天则略降1到2度,而中南部则不受影响,依然可维持稳定的天气。

至于穿衣,那要看你是居住在大陆甚么区域?如果你是广东、福建一带,那就照你在当地的穿著习惯带衣服就可以了;如果是江浙一带,可以比照你秋季时的穿著;如果是北方人士那就按照你初夏时的穿著习惯携带衣物。总体来说气温的感觉接近上海的秋季,不过由于北部或靠海地区多雨且湿度大,所以一旦刮起风、下起雨就会觉得比实际温度要冷一些;这种湿冷可能北方朋友会比较不适应。因此现在去台湾旅游的话,建议采取洋葱穿法,里头穿着夏秋衣物再套一件针织或运动外套,最外头穿上防风的夹克或大衣,这样随着一天气温的变化方便穿脱;羽绒衣、手套、帽子、耳罩之类是不需要的。

顺便看了一眼你的行程,不知道你是跟团还是自由行?行程很赶,不知道你能否玩得尽兴?建议你可以适当调整。最后附上1月22日-1月28日台湾气象局发布几个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台湾多雨记得携带雨具。以上信息提供给你参考,想了解更多台湾实用信息欢迎百度「夯台湾」,希望有帮到你。

台风百合的发展过程

一个低压区于7月上旬后期活跃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此低压区范围宽广,对流旺盛。其于7月8日08时被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升格为一热带低压(TD)并给予临时编号05W。其向偏西转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加强。7月9日20时JTWC首先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

2006年7月9日14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2006年第4号热带风暴(轻度台风),并命名为“碧利斯”(BILIS),国际编号为0604,名字由菲律宾提供,是快速的意思。随之中央气象台和台湾气象局也相继作出定位和预报。

生成后的“碧利斯”环流中心仍严重外露,中心及中心北侧呈无云区。其以15-20公里/时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2006年7月10日凌晨到7月10日中午“碧利斯”移动速度飞快。最快时曾一度达到39公里/时。 从7月10日14时开始“碧利斯”放慢了它前进的脚步,移速控制在15-20公里/时。

2006年7月11日“碧利斯”开始影响菲律宾,猛烈的降水从此拉开了序幕。 此后“碧利斯”移速忽快忽慢。移动方向是西北偏西。强度稍有加强。

2006年7月12日14时“碧利斯”进入中国沿海的24小时警戒区。

2006年7月13日“碧利斯”的路径和移速开始稳定。移速在17公里/时左右。台湾南部也被它列为强降水袭击的对象。

台湾中央气象局一再表示。“此轻度台风结构松散,中心附近对流不强,没有眼壁和风眼结构。当它登陆时和别的台风登陆时将有明显的差异。值得严加防范的是“碧利斯”中心南侧的强盛云图将给台湾西南部.中部带来非常强的降水。山区更强,并预测西南部山区的过程总雨量将达1200毫米左右。日最大降水量也有600毫米。严重超过台湾气象部门的“超大暴雨”级别“超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超过350毫米。而中国大陆24小时降水两超过250毫米则成为“特大暴雨”。 “碧利斯”进一步逼近台湾,台湾东部沿海的阵风普遍达到8-10级。局部地区因地形作用风力达12-13级。

而在可见光云图上显示,“碧利斯”的中心仍然严重外露。并没有改善的趋势。中心北侧由积云组成,而不是一般热带气旋的对流云系组成。

福建中北部沿海和浙江沿海普遍出现8-11级大风,福建沿海最大阵风达12级。浙江沿海的瞬间最大风速达14级(43.1M/S)。

2006年7月14日03时“碧利斯”的中心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北部,并继续向福建省中北部沿海靠近。“碧利斯”于7月14日12时50分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北壁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30米/秒;七级风圈半径6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250公里。

由于是登陆台湾北部,没有从中央山脉经过,再加上“碧利斯”本身环流并不紧密,所以在第2次登陆时,强度并没有明显的减弱。而导致“碧利斯”空心的原因是垂直风切变过于强烈。

