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花莲天气预报_花莲天气预报7天

tamoadmin 2024-06-23 人已围观

简介1.谁知道(农历)节气与气象农谚?2.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3.去台湾地区玩几天台湾地区哪个月适合去4.韦大卫是什么时候驾驶飞机回到大陆的?5.地震原因如果你计划去台湾游玩,那么下面的相关游玩攻略你肯定是有兴趣了解一下,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是换汇和行李要装的东西,准备好了就可以出发去台湾了。换汇去台湾旅行现金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老字号小吃,地游玩行程或

1.谁知道(农历)节气与气象农谚?

2.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3.去台湾地区玩几天台湾地区哪个月适合去

4.韦大卫是什么时候驾驶飞机回到大陆的?

5.地震原因

花莲天气预报_花莲天气预报7天

如果你计划去台湾游玩,那么下面的相关游玩攻略你肯定是有兴趣了解一下,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是换汇和行李要装的东西,准备好了就可以出发去台湾了。

换汇

去台湾旅行现金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老字号小吃,地游玩行程或者纪念品小店都是收新台币的,所以去台湾一定要准备台币。那么如果要换台币怎么划算。

换台币的话,汇率的优先级是:台湾ATM取现>台湾银行>大陆银行

就是说。台湾ATM用银联卡取现的汇率最好最划算,并且要玩银行对ATM取现是没有手续费的,所以大家可以找一家大陆境外取现免手续费的银行办理储蓄卡。很多银行境外取现都是免手续费,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其实支付宝和银联的汇率是差不多的,可以用支付宝的地方就直接使用。

行李

1、插头转换器:台湾的插座是和日美一样是两口竖向插口,所以一定要带插头转换器。大家可以选择简易转换头,中转美的就可以,几块钱就可以搞定。

2、驱蚊液:台湾的小黑蚊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去看萤火虫的时候建议穿上长袖长裤一定要准备一瓶驱蚊液!

3、雨伞:台湾的天气阴晴不定,因为担心会下雨,所以带上雨伞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建议大家出门的时候多看看天气预报,只有带轻便雨具。

4、一次性旅行用品:一次性内裤、一次性毛巾等。台湾天气比较潮湿,特别是在花莲、垦丁这些地方,所以洗完的内衣袜子基本是干不了的,这时候一次性内裤、一次性毛巾就显得很方便。超级推荐这个,真的是非常方便了,平时去其他地方旅行也是可以购买呢。

谁知道(农历)节气与气象农谚?

这是尴尬的时间,因为台湾2月的天气多变,温暖时犹如初夏,温度可能高达25度上下,遇到寒潮来袭的细雨寒风中,尽管温度在10度上下,但因为湿度高,所以感觉比起有供暖的大陆北方还要冷。因为旅游团通常都是走环岛行程,您的行程时间看起来更可能是较完整的环岛行,包含必走的北部及南部,甚至包含东部的花莲、台东等。通常在北部如台北、宜兰等地在冬天容易下雨(我认为机率约7成),温度也较低,因此要考虑有防雨的衣着,例如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类Gore Tex布料的户外活动外套,但到了高雄、台南甚至是屏东的垦丁及鹅鸾鼻等地则是热带气候,通常冬天的温度也高达二十多度甚至接近30度,太阳晒得发昏,因此一定要准备春夏的轻薄舒适衣服,鞋子以皮制柔软防水的休闲鞋为佳,例如Timberland之类的休闲鞋,可在城市穿着,也可在户外小雨的天气下使用。在长袖T恤、长袖衬衣、薄卫衣、厚卫衣、毛衣、小棉服、短羽绒服中,我认为厚卫衣是不必要的,但建议加上两件短T恤等夏装,万一在南部时遇到好天气时,温度可能超过二十七八度以上时使用。准备一件外套是必要的,但在台湾很少有机会穿羽绒服,除非遇到寒潮(您行程有住在山上吗?例如住宿在阿里山等较低温的山区),而且旅行团长时间待在户外的机会并不多。我建议以洋葱式穿着为主,也就是多件衣服搭配,冷的时候一件一件加衣服,热了就一件一件脱掉。我建议在出门前一天查询台湾各地的一周天气预测调整最后的行李,可自行查询中国气象网,但台湾的网站的天气预报会比较完整,可能有些在大陆登录不了。希望上述的信息对你有帮助,基本上台湾的天气还是比较舒适的,祝您玩得愉快!

台湾1月27日天气,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春雨惊春清榖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福建安溪采录:有以「茶歌调」传唱)

〈四个季节歌〉(福建安溪采录:以茶歌调传唱):「春天路上雨如丝,夏天炎日汗湿衣,秋来清风消暑气,冬到霜雪步难移。」)

民间普遍流传一句俗语:「种田无定例,全靠著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家所独创,向来为农民所重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得配合季节与气候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或安排活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分十二节、十二气,在月首的称「节」,月中的称「中气」,简称为「气」,其名称反映一年中四季气候寒暑的变化,农民们依循节气变化,栽种适时的植物,才能够有丰硕的收获。

中国大陆流传一首歌诀:「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及春分,三月清明并谷雨,四月立夏小满方,五月芒种并夏至,六月小暑大暑当,七月立秋还处暑,八月白露秋分忙,九月寒露并霜降,十月立冬小雪涨,子月大雪并冬至,腊月小寒大寒昌。」。为了方便记忆节气顺序,流传「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或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或冬雪雪冬小大寒)。」。

先民渡海来台,大致上都以务农为生,所谓「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农谚:「百般工艺,不值锄头落地」、「百般生理路,不值掘田土」、「一粒米,百粒汗」、「甘愿做牛,不惊无犁」、「顾秧,较赢顾仓」等,这些纯真、朴实并含有韵律的台湾俗谚,反映了农人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农谚:「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指白菜)」,「靠天吃饭」的老祖先,累积了长期的农事经验,知道依循节气变化,栽种适时的植物。

中国大陆气象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早晨浮云走,晌午晒死狗」、「太阳打早笑,不是好徵兆」、「早晨阳光强,不必晒谷粮」,而台湾预占晴雨天象的俗谚也颇多,如「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乌云飞入山,棕蓑提来幔,乌云飞入海,棕蓑覆狗屎」、「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日头围箍,火烧埔」、「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雷打菊花心(或菊花蕊),柴米贵如金」、「雷打台,大水来」,也展现先民的农事体验与智慧。

立春与雨水(正月令,端月,孟春)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立春」,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为蠢动,表示万物充满生机,春天即将降临大地。「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当草木萌出新芽,绵绵的春雨遍洒大地,正是春耕好时节。农谚:「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元旦云晴霁中天,雨雪霏霏是丰年;最喜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雷不打春,今年好年冬」。「立春」这一天,也是「农民节」。

「雨水」,指冰雪溶化成水;常春雨绵绵,农民也为耕种忙碌。农谚:「雨水节,接柑桔」、「雨水甘蔗节节长」、「雨水连绵是丰年,农夫不用力耕田」、「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东风,雨祖宗」、「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无三日晴」、「雨水,海水较冷鬼」。「雨水」的节气神正是大家熟悉的「海龙王」。

惊蛰与春分(二月令,花月,仲春)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惊蛰」,指春雷一响,万物苏醒;这个时节正值春暖花开时期,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鸟儿高飞的时节,农夫们也忙著插秧、播种。农谚:「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过秤鎚」、「未惊蛰霆雷,会四十九日乌」、「雷扛蛰,落乌四十九日」、「惊蛰,鸟仔曝翅」。「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

