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资讯 天气资讯

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网_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

tamoadmin 2024-10-04 人已围观

简介1.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2.天气预报里说的空气质量是怎么回是?我在气象局干过 辞职了 首先要跟你说 气象局里非常黑 天气预报不准是必然的 因为能进去气象局工作的首先是某局长的老婆 儿子 外甥女 等等等等 他们都排满了 才招收专业人才 那些亲戚能报准天气预报就怪了 其次 空气质量是环保局报的 并不归气象局管 气象局只是每天把环保局发过来的空气质量数据

1.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

2.天气预报里说的空气质量是怎么回是?

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信息网_河北省空气质量预报

我在气象局干过 辞职了 首先要跟你说 气象局里非常黑 天气预报不准是必然的 因为能进去气象局工作的首先是某局长的老婆 儿子 外甥女 等等等等 他们都排满了 才招收专业人才 那些亲戚能报准天气预报就怪了

其次 空气质量是环保局报的 并不归气象局管 气象局只是每天把环保局发过来的空气质量数据剪切粘贴发出去而已

第三 同一个城市 因为地理位置 风速风向 是否靠近工程 汽车站等等很多因素影响 空气质量也是不平均的

第四 官方的天气预报请咨询气象局或者看电视或者收听广播 网上的预报都是盗版 包括手机的 均是盗版 准确度可想而知

专家如何解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过程?

天天都是霾,霾天里算好的呗,自己也可以查询。PM25X提供全国各大城市PM2.5和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监测数据查询,包括每个监测点发布的AQI指数、空气污染状况、pm2.5浓度等信息。(数据1小时更新一次)不光要查看还要预防我买过一款美国进口普 卫欣效果不错京东买的

天气预报里说的空气质量是怎么回是?

自3月9日到目前为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每日组织专家会商,此次邀请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学胡敏教授进行解读。

从污染变化情况看,此次污染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3月9日下午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开始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地区逐渐累积。10日凌晨,污染物随着弱偏南风向太行山前聚集,石家庄到郑州一带沿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北京市全天达到中度污染。11日,受弱偏北风影响,北京、天津和河北中部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北京市空气质量恢复到良;污染辐合带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北部和河南中北部,西至三门峡、东至潍坊、北至邢台、南至许昌的区域内大部分城市持续重度污染。12日上午,受较强的系统性东南风影响,山东西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污染气团输送到太行山前城市;下午开始,污染气团快速沿太行山由南向北输送,并在燕山以南地区滞留,甚至影响到京津冀北部山区。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和承德等地PM2.5浓度快速升高,12日夜间,大部分城市小时浓度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个别城市甚至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截止3月13日11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有11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其中5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水平。PM2.5小时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唐山(13日11时,414微克/立方米)。北京市12日PM2.5日均浓度达到中度污染(146微克/立方米),13日11时PM2.5小时浓度达到236微克/立方米。

从污染成因看,一方面,从3月9日下午开始,区域大部分地区长时间处于小风(风速<2米/秒),形成了较大范围的污染辐合带。受12日开始的系统性偏南风影响,平原地区风速较大,使得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污染气团在太行山前一带输送,并在燕山山前地区出现滞留,污染程度加重。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区域相对湿度大(>60%),并伴随区域性逆温,垂直扩散条件显著降低,环境容量大幅减少,更容易造成污染累积和二次转化,推高PM2.5的浓度。通过对PM2.5的组分分析也能看出,北京市硝酸盐(NO3-)浓度和占比均大幅升高,也说明高湿静稳条件加快了氮氧化物二次转化。

从以往的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看,通常是区域大范围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本地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快速累积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导致较为严重的污染过程。此次污染过程中,区域传输影响更为突出,山前城市在环境容量大幅降低、本地排放不断累积的同时,还受到区域传输的显著影响。因此,在区域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此次污染过程中太行山和燕山山前城市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的严重污染。

从目前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看,虽然部分城市污染程度已经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但区域上PM2.5浓度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爆发式增长,污染过程发展相比去年同期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污染过程较为平稳,这与环境保护部从去年10月份启动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当前各地取的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密切相关。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预计3月13-14日,区域扩散条件持续不利重污染天气过程将持续。3月15日起,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京津冀地区,区域污染形势将有所缓解。

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的三项指标

①.总悬浮颗粒物:这是大气降尘的主要污染指标。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建筑扬尘、交通尾气、物质燃烧等。它含有可损害神经系统的铅、汞、锰等,还有致癌物苯并芘、砷、铬等。总悬浮颗粒能吸附有害气体、液体、细菌等。目前,许多国家对粒径小于10微米不能被人的上呼吸道所阻挡的可吸入性颗粒(即PM10)非常重视,尤其是粒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性气溶胶(即PM2.5)。这种气胶微粒被吸入人体后,会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病变。限于监测技术,除上海现已开始监测PM10外,我国各个城市普遍监测的只是总悬浮颗粒TSP。在1996年修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已增加了PM10的控制标准,但考虑到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PM2.5,我国即将制订新的标准,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

②.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排放引起。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氧化而形成硫酸盐气溶胶,毒性将增大10倍以上,它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胸闷。眼睛刺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功能衰竭。在此环境下的降水便是酸雨,它会使水质及土壤酸化,从而导致鱼类和植物大量死亡。二氧化硫曾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时期的主要污染物。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美国的多诺拉等烟雾,均系二氧化硫严重污染所致。我国是燃煤大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居世界前列,所以对二氧化硫及其次生污染的防治必须加大力度。

③.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由机动车尾气造成。它对人们呼吸器官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氮氧化物与水可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可生成强致癌物亚硝酸氨,也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产生缺氧症状。195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便是氮氧化物。此外,它还使植物大面积受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市现代化交通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的氮氧化物也严重超标,由机动车(也含助动车)的激增引发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在许多城市已被环境监测部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