之后菲律宾终于摆脱“碧利斯”的强降雨云图和大风天气。连续的强降雨使菲律宾北部,暴雨成灾,山洪暴发。至少有10人丧命。

而台湾中南部的雨仍在持续。新加入的暴雨地区有福建沿海,浙江南部沿海,广东沿海。截止2006年7月16日该地区雨量均超过100毫米。部分超过3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500毫米。其中台湾西南部山区,雨量直逼1000毫米。

2006年7月14日16时“碧利斯”减弱为热带风暴。

2006年7月15日凌晨“碧利斯”的中心离开福建境内,进入江西省。可这时福建,浙江,及广东东部沿海风力仍维持在8-10级。说明“碧利斯”环流大,而且“碧利斯”是季风低压。外围风力大于中心附近风力。

2006年7月15日15时“碧利斯”在江西西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

为什么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威力就越大

2001年8月底开始,一广袤低压带开始于南海北部蕴酿,其发展出一微弱锋面系统并缓慢往东北偏东方向移动。9月2日,菲律宾东南海面亦出现微弱的热带云簇开始消长,其中一股云团逐渐发展为一热带扰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英语:NRL)给予其扰动临时编号“95W”。隔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英语:JTWC)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弱”的评级。在这期间,该系统持续向西北移动,并逐渐接近台湾本岛东南方海面,不久即转东北方向移动。

9月5日上午8时,抵达日本石垣岛南方海面时被日本气象厅(英语:JMA)升格为一热带低压。受其北方的微弱锋面影响,该热带低压持续往西北偏北方向缓慢移动,并于当晚行经西表岛东方海面。当晚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普通”。

9月6日,进入西表岛西北方近海后,受到微弱锋面影响,开始转向东北缓慢移动。由于当时该热带低压结构逐渐转好且威力渐增,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凌晨3时30分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优”,并同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英语:TCFA)。当日上午8时,其于西表岛北方海面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一热带风暴,给予其编号“0116”,并命名为“百合”(英语:Nari,日语:ナーリー)。在此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20W”,开始对其发布热带气旋警报。不过当时百合的七级风暴风半径仅仅80千米左右,对其周围海域的岛屿天气影响并不大。

在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之后,百合仍是受到其北方锋面系统导引,缓慢向偏东北偏东方向移动,于9月6日下午至傍晚间通过宫古岛北方海面。

而在9月7日午夜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之后,百合又于当日凌晨行经久米岛南方海面,并于清晨5时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一强热带风暴。当日清晨约6时至7时间,百合又行经冲绳本岛南端,即丰见城市南方近处。上午7时半,百合于冲绳县糸满市登陆。不过在当日上午,北边锋面已经逐渐往东北远离并持续减弱,百合的导引力量顿时减弱,因此当时并未持续朝东北偏东方向远离冲绳岛,反而在那霸以东开始出现停滞状态。当晚,华北的大陆性反气旋逐渐往台湾、琉球群岛一带接近,成了百合另一个路径主导力量,因此百合突然调头,开始向西转西北移动,并于9月8日凌晨3时半于冲绳县中头郡北中城村登陆。另一方面,由于百合威力亦开始逐渐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是将其升格为台风,一分钟平均风速则上评至70节,相当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之下的一级台风。 由于上午进入琉球西北方海面后,受到北方中层大陆反气旋的微弱引导,于是开始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在此同时,于日本东南偏南方海面上的台风丹娜丝继续向西北偏西移动,由于其外围气流场相当辽阔,间接导致大陆反气旋南压的幅度稍微增强,因此自当日下午2时,百合开始更偏向西北偏西移动,且速度有稍微加快的趋势。当时台湾中央气象局(英语:CWB)研判,百合将有可能对台湾北部海面构成威胁,因此于当日深夜11时50分北部、东北部海面发布海上台风警报。