「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农谚:「春分暝日对分」、「春分落雨到清明」、「春分有雨病人稀,五谷稻作处处宜」、「春分前好播田,春分后好种豆」。春分时节,也是报岁兰盛开的季节。

清明与谷雨(三月令,桐月,季春)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清明」,春暖花开,草木萌芽茂盛,大地景象清爽明媚。「清明」也是『祭祀祖先』的「扫墓日」,宋代高菊涧〈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节」还有「踏青」民俗,常藉著上山扫墓,顺便爬山、赏花兼郊游。「清明谷雨,十夜八雨」,清明时节雨绵绵,且常冷热不定,俗语:「三月初,寒死少年家」、「清明谷雨,寒死老虎母」。农谚:「清明芋,榖雨姜」、「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清明晴鱼高上坪,清明雨鱼埤下死」。「清明」部分地区也有吃润饼、春卷的习俗。

「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雨生百榖」,农民刚好春耕完毕,最需要丰沛的雨水灌溉滋润。这个时节,桑树冒出青翠的绿叶,正是养蚕人家忙碌的时节。农谚:「清明田,谷雨豆」、「谷雨前三日无挽茶,谷雨后三日挽不及」、「雨淋墓头纸,日曝谷雨田」。俗谚;「谷雨补老母,立夏补老爸」,谷雨日要为母亲进补。「谷雨,鸟儿做母」,鸟儿此时大量交配、繁殖。春茶也在这时节前后采收。

立夏与小满(四月令,梅月,孟夏)

「立夏东风少病遭,晴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立夏」,已正式进入夏季了。俗谚:「立了夏,把扇架;立了秋,把扇丢」;《礼记》〈月令〉篇解释自然界:「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青蛙已开始聒噪著夏日的来临。农谚:「立夏起东风,十塘九塘空」、「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初一落雨,无花结无籽,初二落雨,有稻割无米」、「立夏,稻仔做老父」,农民总希望「风调雨顺」,有好收成。这个时节是桑椹、樱桃的盛产期。

农谚:「小满麦满仁」、「小满柜,芒种穗」,指的是「小满」时节,稻与麦都已经结穗盈满。农谚:「立夏小满,雨水相赶」,「小满」适逢梅雨季,有句俗谚「小满梅雨在本岛,种植花木皆成宝」。

芒种与夏至(五月令,蒲月,仲夏)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芒种」,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农谚:「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断点露」,亦即芒种日下雨,五月就会阴雨绵绵,六月会烈日当空,气温攀升。「芒种」与「梅雨」,总是一前一后进入节气,俗谓:「芒种逢壬便入梅」、「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是这个时节里最重要的节日,「未吃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意含气温冷热不定;「芒种蝶仔讨无食」,指花期已过。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日炎炎,长夏漫漫」,此日阳气最盛,白昼最长。《礼记》〈月令〉篇记载:「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这时节开始采鹿茸,蝉儿开始鸣叫,半夏及木堇已逐渐繁盛开花。农谚:「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夏至见春天,有雨在秋边」、「夏至蝉声晴雨报,天气预报有得靠」、「芒种夏至,檨仔落蒂」、「夏至稻仔早晚锯,夏至风台就出世」、「五月端午前,风高雨亦连」、「夏至,种籽齐去」。「夏至,早晚锯」,中部地区的水稻此时已开始收割;「夏至,风台著出世」,夏至后已进入台风季节。芒果、凤梨、西瓜、香瓜等各种热带水果,也纷纷在芒种、夏至后陆续上市。

小暑与大暑(六月令,荔月,季夏)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小暑」,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俗话「小暑大暑无君子」,这一季节,台湾的台风季节已经来临。农谚:「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小暑一声雷,翻转倒黄梅」、「小暑小禾黄」。这个时节正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小暑时节,也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在徐徐的薰风中,陪伴人们度过漫漫长夜。

「大暑」前后,气候酷热到达高峰,俗谚:「大暑曝死老鼠」。农谚:「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热在大小暑,好有雷阵雨」。「大暑吃凤梨」,这个时节是品尝凤梨的好时机。

立秋与处暑(七月令,瓜月,孟秋)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立秋」,夏去秋来,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农谚:「立秋无雨上堪忧」、「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雷打秋,稻仔像嘴须,甘薯像泥鳅」、「雷打秋,冬半收」。「立秋」分为「六月秋」和「七月秋」,农谚:「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六月立秋快快收,七月立秋慢悠悠」。台湾地区的立秋,是一期稻作收获、米榖满仓的时节,也是龙眼的盛产期,花东纵谷满山遍野的金针花正盛开。

「处暑」,表示夏天暑气结束的时节;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是,天候还没有转凉,还会有热天气,俗谚:「处暑处暑,曝死老鼠」、「秋老虎,毒过虎」,入秋时的暑热,犹如老虎般之猛烈。农谚:「播田播到处暑过,较赢过担什货」。在这节气里,是「横山梨」盛产期,也是虱目鱼苗溯流北游的时候,常看到海边有许多捕鱼苗的渔民。

白露与秋分(八月令,桂月,仲秋)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白露」,已从盛夏进入秋凉的节气,清晨常看到花草树叶上许多透明晶莹的露珠。这时节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乾果准备过冬的时候;「白露时分桂飘香」,此时也是桂花盛开时分,因此农历八月又称「桂月」;《礼记》〈月令〉篇记载:「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乾果准备过冬。「白露」之后,在夜晚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白。」又是另一种相思情绪浪潮。农谚:「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白露水,较毒鬼」、「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雨,寒露风,较圣过三界公」、「白露涌,开卡大天顶」、「白露南,三天四日澹」,意指要多注意穿著,避免受风寒著凉。。阿美族人的丰年祭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举行;此时节也是文旦、柿子、水梨、酪梨和筊白笋的盛产期。

「秋分」,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画夜长短相等,这个节气大约在中秋节前后;「芦花千里秋月白」,中秋时节,溪滩的芦苇花盛开,展现一片白茫茫的景色。俗谚:「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欣歌好稻栽」,也反映了期待丰收的心情;俗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红柿若出头,罗汉脚就目屎流」,也表示「秋分」以后的节令气候变化。红柿、文旦、水梨、酪梨也在「秋分」的仲秋时节,成为时鲜水果。

今年国历九月廿五日,是中秋节,民间有拜「土地公」、吃米粉芋(俗语:吃米粉芋,有好头路)、吃月饼、农民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的习俗;周玺的《彰化县志》就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士子制月饼,以骰子六枚,掷得四、五红者夺之,取秋闱夺元之兆。村庄皆演戏以祀土神,做秋报也。仲秋一月,虽山桥野店,歌管相闻。」;「月圆人圆」,入夜皓月当空,家人团圆欢聚,也正是赏月最佳时光;只是传统民间念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南塘,南塘未得过,掠猫仔来接货……」现在已不常传唱了。

寒露与霜降(九月令,菊月,季秋)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今年的「寒露」在农历八月廿九日,「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温差变化愈来愈明显,也常给人萧瑟寒凉的感觉。农谚:「寒露开花袂结子;寒露吐穗不结实」、「寒露百草枯」、「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在这个节气,天空会有过境台湾的伯劳鸟、灰面鹫鸟群。菊花(又称长寿花,四君子之一)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野牡丹、山芙蓉、月桂与雁来红,也都纷纷绽放。今年「寒露」后十日为重九时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民间在「重阳」日,有供牲醴祭拜祖先之习俗;各乡镇市也都会举办「重阳敬老」等民俗民动。民谚:「九月九,风吹满天哮」、「九月风吹,满天飞」,陈培桂修《淡水厅志》也记载:「重阳前后,童子制风筝,如鸢、如鱼、如八卦、如四角双连环,放之於高原旷野,以达云霄者为乐。」,在东北季风期,河滨、草坪,形的风筝在空中飘飞,也是季节一景。

