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西安气象局官网_西安气象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西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2.西安这一带一年四季的天气状况3.西安冬天气温一般多少度4.西安哪个app能查花粉浓度5.西安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西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活

1.西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西安这一带一年四季的天气状况

3.西安冬天气温一般多少度

4.西安哪个app能查花粉浓度

5.西安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西安气象局官网_西安气象

第一条 为了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管理,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西安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城乡、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原则,做到资源共享、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第四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的组织管理工作。

区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的组织管理工作,并接受市气象主管机构的业务指导。未设立气象主管机构的区,由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相关工作。

发展和改革、农业、水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工信、财政、教育、林业、公安、交通、文广新、安监、市政、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第六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普及和宣传工作,编印气象灾害预警知识宣传材料,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第七条 媒体和通信运营单位(以下简称传播单位)应当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的传播工作,以及气象灾害预警知识的宣传工作。第八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农业、水务、国土资源、环保、市政等部门组织编制本市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和预警信息传播设施设置规划,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区县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在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按照规划要求设置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和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并纳入全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终端,逐步提升基层和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接收传播能力。第九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气象灾害监测站点和预警信息传播设施设置规划,组织编制气象探测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对破坏行为进行举报的义务。第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农业主产区、秦岭生态保护区和气象衍生、次生灾害易发区等敏感地区的监测,重点监测暴雨、暴雪、大雾、霾、雷电、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第十二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台站、气象监测站点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做好监测设施的计量监督,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并可以根据需要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台站、气象监测站点,以及防汛、地质、环境等与灾害性天气监测有关的单位,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实施联合监测。

水务、环保、国土资源、市政、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与气象灾害监测有关的单位,应当督促所属监测站点与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传输和共享雨情、水情、风情、旱情、大气环境、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等监测信息。第十三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队伍,并提供必要的装备和经费保障。未设气象主管机构的区,可以根据需要,在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做好气象工作站、气象信息站等气象灾害预警队伍的建设工作。

气象灾害预警队伍的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单位确定。

气象灾害预警队伍应当做好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即时向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单位如实报告,收到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传播。第十四条 鼓励、支持气象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和预警信息的传播,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做好组织工作。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气象志愿者的业务技术指导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培训。

西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1月份。根据查询西安气象局信息显示,西安位于中国的内陆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冬季寒冷少雨雪,冬至以后,进入三九节气,气温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2℃~0℃,是一年中西安最寒冷的月份。

西安这一带一年四季的天气状况

西安最低气温为-21.2℃,最高气温43.4℃。

平均气温13、0℃到13、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2℃到0.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3℃到26、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年极端的最高气温是43、4℃。年降水量522、4到719、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

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西安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年日照时数1646、1到2114、9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为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

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

西安冬天气温一般多少度

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拥有“关中八景”之誉。市辖八区五县,面积9977多平方千米,人口618余万,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这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东有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在北方,秦代所修宽达百米绵延千里的驰道直通蒙古草原,是抗击匈奴、供给给养的主动脉在南方,有子午道、谠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可越汉中而抵巴蜀;东南方向商洛山中的武关道,则是通往楚地的咽喉。古代长安交通便利,水陆并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帝王成功立业之地。

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西安市及各郊县年平均气温13.1~13.4℃。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8℃;极端最低-16~-20℃。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年较差达26~27℃。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 mm。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平均风速1.8 m/s,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春季(3~5月):气温回升迅速,但升温不稳定,时常出现“乍暖还寒”的天气。西安市3月月平均气温7.9℃,4月升至14.1℃,5月即升至19.4℃。春季雨量约占全年的雨量的四分之一,各月多年平均雨日在7~9天。春季气温宜人,风和日丽,是进行室外活动和旅游的好时光。

夏季(6~8月):炎热多雨是其显著的特征。西安市是全国四大“火炉”城市之一。7月是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6.3℃,6月、8月月平均气温分别达24.8℃、15.3℃。年日最高气温等于或大于35℃的炎热期平均出现22天左右,1997年最多,达61天,在1961~1998年的38年中,有9年出现了40℃以上的酷热天气。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37%。各月平均雨日在8~11天,全年暴雨日有二分之一出现在夏季。

秋季(9~11月):9月份,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安市降水多,多有连阴雨天气出现,月平均降水量达99.5 mm,占全年雨量的19%,多年平均雨日达12天。秋季冷暖适宜,降温速度快,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6℃、13.8℃、6.8℃。平均风速1.5m/s,是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冬季(12~2月):冬季寒冷少雨雪,1月平均气温降至-0.5℃,受冬季强寒潮的的影响,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10℃以下。降水稀少,气候干燥,3个月降水仅24 mm,仅占全年降水的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西安则是中国最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对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言,西安曾有过无与伦比的贡献。在一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西安作为中国十多个王朝的国都,是展示中国历史的舞台。

往事越千年,周人于此制礼作乐,祭祀宴请,铸典章于金石,余泽绵绵而久远;秦人于此挥戈东进,横扫六合,创中央集权政治,垂百代而不变;至于汉唐时代,他是沟通东西方丝稠之路的起点,也是万方辐辏,宾客云集的东方大都会,其灿烂光华,令举世瞩目赞叹。西安的历史文化积淀太深太厚,表现在物质形态的文化遗存上,真可谓遍地是宝。漫步街头,脚下踩的是皇上踩过的路;郊野踏青,座座帝陵及达官显宦、皇亲国戚、文人雅士的墓冢会挡住你的去路;有心人弯腰一拾,拣半块秦砖、宋瓷,不算希奇;掘地三尺,说不定挖出个兵马佣,让人惊奇不已....