9月9日,由于丹娜丝威力更为强大,风场范围更扩大的结果开始逐渐对百合构成牵制作用,不过由于丹娜丝本身陷入中层大陆高压及副热带高压之间的鞍形场当中,只能缓慢往西移动,因此百合只有受到牵制作用,而路径仍是往西北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当晚,受到丹娜丝大范围风场的影响,北方高压范围开始向南压,对百合造成的压力愈趋明显,且又因导引气流不强的缘故,百合在当晚8时的方向又突然改变,开始向偏南方向移动。

9月10日上午8时,由于东北风伴随着北方少许冷平流的缘故,百合的威力开始已出现减弱的迹象。当日,原本陷入鞍形场而移动缓慢的丹娜丝因高纬度有高空槽东移接近而逐渐摆脱鞍形场,开始向西北偏北转北的方向接近日本关东地方。而被丹娜丝所牵制的百合,于是被其辽阔的外围气流场所影响,中午起缓慢往东南偏东方向移动。在种种因素之下,台湾中央气象局在当日上午9时解除海上台风警报。此后,百合继续往东南偏东方向缓慢移动,并开始第三度往冲绳本岛及久米岛一带逼近当中。就在当晚8时起,方向更转为偏东移动,持续朝久米岛逼近。

9月11日凌晨2时,百合当时就在久米岛以西近海,而对百合方向构成影响的丹娜丝已经随着槽线导引,开始迅速往北转东北偏北方向吹袭关东地方,对百合的导引力在当日清晨过后即开始逐渐消失,因此导致当时并无任何力量导引百合。上午8时,百合威力不断增强当中,并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等级,中心风速增强至65节,最低气压则是970百帕。

自9月11日上午起直至9月12日清晨期间,百合一直都在久米岛东方近海持续徘徊,本身威力亦持续增强,并在9月11日下午2时达到第一度巅峰,中心风速达到75节,最低气压则降至960百帕。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强度上评至相当于二级台风上限,甚至在晚间6时上评至相当于三级台风,一分钟平均风速达100节。不过后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9月12日午夜12时就将其下评为相当于二级台风,甚至在9月13日午夜12时又进一步将其下评为相当于一级台风,而日本气象厅亦在当日上午11时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9月13日凌晨,中国大陆东北方有一高空槽逐渐建立当中,百合在无主状态之下疑似受到此槽的影响。凌晨3时半,百合于冲绳县岛尻郡久米岛登陆。9月13日清晨至9月14日上午期间,开始缓慢往西北方向移动。不过此时丹娜丝早已消散,副热带高压因此得以西伸并在日本南方海面建立起中心,但由于与中国大陆华东的高压势力相当,导致百合等同陷入一新鞍形场中,虽然受到高空槽影响而缓慢往西北方向移动,但由于槽底仍偏高导引力量不强。此时百合的移速仍然非常缓慢,同时由于气流的拉扯,导致百合结构无法维持良好状态,其威力又再度减弱当中。也由于百合的再度回头,台湾中央气象局于当日下午3时,再度发布北部海面的海上台风警报。此后,百合继续往西北方向缓慢移动,且与槽底距离愈趋接近。此时也有部分预报模式开始出现百合可能顺利搭上槽线牵引往北而去的预测,不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情况却从9月13日晚间出现变化。

由于鞍形场西面的大陆高压开始逐渐增强,高度加高,同时在日本南方出现一高空冷心低压,导致副热带高压势力被迫往东退,而北方槽线位置不变,不过深度并未加深。种种因素之下,西面高压的东北风导引力量开始逐渐占上风,此种现象直至9月14日更为明显。在当日上午8时,台风百合的中心爬升到最北端的北纬27.6度、东经125.3度处时,路径方向开始出现剧变,已往西南偏西转西南方向移动,准备朝台湾北部、东北部一带逼近。根据中高层驶流场图显示,位于华北的导引中心正为百合带来东北来向的驶流,意味着百合吹袭台湾将成定局。而台湾中央气象局亦于9月15日凌晨2时45分,北部、东北部一带发布陆上台风警报。不过就在强度调整方面,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当日午夜12时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但又于上午8时将其升格为台风,强度则上评为相当于一级台风。