今年的「霜降」在农历九月十四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高山清晨地面上常结一层薄薄的霜,枫叶开始由绿转红,明显感受到深秋的萧瑟景象。俗谚:「九月九降风」、「九月起九降,臭头仔无地藏」,台湾属於海岛型气候,北部地区会刮起「九降风」,陈文达修《台湾县志》记载:「九月,北风凛冽,积日累月,名曰九降风。」;不过,刮不停的东北季风,却是新竹人生产米粉的最爱,也是盛产柿子的新埔、北埔吹乾柿饼的好帮手。农谚:「霜降,风台走去藏」、「霜降有日照,乌寒死无药」、「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节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

立冬与小雪(十月令,阳月,孟冬)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立冬」,代表著冬天的来临,大陆冷高压增强,天气渐渐变冷。「入冬,田头空」,水稻收割贮藏,农谚:「立冬,青黄刈到空」、「立冬好收,查某人发嘴须」。台湾有「立冬」日「补冬」进补的习俗,俗谚:「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正是柑橘丰收的季节,也是螃蟹正肥美的时节,台湾西部的沿海地带盛产螃蟹,肥硕黄澄的蟹黄,成了吸引饕客的美味佳肴。

「小雪」,天气已经转寒,中国大陆北方已开始雪花飘飘。农谚:「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雨夹雪,下不歇」、「雪花打菊心,柴米贵似金」。「十月豆,肥到不见头」,这个节令,嘉义县布袋一带是捕「豆仔鱼」的好时节。

大雪与冬至(十一月令,葭月,仲冬)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大雪」,中国大陆北方大雪纷飞,地面积雪,亚热带的台湾,也只能在玉山、合欢山上,才能出现难得几次的雪景。农谚:「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台湾没有白皑皑的雪花,倒有白芒芒的「菅芒」花开,随风摇曳。渔民谚语:「大雪大到」、「大雪来,乌鱼到」,到了「大雪」,乌鱼群便大批地涌入台湾海峡,正是捕乌鱼的好时机。

「冬至」,又称「冬节」,由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农谚:「冬节伫月头,欲寒伫年兜;冬节伫月中央,无雪佮无霜;冬节伫月尾,欲寒正二月」、「冬至红,过年蒙;冬至乌,过年酥」、「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不过不热」、「乾冬至,湿过年」。冬至是古代的过年,俗云:「冬至圆仔食落加一岁」、「不吃金丸(红)、银丸(白),不长一岁」,台湾俗谚:「冬至大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搓汤圆,也象徵「圆满、丰硕」。

小寒与大寒(十二月令,腊月,季冬)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大发财。」

「小寒」,北风常伴著冷气团的来临,横扫大地。农谚:「小寒大冷,人马安」、「小寒、大寒,无风水都寒」、「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小寒之后,「火锅店」林立,成了消除寒气的绝佳场所。花莲、台东的洛神花也正值盛产期。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相当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的酷寒。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俗谚:「十二月卯,不见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十二月雷,不免用猪槌」、「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这个节气的来临,代表一年就结束人们开始忙著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新年。新年的脚步正逐日趋近,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了。

去台湾地区玩几天台湾地区哪个月适合去

根据台湾气象局一周天气预报:

1月25日到26日各地高低温会比周六再回升1到2度,不过台湾附近水气有稍微增加的趋势,迎风面的东半部及北部山区有时会有局部性的短暂雨,但整体来说降雨情形也不多,其他地区则大致仍以多云到晴的天气为主。到了1月27日到28日东北季风会稍微增强,因此东半部和北部地区还是会有局部的短暂雨,气温比起前两天则略降1到2度,而中南部则不受影响,依然可维持稳定的天气。

至于穿衣,那要看你是居住在大陆甚么区域?如果你是广东、福建一带,那就照你在当地的穿著习惯带衣服就可以了;如果是江浙一带,可以比照你秋季时的穿著;如果是北方人士那就按照你初夏时的穿著习惯携带衣物。总体来说气温的感觉接近上海的秋季,不过由于北部或靠海地区多雨且湿度大,所以一旦刮起风、下起雨就会觉得比实际温度要冷一些;这种湿冷可能北方朋友会比较不适应。因此现在去台湾旅游的话,建议采取洋葱穿法,里头穿着夏秋衣物再套一件针织或运动外套,最外头穿上防风的夹克或大衣,这样随着一天气温的变化方便穿脱;羽绒衣、手套、帽子、耳罩之类是不需要的。

顺便看了一眼你的行程,不知道你是跟团还是自由行?行程很赶,不知道你能否玩得尽兴?建议你可以适当调整。最后附上1月22日-1月28日台湾气象局发布几个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台湾多雨记得携带雨具。以上信息提供给你参考,想了解更多台湾实用信息欢迎百度「夯台湾」,希望有帮到你。

韦大卫是什么时候驾驶飞机回到大陆的?

:1.台湾适合几月份去旅游

1.台湾地区的四季分为春季(3-5月),气温约16-26度;夏季(6-8月),气温在23-33度左右;秋季(9-11月),气温在20-30度左右;冬季(12月-2月),气温在10-20度左右。

2.台湾旅游几天合适?

首先优先准备入场证+通行证。有证件才能出入境。其次,根据你想去玩的地方做个选择,然后决定旅行天数。一般建议安排至少10天的环岛自由行。市面上跟团游看到的7-8天环岛,就是路的节奏,适合各地类型。如果你真的想玩好,你应该多花几天时间。如果时间有限,只能安排在一周内。建议选择2-3个城市或者主要目的地游玩,会比较合适。至于其他住宿、交通、上网、换汇、穿.很多相关的问题,建议你可以看看携程或者各大平台的攻略社区,或者咨询携程的本地指南,你会得到实用的信息。

二。今年6月份刚结束旅行,只能根据自己的花费给大家一个参考:1。机票:广州——台北往返机票约2000元/人;2.酒店:台湾地区酒店不是很贵,五星级酒店大概1000-3000元/晚。我生活在中产阶级,嘉义和台中有500多人,九份有800人左右s民宿。条件都还可以。台北的何仪酒店(民生厅)看起来要800多一晚,4星级,但是装修够新,服务很好。还有大酒店,确实需要特别推荐。这样的历史建筑,原国宾馆,硬件极好,只需1200元左右(含早餐)。这样我们人均住宿2000左右(6晚7天);3.交通:租了3天的车自己开,油费一共4000元左右。它4天前台北的一辆地铁出租车。合计:人均1300元左右;4.其他吃喝玩乐:台湾地区的消费跟国内比真的不贵,阿里山和猫空缆车还是很便宜的。靠人省吃俭用,50~500元/人均就丰衣足食了,7天保障不一样!5.反正我们4大1小7天。总共花了3万左右,而且it’还是挺悠闲的。年轻人可以存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3.台湾旅游几月份去好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东西南北风光各异,气候各异。到12月,它北方已经下起了大雪,但是南方的阳光真的很温暖。具体有海南岛三亚潜水,椰岛,沙滩热带水果。