今日西安,是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今日西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42所,1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 100处博士学位授予点和300多处硕士学位授予点,每年为国家培养大批的现代化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的摇篮”,“西部硅谷”.

1、购物消费环境(从大商场到小卖店,无所不包)

评分:3

评论:作为一个二级城市,西安公认的繁华区只有2个十字路口,一个是城市中心的钟楼十字,一个是南郊的小寨十字,由于政府规定城墙内的购物商场都不得高于城墙,所以与上海北京相比,西安的购物商场都不大,而且作为内陆城市很多东西的上架时间都比较晚,小到DVD碟片,大到进口汽车,与一级城市的到货时间相比要晚半年左右。

2、城市公共设施(含交通拥挤状况,市容建设情况,以及体育馆、公园、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设施)

评分:2分

评论:由于有城墙,所以出现很多单行道和禁止右行的地方,外地人开车进西安基本上都会挨罚,我一个南京的朋友也曾这样说过南京,可见城墙这种传统文明的象征对现代社会也是有负面影响的。所以现在整个西安的中心在向南边迁徙,这也是小寨繁荣的根本原因。西安的大型公共场所也很少,开过刘德华演唱会的西安体育场以及它旁边的图书馆可以说就是西安的大型公共场所了。

3、工作就业环境(含平均工资收入,就业饱和程度,以及大型公司的分布情况)

评分:3

评论:西安是个混合工业城市,旁边有重工业城市宝鸡,也有轻工业城市咸阳。周遍也有农业发达地区杨陵,西安本身也有纺织城,飞机制造,火箭研究中心等。西安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西高新开发区,北高新开发区,南高新开发区这些地方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毕,很多国内外大型厂商已经投产,比如已经建厂 1年多的可口可乐,还有去年11月刚建厂的百事可乐,各种软件园区,现在正需要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西安地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为1500-2500 元,就职公司多为具有规模的厂商,比如电信,地产,软件,广告。

4、安全指数(既包括治安问题,也涵盖本地民风)

评分:4

评论:很多人说西安治安差,其实西安很安全,西安的治安问题基本上都在火车站附近,城市中出现治安问题的情况很少,西安的贼不多,我在西安待了三年多了,在外行走没有失窃过,我的朋友里有在外面丢东西的,但是基本上都是因为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在车上睡着了,或者把包放在椅子上去厕所了。

5、气候指数

评分:3

评论:西安位于中国中部,基本上是个气候的分水岭,没有北京的干燥,也没有南方的潮湿。说细一点就是没有北京的灰大,没有南方的雨多。我是南方人,所以刚来西安时经常晚上渴醒,但是住习惯了觉得一个春夏秋冬标志明显的城市还是很有意思的。

6、物价指数

评分:2

评论:在西安一个月吃饭假如不是自己做的话,1000块就够了,假如不买衣服,没有女朋友,租房,零花算下来一个月2000块就不错了。吃的消费,举个例子,在西安除了聚会大家一般不去麦当劳的,因为贵;而在上海聚会是不会去麦当劳的,因为太便宜。其它方面只举一个例子,西安的出租车起步价是6 元,每公里1.2元,没有停车记费。

7、排外指数(对外地人、尤其是外省人的排斥指数,以及普通话普及程度)

评分:4

评论:西安人还是很包容的,都会说普通话,虽然不是太标准,但是西安话至少不象上海话和广东话那样,不会让一个没有听过西安话的人听不懂。需要提一下的是,到西安郊区去的时候要谨慎,那些地方的人很会演戏,骗术蛮高的,对外地人友好,但是往往笑里藏刀,暗地里宰你一刀还会让你乐颠乐颠的以为占了便宜。

8、城市个性化资源(每个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人文特产、周边旅游资源)

评分:5

评论:西安人保守,周边的传统文化场所很多,为人单纯,但并不是没有心机不防人,作为“大风,大风,大风”的后代,西安人还是有些野心的。

西安哪个app能查花粉浓度

西安市年平均气温13.1~14.3℃,最冷1月平均气温-1.2~0.5℃,最热7月平均气温26.5~27.0℃,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4℃(长安1966年6月19日)。下面是西安市气象局网站的相关信息气候概述西安市为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1~14.3℃,最冷1月平均气温-1.2~0.5℃,最热7月平均气温26.5~27.0℃,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28.3~716.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年日照时数1595.6~2035.8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常年盛行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沙尘、高温、大风、雷电、冰雹、暴雨、连阴雨、低温冻害和雾霾。2014年气候特点2014年西安市平均气温13.5~15.2℃,周至最低,西安市区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41.7℃,出现在7月22日(高陵),市区年极端最高气温40.6℃(7月22日);年极端最低气温-9.1℃,出现在1月13日和12月22日(蓝田),市区年极端最低气温-6.0℃(12月22日)。年降水总量548.5~732.7毫米,高陵最少,蓝田最多,市区664.4毫米;与历年同期比较,西安市区、周至、户县偏多1~2成,其余区县持平。

西安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西安气象。花粉浓度是指花粉在空气中每1000mm2所含的花粉粒数。由于花粉浓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即不同地区树木、花草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在西安气象上可以查看粉浓度。西安气象是一款专为西安打造的手机天气预报查询服务应用软件。

截止到2022年12月,西安历史上的最低气温为-21.2℃,年极端最高气温43.4℃。

西安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雷雨大风天气;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冬季寒冷,多雾、少雨雪。

暖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从北太副高散发出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散发出来的西北季风影响本地。因风向切变符合季风要求,故为季风气候。

地形地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

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米~700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