在导致百合结构变差的气流拉扯作用已经消失的情况之下,百合的强度又开始逐渐增强。虽然此时百合已经离台湾陆地并不远,不过由于范围不大,强风圈半径仅仅150千米,移动速度也只维持在时速10千米左右,故百合直至9月15日下午之后,对台湾的影响才逐渐显现。9月15日深夜,华南高压开始向东延伸,同时华北附近亦开始出现地面高压中心开始东移至山东半岛一带,导致百合在当晚7时出现了西南偏西偏西角度的移动,这大幅加重了百合对台湾北部的威胁性。百合随后在15日下午2时再度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等级,中心风速达65节,最低气压970百帕,且威力仍持续增强当中。根据当时气象卫星云图显示,其结构发展相当结实,足见水汽供应之足,风眼也较先前更为清晰。在此同时,台湾北部的雨势也逐渐出现。

9月16日,百合继续以西南偏西偏西的角度,持续逼近台湾东北角陆地,强度亦持续增强当中,就在当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上评为相当于二级台风,而其暴风半径边缘亦触及台湾东北角陆地。下午2时,百合达到第二度巅峰,中心风速达到75节,最低气压则降至960百帕。在此同时,百合的行进方向再度出现变化,疑似是受到地形作用的缘故,路线角度再度出现显著南折,以西南至西南偏南的角度直逼台湾东北角而来,甚至在晚间6时至7时之间,一度在三貂角外海停滞达二小时。另外,在台东县外海由于气流绕山作用,自入夜起开始出现一显著的副低压中心,与原主中心之间产生互动而沿东岸缓慢北上。晚间9时40分,百合在台湾台北县贡寮乡三貂角,至宜兰县头城镇一带登陆。

受雪山山脉地形作用,而百合一路往西南沿兰阳溪谷移动,其结构迅速被破坏而减弱,于9月17日午夜12时锐减为热带风暴,甚至于下午2时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压。在此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因其威力逐渐减弱,将其下评为相当于一级台风,甚至于上午8时进一步降格为热带风暴。而当日凌晨2时,由于百合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语:PAGASA)之热带气旋负责范围,故将其命名为“Kiko”,并评级为热带风暴。当时,百合因地形影响导致其移动速度显著减慢,而在台湾东岸近处的副中心则逐渐北走。而在百合北方的高压已东移出海,因此导引力量即开始出现减弱的现象,这造成了百合的移动速度在过山之后更为缓慢。而在台湾东岸的副中心此时的势力几乎与主中心不相上下,二者互动的状况之下,百合的主中心只能沿着中央山脉西侧缓慢南下。

9月18日,受到东方势力相当之副低压中心牵制影响,自当日凌晨2时至8时间,百合台风主中心持续停滞在云林县斗六市附近,几乎未曾移动。当晚,该副低压中心已在花莲附近逐渐消失,百合因此摆脱其牵制,故其于在晚间7时过后再度南下,终于在当日深夜11时自台南市安平区附近出海,进入台湾海峡南部,随即进入南海以北海域一带。百合在台湾的停滞时间总共长达49小时又20分钟。 百合出海后,自9月19日午夜12时至下午1时间,往西南偏南方向缓慢南下。当日午夜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为热带低压。下午2时,由于北方再度有反气旋导引南压,副热带高压亦开始逐渐西伸,于是百合开始逐渐向西移动,而速度亦开始逐渐加快,于是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对其发布最后警报(第11报),这意味着百合正逐渐远离菲律宾当中。之后,香港天文台(英语:HKO)于当日下午4时15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

至于台湾中央气象局方面则随着百合的远离,分别于当日下午5时10分及深夜11时5分解除陆上台风警报以及海上台风警报。当晚10时,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葡萄牙语:SMG)开始悬挂一号风球。