大理,丽江古城,西双版纳,云南。

广西广东北海很美美国的美食很好,旅游也很愉快。欢迎朋友们12月来南方玩。

4.台湾最好的旅游季节是几月

是9-11月台湾地区内旅游的最佳时间。去年这个时候去的。天气很好,我可以每天享受阳光和凉爽。当时,我们由《旅行者展馆,并在景清拍了照片。那里有许多欧洲风格的尖塔建筑,有蓝天、白云和绿地,我还去了最著名的景清老英格兰庄园。那几天我玩得很开心,那是一次难忘的台湾地区之旅。也了解了其他月份的天气。可以参考一下:每年3-5月:因锋面缠绵,下着毛毛雨。记得随时带把伞;每年6-8月:偶尔有台风经过,建议关注天气预报,台风天带来的汹涌海浪绝对不是观赏奇景的好时机;每年从12月到2月:it这是赏枫的季节,偶尔的寒流是温泉爱好者的最爱。

5.几月份去台湾旅游最好

从纯季节性的角度来看,去台湾地区旅游的最佳时间是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这是台湾地区天气相对稳定,不再那么热的时候,也就是台风季节结束的时候

台湾地区是海岛型气候,四面环海。它只是一个小岛,东南西北和离岛。一年中,全国各地都受到天气和海洋的极大影响。

首先,台风多在7-10月,大部分台风季在10月中旬结束。虽然台风的影响只有1-3天,但台风前后海陆空交通的影响,以及台风的长期不可预测性,都会给编队安排带来一定的风险。

台湾地区夏天偶尔会有午后雷阵雨,就像东南亚国家一样。中午过后,乌云聚集,雷雨来临。不过来得快去得也快,1-2个小时就结束了。

雨季是5月中旬到6月中旬,这是近两年来比较晚的。5月底到6月底,雨季比较烦,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在台湾地区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宜兰,有时候去花莲,冬天就是东北风带来的雨。有一首歌:来台北看冬天的雨,是形容台湾地区北部冬天的雨。冬雨讨厌的是老是下毛毛雨,一有风吹草动就让人觉得发霉。然而,在台湾地区的其他地方,中部、南部和东部,冬天是旱季,没有雨水。

台湾地区也有春雨。3-4月,清明期间我国中南部地区会有春雨。春雨影响不大,但略显不便。

至于风景,只要不好天气不下雨,台湾地区到处都很美,春夏秋冬都是美景。换句话说,季节影响不大,只有少数地方有季节性的花和叶。关键是天气好,风和日丽。

6.台湾旅游什么季节好

旅行就像一种瘾。和爱情有关或者无关。我爱走在路上的感觉,未知,期待,惊喜我喜欢旅途中火车奔跑的声音,我心爱的人突然出现在一片花海前那是一个能让我兴奋的符号:走着,在路上。

1.台北故宫博物院

故宫有65万件宝物。90%以上来自北京故宫。几乎涵盖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看到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我们很自豪。它我经历了现代社会的变迁,这很可悲。只要有战争,就会对历史文化造成极大的伤害。

2.台北101

关门前我们赶去了101,10点半关门,我们一直玩到最后。说到台北的夜景,可能比不上上海上海外滩或陆家嘴和香港维多利亚港南部。但是只要你站在高处,俯瞰着一切,看着满街的星星和灯光~~你的心情就很棒。

3.萧中商业圈

这里有许多时尚品牌和精品店。我路过,看中了一条裙子,就进去试了试。店里的**姐深情地拉着我的手说,姐姐过年怎么只买一件衣服?相信我,我I’我试试这一个,它很好。它很美。我可以我受不了这种热情。

我们希望能成就未来,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探索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将一起探索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即使老了,我们也会是笑容灿烂的背包客。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见证了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是两个人最珍贵的回忆的生命。

7.台湾适合几月份去旅游呢

月亮湖:日月潭本身是免费的,但是进去之后会有各种门票的组合,可以根据自己的巡游路线来选择。网上预订会比现场购买便宜。比如想坐缆车去日月潭,来回缆车大概300元新台币,还有其他不同的票价组合可以当场选择。建议一天环湖总共八条步道,每条都能欣赏到日月潭的不同面貌。注意:首先是码头的开闭时间。邮轮船票新台币300元,间隔30分钟。主要有三个码头:酉水社码头(9:00-17:00)、一大勺码头(9:15-17:15)、玄光寺码头(9:30-17)一定要吃奶奶玩的时候吃茶叶蛋。如果你不t你会后悔的。

02

垦丁:我碰巧看到一部偶像剧它垦丁阳光明媚。很久以前。也看到了蔚蓝的天空,激情的海浪,激情的生活。我觉得我必须去那里,感受多彩的风景,浪漫的海滩,怀念我的青春!

03

高雄:高雄是一个非常适合骑行的城市,也是一个海鲜之城!在城市里,高雄以城市风光为主,以爱之心,俯瞰85栋,美丽的捷运岛站,让你见证智慧与匠心的傲子地森林公园~高雄的捷运很简单,只有两条横纵线,景点多分布在捷运站出口周围,很方便;高雄的交通路线也很简单,就是沿着捷运线的横向和纵向大道贯穿城市。自然风光方面,西子湾和旗津是必去之地!

04

花莲:如果你是自由行,如果你喜欢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来到台湾地区一定不能错过花莲!建议从台北出发,搭乘台铁自由行,台铁是沿海铁路。几个小时旅行完全是一种享受。当你到达花莲,朋友与国际司机驾照可以租摩托车。不然这里很多地方都有出租车可以包车去太鲁阁等较远的地方(it去这些地方最好租一辆车,一辆车大约3000元新台币,而且对更多人来说更划算)。不过,我还是建议第一天租一辆摩托车或自行车在花莲市区逛逛,而且它体验花梨的风土人情绝对值得你可以考虑海边的民宿,第二天可以租车去太鲁阁。沿途风景绝对一流,司机会给游客详细讲解每个景点。但是太鲁阁经常有落石,所以不建议下雨的时候去,剩下的需要自己慢慢体会!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花莲肯定是去了她还想回去的地方!

2010年到2010年,台湾地区的旅游景点多得数不过来,先锋日月洞、小南巨林群、曲屏遗址、武陵、能山、奥万达国家公园、翠峰风景区、玉山国家公园、鹿林山自然公园、竹山天梯、五彩湖、双龙瀑布、大竹湖鸟类保护区、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澎湖、澎湖。其中最著名、最受欢迎的景点有日月潭、阿里山、花莲、垦丁、澎湖、莱拉。

让让我们逐一介绍:

日月潭:日月潭国家风景区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舍村。它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湖,所以有人称它为日月潭。海子或者水舍海子。这个游泳池被命名为水和沙公司因为它薄薄的雾和荡漾的水波。它被众多的山脉环绕,海拔748米,面积116平方公里。整个池子以拉鲁岛(光华岛)为界,南面是月亮弧,北面是太阳轮。因此,它被改名为日月潭表面上有成千上万的场景。它是一个极好的天然湖,有921个大湖。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游览日月潭

2014年,日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被旅游局列为适合老年人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它的主要诉求是短途驾驶、慢走、软食和长时间等待观光,强调健康、乐趣、自然和无障碍,并规划一个慢生活休闲游鼓励老年人去旅游,体验不同的国内旅游。可以选择坐游艇、徒步、骑自行车等。日月潭有水舍码头、一大哨码头、朝武码头、玄光寺码头等四个公共码头。一般来说,去湖边大约需要两个小时。你可以在码头租一艘船,和你的亲密伴侣共度浪漫时光。近年来,日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规划了几条骑行路线,其中环湖路是最好的。环湖公路大约有33公里长。建议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将沿途景点作为家长和孩子的一日游,这样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悠闲地浏览日月潭的美景。环湖有两种方式:顺时针或逆时针。顺时针绕湖离湖很近,主要是欣赏岳跃湖面上的湖水。然而,它也比逆时针更危险,因为它在道路的外侧。绕湖逆时针方向会挡住迎面而来的车流视线,所以更难随意欣赏日月潭表面的湖光水色。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旅游景点

香山游客中心:拥抱日月潭作为一个形象,建筑与自然环境共存,具有游客中心和景区管理处两种功能。建筑本身流畅的线条,湖水的碧绿,草坪的碧绿,天空的蔚蓝,清水霉的灰朴等等。因日月潭清晨的黄昏和雨露,季节的变换而有不同的景色和美感。

益达码头:距离日月潭索道仅900米。它是日月潭的四个码头之一。这里曾是邵族的主要居住地,原名德化社。后来规划为328平的猎鹿市场,提供日月潭当地农民、原住民美食、手工艺术品的专题展览。

日月潭自行车道: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生活旅游网站CNNGO评选为世界十大最美自行车道之一。自行车漫游是体验日月潭美景和周边景点最值得推荐的方式,可以自由调整行程,欣赏日月潭美景和滨海文化风情。

蛙头步道:步道位于大竹湖和一大哨之间500米长的高架栈道上,落差约60米。入口处有青蛙雕像和汽车停车场,终点是滨水区的环形动线。青蛙叠罗汉设置在水池边缘,也是水位波动的一个观测指标。沿途林木丰茂,萌宗竹林,蕨类植物,行走间生意盎然。

日月潭索道:台湾首条BOT建造的索道,全长1877米,始发站和终点站分别位于日月潭和九族文化村,乘坐时间约7分钟,提供日月潭高空全景,九族文化村和日月潭之间交通便利。

拉鲁岛:位于日月潭中心,是日月潭的分界线,是游客必去之地,是原住民邵族祖先安息的圣地。岛上原本有一个月下老人亭,因921大地震和长期海浪入侵而减少了面积。展馆已移至龙凤宫、日月潭,拉鲁岛已规划为原住民区,限制外人登岛。

文庙:建于1938年,重建于1969年,是中国北朝的宫殿式建筑。分为开基元祖、文昌帝君、关君、王三大殿,后大成殿供奉孔子。儒、道、佛等神居住在一起。大型建筑在日月潭山清水秀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宏伟。

慈恩塔:位于

美和园:原为宪兵营,配有长廊式凉亭、桌椅。它拥有居高临下的无障碍视野。往下看,可以欣赏到日月潭的广阔水面,还可以看到游客不时乘坐游艇穿梭。还有一条石阶小道可以走到湖边。

阿里山:阿里山国家风景区是台湾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最著名的是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此外,日出、云海、日落、森林和铁路阿里山,统称为阿里山五大奇迹,是相当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阿里山接力站的分栖湖老街古老的早餐午餐和高大雄伟的神木是你可以去阿里山旅游不要错过。

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一直是阿里山非常重要的观光资源,山上有不少世界闻名的森林资源,如:红柏原始森林,珍稀植物台湾一叶兰,还有阿里山的香山神木。除了森林资源,阿里山还有三月至四月的樱花季、四月至六月的萤火虫季、阿里山邹人延续往昔生活的豆子节,以及阿里山邹族文化之旅是邹人在丰收节时举办的,都是阿里山深度游的必备行程。

花莲:去花莲一定要去你不我不认识你的儿子。从矶崎沿着海岸往南,经过一个九洞农场,可以看到新集隧道穿过断岭和陡峭的悬崖,旁边就是所谓的秦枝子崖。到处都是危险的岩石和悬崖,以陡峭著称。在挖掘华东公路之前,矶崎和新社之间的悬崖曾经是附近村庄与外界的沟通通道。路窄,墙窄,不好走。如果你不我不了解你的孩子悬崖意味着绝壁,虽然父母子女很难相互扶持。为了带动观光热潮,凤宾乡公所建了所谓的台湾最惊险的空中步道在几乎垂直的山壁上。2017年开业后,吸引了很多人前来体验。整条古道分为两段。一段加固拓宽原有古道,另一段悬崖利用钢骨架和钢化玻璃打造透明玻璃栈道,距离海面约50米。相当刺激,也能让人欣赏到脚下美丽的海景和古道风光。

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公园无耻公园在花莲。南华村,位于冀花莲县安乡,曾经是臭气熏天的废弃鸭茅屋。后来由雏鹰山文化交流协会出资,邀请当地居民对其进行整修。在改造之初,因为不被重视,甚至发生了景观石被人恶意涂上红漆写着无耻。当地居民简单地用它来命名公园,并把这个词改成了脸变成笑脸迎接人s孙,象征凡事积极思考,以此凝聚共识,让乡村更舒适。

改造后的不要脸公园建起了亭台楼阁、茅舍等。地面以砖石、竹子、茅草等材料,结合周边的楚营自行车道,规划了小桥、休息步道、生态童谣展示空间。它还有互动游戏踢倒桥。台湾地区的孩子美国发展协会的马助教育中心入驻,它甚至不定期推出骑马体验活动,以至于

垦丁:双流村位于屏东县狮子乡草埔村。因地处凤岗河上游两条主要河流的交汇处而得名。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属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局所有。它占地1600公顷。该地区的森林郁郁葱葱,景观自然而原始。林业局发展为森林游乐区,隶属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局屏东森林管理处管辖。

双流国家森林旅游区以4公里山林溪景区为重点

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青山绿水环绕,良好的环境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是徒步旅行、享受森林浴、享受生态的好去处。除瀑布外,公园还设有游客中心、阳光草坪、森林教室、自然教育中心、毛子山、白蓉山和瀑布步道,其中毛子山是双流的最高峰,海拔约700米,从步道起点到山顶约2.8公里,大部分是上坡路段。游客需要先检查自己的体力,再决定是否登山。榕树径和瀑布径很好走,适合普通大众徒步。游客中心二楼有多媒体放映室,不时播放讲解视频,介绍双流的自然生态。此外,公园内没有出售部门,禁止游客烧烤,保持了大自然最原始的风貌。

鲤鱼火山,位于万丹和新源乡交界处,是台湾地区唯一能喷火的泥火山。它的喷发时间不确定,平日安静的时候好像是死火山。它爆发时,火焰冲天,火光冲天,泥浆喷涌,四散流淌,并伴有隆隆声。这种情况既可怕又壮观。灰色的泥塘汇成一个大泥塘,经过长时间的太阳暴晒,开裂成自然的几何图案。

万金圣母庙位于屏东县万鸾乡万金村,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教堂,也是台湾地区圣母的朝圣地。万万亩圣地由中国特有的建筑材料西班牙城堡式建筑建成,来自西班牙的圣殿钟开创了万万亩圣殿钟的另一种风格,是国家三级古迹;万母庙虽然历经天灾人祸的摧残,但依然完好无损,人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宗教和人文风情。每年的12月8日,主美国的保护仪式吸引了许多人去朝圣。

金万木寺宽45英尺,长116英尺,高25英尺,厚3英尺。整个建筑由碎石、石灰、红糖、蜂蜜、木棉、中国传统建筑的耐火砖等材料制成,建成厚重坚硬的外墙。由福建雕塑家雕刻的西班牙寺庙钟和圣母院轿子,地面用红砖铺成,与寺庙的原始风格相匹配。用白石灰砌成的寺庙墙壁清晰可见。

万凯教会起源于公元1861年,由西班牙自治领郭德纲神父从高雄前进来回布道。两年后,第一座神社建立。随着信众的增多,被仇人盗贼破坏,又被朱融多次蹂躏,不仅造成教会及其教徒的财产损失,甚至引发争斗和纠纷。1865年,南方的一场地震导致万金万亩寺的大部分墙壁倒塌。幸运的是,在牧师和教会成员的帮助下,它被修复如初。因为规模越来越大,1869年又新建了一个大厅,第二年的12月8日终于对外开放,成为庆典的起源。1874年,沈葆桢看到教堂的富丽堂皇,请求皇帝支持传教工作,同治皇帝亲自授予圣旨和正殿用石头砌成,分别镶嵌在山墙和过梁上;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创建了圣母院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大教堂。万金的圣母庙于2001年6月进行了翻修,钟楼也恢复了原状。