9月20日午夜12时,由于台风中心进入海面的缘故,故百合的强度又开始增强,于是日本气象厅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同时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此次是百合生命史中第三度增强。当日上午8时,百合继续快速往西北偏西移动,逼近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一带,不过又于下午2时被日本气象厅降格为一热带低压。而香港天文台以及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亦随着百合的逐渐逼近,分别于当日下午2时45分以及晚间6时悬挂三号强风信号以及三号风球。不过百合的路线比原先预期稍偏西北,于当日下午4时左右在中国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东镇一带登陆,之后继续往西北偏西方向移动。随着百合的远离,香港天文台于当晚22时40分除下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登陆之后,强度亦随之迅速减弱,就在当晚11时左右减弱至热带风暴下限,且其风圈逐渐缩小当中。

最终,百合于9月21日午夜12时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热带低压之后,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凌晨2时30分除下所有热带气旋信号。当日上午8时,百合进入广西东部。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警报(第61报)。之后,其环流随后于当日下午2时开始逐渐消散,宣告其长达17天又6小时的生命史正式结束。

台湾东部海域发生5.4级地震,此次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什么影响?

原因:

台风眼的发生,是由于台风内风是逆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发生的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的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

眼区中心的气压最低,风速也很小,为微风或静风。而眼壁附近,风速急剧增大,达到极大值。

扩展资料

山竹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山竹台风眼比香港澳门还大

西北太平洋的“风王”山竹,风圈半径甚至覆盖了我国台湾局部区域。

根据台湾气象局的数据显示,山竹作为2018年的最强台风,受到高温水和弱风的协助,巨大的“台风眼”直径超过了香港澳门的大小,甚至还有扩大的可能,2018年的“台风王”是前面21个台风最强的一个,破坏力度可能也是历史纪录中罕见的一个台风。

预测数据显示,台风“山竹”将会登陆菲律宾的吕宋岛,这对菲律宾的压力十分的大,因为可能是山竹达到台风顶峰之后才登陆的,所以这也可以毫不犹豫的用一个“破坏王”的称号,在登陆菲律宾岛屿之后,预估回归15级状态。

不过台风的路径还是未有结束,接下来进入我国南海之后将会继续前进,影响覆盖我国的华南区域,多省概率加高。

第22号台风“山竹”(超强台风级)的中心2018年9月14日下午14点钟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约6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就是北纬16.6度、东经125.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1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50-6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00-24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90公里。

百度百科-台风眼

据台湾气象局预测,2020年11月6日9时40分,台湾东部海域发生了5.4级地震。震中在北纬23.12度、东经122.13度,地震深度为29公里。

地震一直都是人们所畏惧的,2008年时候汶川大地震,带给四川汶川人民沉痛灾难,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帮助汶川人民共创美好汶川,地震带给离子散,家园破裂,学校被毁,所有家庭辛勤都毁于一旦。它带给人们的只有伤痛,11月6日台湾东部地震,5.4级的地震,这次地震给台湾人民带来了恐慌,还好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伤。当台湾气象局预测到有地震即将发生,向上级汇报,给人们说明情况,自己采取预防措施,这时候许多大陆企业纷纷伸出了手,建路用的水泥,地震伤员需要用的药物,重恢家园需要的材料都积极准备着,就怕地震带来的损失惨大。

据台湾人民说到这次地震带给人们的只有惊恐和摇晃感,受到台湾政府的积极指挥,人们的积极配合,在空地上沉着冷静面对地震。台湾这次地震,目前来说,并没有伤员的出现,这也是一个令人开心的消息,没有死伤出现。台湾多个省市对这次地震有感应,最大震度的是台东县、花莲县以及彰化县,都是很小级别的地震,对人们生活不会造成很大影响,更不会对台湾人们生活造成影响。

台湾永远都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当地震来临,全国人民统一战线积极应对地震,这次地震没有造成损伤,但是中国人民心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全国众志成城,地震很可怕,但是有我们在一起就不可怕了,希望能够好好团结,永远在一起,战胜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