澎湖:原名平湖、彭颖、彭海、西营、易道,被称为渔家这是欧洲人在16世纪占领的一个小岛。因港外波涛汹涌,港内海水平静而得名。澎湖在宋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经过逐步发展,马公镇于1981年改为县城。因为县花是天堂的菊花,澎湖又称菊花岛。澎湖是台湾地区三大离岛之一,也是台湾地区最小的县。它由六个行政区的90个岛屿组成,其中澎湖岛最大(市和湖乡),其次是西屿乡、白沙乡、王#039

丰富的海洋资源促进了澎湖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在动态水上活动方面,济北岛、彭彭海滩和危险礁岛的经营者提供香蕉船和水上摩托艇等令人兴奋的水上设施,他们还可以浮潜或乘坐玻璃船欣赏海底的美丽风景。静态旅游方面,除了澎湖岛上的天后宫、四眼井、铜梁古榕、跨海大桥、观音阁,还有离岛上著名的鲸鱼洞、西台堡、二岗聚落、齐眉双心石湖、齐眉小台省等人文景观,描绘了澎湖的历史发展。

澎湖97个村落中,寺庙超过165座,澎湖的宗教活动极为频繁。五营、山海镇、石敢当等地随处可见用来辟邪的聚落。澎湖的人文资产,在生态、文化、历史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面貌。比如天后宫、武圣寺、城隍庙、观音阁、保安宫等古刹;如清代商人的会馆,如水仙宫、铜山宫、升标堂等,都是具有历史保存价值的重要据点。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5000年前到大约4000年前,至少有几种文化如粗绳纹陶器文化,细绳纹陶器文化和素面红灰陶器文化在澎湖岛等小岛上,证实了文化遗产的起源,也说明澎湖与台湾地区西南沿海发现的史前文化关系密切。

至今,澎湖的许多村落仍保留着相当完整的传统风貌,如古老的矮骨石建筑、洋房、矮骨石或玄武岩等当地材料制成的墙壁,当地称之为蔡宅或者翟子内抵御东北季风。各种建筑展现了澎湖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特色。

澎湖县花是菊花——澎湖有菊花岛的美誉,渔业是澎湖最重要的产业。它的农产品主要是花生和甜瓜,而它的矿物质主要是文石。还拥有蓝底海湾、五彩珊瑚群、洁白细腻的沙滩、黑色雄伟的玄武岩等独特景观,以及独具人文艺术和风土人情的文艺盛宴。欢迎世界各地热爱海洋、向往原汁原味的游客来聚岛感受澎湖的真善美。

地震原因

1955年12月,韦大卫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术考进了台北飞行社当飞行教官。

从到该社的第一天起,韦大卫就开始驾机飞回大陆的准备。

台北飞行社拥有几种类型的大小飞机20多驾,但都不怎么适用。唯一理想的一架飞机,是那架赛斯纳170型飞机,这架飞机速度较快,性能也好。但是,韦大卫从来没有驾驶过这种类型的飞机,座舱里的设备连看也没有看过。

而且,这驾飞机是蒋纬国的游览专机,配有专门的警卫、机械师和飞行员,其它人很难接近。不但如此,这架飞机每次飞行回来,机械师都要将一些零部件拆掉,汽油放完,有时甚至连电瓶都拿走,并将飞机锁入机库,看管十分严密。

接近它都难,何况想驾驶它,那就更是困难。然而,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韦大卫和该机机械师及警卫人员混得较熟之后,又经常帮他们推飞机,看他们试车。这样,韦大卫对赛斯纳就比较熟悉了。他还设法弄来赛斯纳-170型飞机的说明书和座舱图,记熟它的设备和性能数据。

每当赛斯纳起降,韦大卫都仔细观察它的滑行距离、需要跑道的长短以及拆装何种零部件等情况。

韦大卫还弄到该机的磁电门钥匙,照样配了一条。与此同时,韦大卫还找来了大陆沿海的地图,熟记地形,计划飞行航线。

这期间,韦大卫已开始获得飞行社的信任,可以驾驶该社的小型飞机空中吉普,在松山机场附近飞行。因此,韦大卫仔细观察了松山机场的地形地物和高炮阵地,又沿淡水河一直飞到出海口,对这一带的情况详细作了记录。

经过周密的准备,韦大卫自信即使天气恶劣,他也能顺利地飞出去。韦大卫心想,即使不成功,便成仁。

同时,韦大卫已经打电话或写信给他的空军同学,告诉他们,不要再给写信给他了,要把跟他的合照都毁掉。同学们都心知肚明。

韦大卫已经做好起飞的准备,就只等待时机了。

1956年1月6日,台湾天气预报:1月7日,台北有雨。

韦大卫认为这是个好时机,立即电话通知翟笑梧、梁枫两人准备行动。

在1月6日傍晚,看守塞斯纳飞机的警卫,正是和韦大卫最熟的那个。韦大卫跟他说:这驾飞机明天飞花莲港,明天早上让我试机。还让他把飞机加满油,把零部件装上。

那个警卫只知道,韦大卫不能驾驶这驾飞机,但他搞不清楚试机是什么,就照办了。

这天晚上,韦大卫和翟笑梧、梁枫三人,通宵未眠。

1月7日,凌晨5时多,韦大卫他们叫了辆出租车,直奔台北松山机场。

当天上午,6时至8时值班的还是那个警卫。韦大卫本来打算把他也带上,但他在大陆也没亲人,韦大卫就没和他说。

1956年1月7日,凌晨6时,天气预报说,当天有小雨,多云,这符合韦大卫的要求。

在停机坪上,停着那驾蒋纬国的专机塞斯纳。

韦大卫他们到了停机坪,韦大卫叫警卫把飞机给推出来,说要试机。

警卫把飞机推出机库。韦大卫启动飞机检查没有问题后,就把警卫打发到值班室喝咖啡、看报纸,随后,即示意躲藏在暗处的翟笑梧、梁枫上飞机。

韦大卫的钥匙是自己配的,第一次,他顺利地开着了油门,但是,翟笑梧、梁枫他们上来以后,再一开,就开不着了。韦大卫一看,原来是钥匙拧弯了,于是他安排两个朋友隐蔽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走进了机库工作室,敲敲打打弄弄。

当时,那个警卫一直在看报纸,并没有注意到韦大卫他们的行动。

修好钥匙,韦大卫再次登上飞机,这一次顺利启动。飞机马上就发动起来,马达声音很响。警卫抬头一看,正好看到,翟笑梧和梁枫正慌慌忙忙地上飞机,于是,就冲出来大声问:干什么,干什么?

韦大卫也不理他,翟笑梧和梁枫一上来,他就滑动飞机。警卫一看不对,马上掏出枪来向飞机射击。

韦大卫先踩着刹车加足马力,一松开刹车飞机就滑了出去。但是距离太短了,而且路不平,飞机扭来扭去的,速度不够快。

当时,韦大卫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到了停机坪尽头,就一下子把飞机拉起来,虽然速度不够,但飞机最终还是摇摇晃晃地飞离地面。

这时,耳机里传来塔台通过无线电的喊话:谁从这里起飞?赶紧回场落地!

塔台后来又通过无线电跟韦大卫说:你年纪轻不懂事,不要受坏人利诱,你回来会原谅你的。

韦大卫心想:你们都骗了我7年了,我为什么还听你们的。就说:我是韦大卫,你告诉蒋介石,我们回大陆了。

韦大卫终于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了。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地震灾害原因与防治对策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之原因又可分为, (1)构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冲击性地震 (例如,陨石撞击) 。其中又以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 (构造性地震) 为主 。

由于地球内有一种推动岩层的应力,当应力大于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错动 (dislocation),而这种错动会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并产生一种弹性波 (elastic waves) ,我们称之为地震波 ( seismic waves) ,当它到达地表时,引起大地的震荡,这就是地震。

断层可分那些类别?

比较断层发生前与发生后的地层形状可分四种:

(1)钝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2)锐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3)向右移动之右移断层。

(4)向左移动之左移断层。

何谓震源与震央?

(1)震源 (hypocenter) :地震错动的起始点。

(2)震央 ( epicenter )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何谓浅层地震、深层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称为极浅层地震(very shallow earthquake)。在31~70公里者称为浅层地震(shallow earthquake)。在71~300公里者称为中层地震(intermediate earthquake)。在301~700公里者称为深层地震(deep earthquake)。

何谓地震序列?

先后排列,即为地震序列。而所谓同一系列之地震,系指发生位置邻近,时间上连结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余 震 ;其定义又分别如下:

(1)前震 ( Fore-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于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称之。唯有时前震为时甚短,且不显著。

(2)主震 (Main-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规模最大者称为主震 若最大者有两个,则先发生者称为主震。

(3)余震 (After-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称之。

主要的地震波有那些?

震波依传播路径可分为两大类:

一、体波 (body wave):可在地球内部传播,依波动性贸之下 同又分为:

(1)P波 (纵波或压缩波) :性质与音波相似,质点运动和波传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

(2)S波 (横波或剪力波) :质点运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产生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的振动,速度次之。

二、表面波 ( surface wave) :沿地球表层或地球内部界面传播,主要可分为:

(1)洛夫波 (Love wave) :质点沿着水平面产生和波传播方向垂直的运动。

(2)雷利波 (Rayleigh wave) :质点在平行于震波传播的垂直面上,沿着椭圆形轨迹震动。

何谓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plate tectonics) 主要在说明目前发生在地球上层的构造及解释 地震发生之原因。地球的最外部为冷而硬的可移动之岩石,称为岩石圈 (lithosphere) ,其厚度平均约一百公里,岩石圈之下为软流圈(asthenosphere)为黏度高的液体物质所组成,在高温、高压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

板块构造的基本观念是将岩石圈分成数个接近刚性之板块,包括较大的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和数个较小之板块 (见附图),板块受到张力、压力、重力及地函对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块之间每年以数公分的相对速度缓慢移动,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运动便由于相邻板块之互相作用而发生。

板块交界处主要有三种型态,

(1)分离板块交界处 ( divergent boundaries ),代表地壳引伸拉裂的现象,在中洋脊 (mid一oceanridge) 处相邻的两板块互相分离,而产生新的岩石圈,其材料来自地函的上部,系经熔融作用而产生。地壳在这里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沿着发散交界处常有地震发生,其震源深度多在一百公里以内。

(2)聚合板块交界处 ( convergent boundaries) ,在这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较 重者插入较轻者之下方 (约以30~45之倾角) ,使者的岩石圈消失而回到地函中,这插入的部分叫隐没带(subduction zone) 。由于两板块间的相互磨擦,所以沿着隐没带可以不断地发生地震良而造成一地震带,其震源深度可从很浅到大约七百公里左右。台湾花莲附近为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聚合板块交界处所以地震非常频繁。

(3)守恒板块交界处 ( conservative boundaries) ,不产生新的岩石圈也不使岩石圈消失,相邻两板块彼此横向移动磨擦,而产生震源深度较浅之地震。台东纵谷断层即为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守恒板块交界处。

地震预测有那些方法?

虽然人们至今对于地震发生的机制 (mechanism) 还没有澈底了解,地震预测理论也还没有充分建立,但是仍有许多尝试性的地震预测研究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测地法(2)验潮,(3)地壳变动的连续观测,(4)地震活动,(5)地震波速度,(6)地磁及地电流,(7)活勘层及褶曲,(8)岩石破坏实验和地壳热流量的测定,(9)其它。

兹选择介绍一些重要的方法如下:

测地法 ( geodesic metbod ):

根据过去许多纪录,在大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变动,而有时会发生在地震之前。因此测量地壳变动情形并分析地震前兆现象,是可以预测将否有大地震发生。例如公元一八六四年 日本新潟地区发生地震前有地盘下沈现象,因当地经常从事测量调查工作,故发现地震发生之前确有前兆现象可寻。

此外,地壳发生变动的面积会随地震规模之增大而增加,也就是说地壳发生异常变动的范围越广,可能发生地震的规模也越大。

地震是否可控制?

世界各国受到地震灾害威胁的地区,凛于震灾损失的严重,无下加强对地震的研究。首先希望能够发展做到精确的地震预报,正如现在的天气预报一样,在地震未发生之前,通知将要发生地震地区的民众,可以从容脱离震区趋吉避凶。

不过,无论地震预测是否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地震的发生却是无可避免的。因此,更进一步地使一场将要发生的地震消弭于无形,或者是使将要发生的一场大地震减少威力变成一场中度地震或微小地震,这也并非绝不可能。

经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已建立一种称为「板块地壳结构」的新理论,那些地壳里下同结构的板块,经过了长时间的推挤,其压力与日俱增,到了某一时刻无法负荷时,便迸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震动。

所以科学家们便想,如何在地壳应力渐增至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方,用某一种方法去消除其应力,或者以人为方式制造一些小地震,引导地壳的应力以发生小地震的方式发散掉

一、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构造变动特别是断裂活动所产生的地震。全球绝大多数地震是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其中大多数又属于浅源地震,影响范围广,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非常强烈,常引起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我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浅源构造地震,其中80%以上均与断裂活动有关。如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地震(7.7级),是曲江断裂重新活动造成的。1973年2月四川甘孜、炉霍地震(7.9级),是鲜水河断裂重新活动造成的,并在地震后在地面形成一条走向NW310°、长100多km的地裂缝。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地震也都属于构造地震。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8.3级)与圣安德列斯大断裂活动有关。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8.3级)与穿过相模湾的NW-SE向的断裂活动有关。1960年5月21日至6月22日在智利发生一系列强震(3次8级以上的地震,10余次7级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南北长达1400km的秘鲁海沟断裂带上。

(一)构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机制

这个问题是地震预报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目前仍在继续探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地壳及上地幔中,由于物质不断运动,经常产生一种互相挤压和推动岩石的巨大力量,即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当这种能一旦超过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那间发生突然断裂,释放出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弹性波(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来,当地震波传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从已发生的地震来看,它的发生跟已经存在的活动构造(特别是活断层)有密切关系,许多强震的震中都分布在活动断裂带上。如果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边界密切相关。这些边界实际上也是张性的、挤压性的或水平错开的一些断裂构造。

断裂活动何以产生能量很大的地震,其活动方式如何,目前存在若干有关的假说。

1.弹性回跳说 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关于地震成因的假说,是根据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时发现圣安德列斯断层产生水平移动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认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岩石发生了断裂错动,而岩石本身具有弹性,在断裂发生时已经发生弹性变形的岩石,在力消失之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回跳,恢复到未变形前的状态。这种弹跳可以产生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把长期积蓄的能量于霎那间释放出来,造成地震。总之,地震波是由于断层面两侧岩石发生整体的弹性回跳而产生的,来源于断层面。如图8-3,岩层受力发生弹性变形(B),力量超过岩石弹性强度,发生断裂(C),接着断层两盘岩石整体弹跳回去,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于是地震就发生了。这一假说能够较好地解释浅源地震的成因,但对于中、深源地震则不好解释。因为在地下相当深的地方,岩石已具有塑性,不可能发生弹性回跳的现象。

2.蠕动说 蠕动又称潜移、潜动。地表土石层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长期缓慢地向下移动,其移动体和基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并且形变量和移动量均属过渡关系,这种变形和移动称为蠕动。蠕动速率每年不过数毫米至数厘米。

人们发现建筑在活动断层上的建筑物和活动断层本身在没有地震的情况下也有这种蠕动现象,即相对缓慢稳定的滑动。如在土耳其安卡拉以北110km处有一条安纳托里亚活动断层带,位于此断层带上的建筑物墙壁被发现有错断现象,其蠕动量每年约为2cm。也有人对中东一带发生地震以后的断层进行观测,发现有些地段伴有无震蠕动,其蠕动量每年约为1cm。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蠕动,还未十分清楚。有些实验表明,在高压低温,岩石孔隙度高(含水),含有软弱性矿物如白云石、方解石、蛇纹石等岩石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稳定蠕动。也有人认为在更高的围压或更高的温度下容易产生蠕动。

有一种现象逐渐为事实所证明,即岩层中长期蠕动的地段或在活动断层中蠕动占长期活动的百分比较高的地段,由于能量通过缓慢的蠕动而逐渐释放,反而很少发生强烈地震。在我国阿尔金山地区有规模很大的剪切断层,是正在活动的断层,通过卫星影像分析,发现有蠕动现象,现代水系被切穿,位移明显,错距也很大,但是有史以来却少有地震记录,推测此断层的活动方式是以无震蠕动为主。

根据蠕动与地震大小关系的资料表明:蠕动占长期活动的50%以上的地段,最大地震只能为5级,而蠕动占长期活动的10%以下的地段,可能发生8级以上的大地震。

3.粘滑说 在地下较深的部位,断层两侧的岩石若要滑动必须克服强大的摩擦力,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两盘岩石好像互相粘在一起,谁也动弹不了。但当应力积累到等于或大于摩擦力时,两盘岩石便发生突然滑动。通过突然滑动,能量释放出来,两盘又粘结不动,直到能量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下一次突然滑动。实验证明,物体在高压下的破坏形式,是沿着断裂面粘结和滑动交替进行,断面发生断续的急跳滑动现象,经过多次应力降落,把积累的应变能释放出来,这种说法就叫粘滑说。

影响断层活动方式的因素很多:一是温度,温度低于500℃,断层面两侧岩体易产生粘滑;温度高于500℃,则易产生蠕动和蠕变。二是岩石成分,岩性脆硬(如石英岩、石英砂岩等),断层两侧岩石往往以粘滑为主;岩性柔软,则以蠕动为主。三是岩石的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岩石孔隙大,孔隙度高,含水分多,当然容易蠕动;相反,岩石孔隙小,孔隙度低,含水分少,则多呈粘滑形式。此外,围压的大小也会影响断层的活动方式。如果断层两盘连续发生粘滑,便是地震频繁的时期。

实际上,同一活动断层在不同的深度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同一断层在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活动方式。例如,圣安德列斯断层,深度在4km以上为无震的稳定蠕动;4—12km则为伴随有地震的粘滑运动;12km以下(由于高温)又以稳定的蠕动为主。因此,圣安德列斯断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均不超过20km。

4.相变说 有人认为深源地震是由于深部物质的相变过程引起的。地下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岩石的矿物晶体结构发生突然改变,导致岩石体积骤然收缩或膨胀,形成一个爆发式振动源,于是发生地震。此说未能从多方面给出具体论证,因而未能得到广泛流行。近年根据地震纵波在地下深部传播情况分析,深源地震所在部位也同样发生了断裂和错动,证明地震发生与断裂活动有关。同时,板块构造学说指出,当岩石圈板块向地下俯冲时,中、深源地震发生在向地幔消减的板块内部,而并非发生在地幔软流圈物质中,因此相变说自然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二)构造地震的特征

构造地震的特点是活动频繁,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

1.地震序列 任何一次地震的发生都经过长期的孕育过程即应力积累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长达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但在一定时间内(几天,几周,几年),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却可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具有成因联系的地震,这样的一系列地震叫做地震序列。在一个地震序列中,如果有一次地震特别大,称为主震;在主震之前往往发生一系列微弱或较小的地震,称为前震;在主震之后也常常发生一系列小于主震的地震,称为余震。

构造地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常呈这种有序列的发生。这种特征可能和构造地震产生的过程有关。一般说来,当地应力即将加强到超过岩石所承受的强度时,岩层首先产生一系列较小的错动(或者沿着断层带粘滑开始交替过程),从而形成许多小震,即前震。接着地应力继续增大,到了岩层承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引起岩层的整体滑动或新断裂滑动,形成大震,即主震。主震发生后,岩层之间的平衡状态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和调整,把岩层中剩余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些小的余震。在地震现场,常可见到在破裂的地面上,又出现许多次一级裂隙,错杂其间,表明运动没有完全停止,直到使许多尚未破坏的地点彻底破坏,所剩余的应变能全部得到释放。这种情况类似压紧弹簧过程,当作用力消失后,所蓄位能即转化为动能反跳回来,恢复原来状态,但又难于一下复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慢慢颤动调整,才能恢复原来的平衡位置。这种现象称为弹簧效应。岩石也是具有弹性的,所以也应有这种弹性效应。1920年宁夏(原甘肃)海原大地震,余震三年未消。其强度与频度时高时低,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衰减直到平静下来。

2.地震序列类型 虽说构造地震常呈一定序列,但其能量释放规律、大小地震的活动时间和比例等又常各不相同。根据1949年10月以来的我国所发生强震的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

(1)单发型地震 又称孤立型地震。这种地震的前震和余震都很少而且微弱,并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整个序列的地震能量几乎全部通过主震释放出来。此类地震较少,1966年秋安徽定远地震、1967年3月山东临沂地震,均未观测到前震和余震,震级很小,只有4—4.5级。

(2)主震型地震 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主震震级特别突出,释放出的能量约占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或有或无,但有很多余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地震(7.3级),发震前24小时内共发生了500多次前震,主震后又发生很多次余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7.8级),则基本没有前震,但余震连续数年不断。

(3)震群型地震 由许多次震级相似的地震组成地震序列,没有突出的主震。此类地震的前震和余震多而且较大,常成群出现,活动时间持续较长,衰减速度较慢,活动范围较大。如1966年邢台地震,从2月28日至3月22日,震级由3.6、4.6、5.3、6.8、6.8逐步升到7.2,发生大震。有时这种类型的地震是由两个主震型地震组合或混淆在一起形成的。

有时地震序列比较复杂,仿佛是由若干单发型、主震型、震群型组合而成。如1971年8—9月四川省马边地震。

地震序列类型可能与岩石和构造的均匀程度及复杂性有关。据实验,当介质均匀,且介质内应力不集中时,主破裂前无小破裂,主破裂后也很少小破裂;当介质不均一且应力有一定的局部集中或高度集中时,主破裂前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或很多的小破裂。

研究地震序列类型,可以有助于预测和预报地震活动的趋势。如1967年河间地震,当主震发生后,根据其前震少和震级小(2.3级),被判断为主震型地震,主震后不会有较大的余震。事实表明推断正确。

二、火山地震

指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发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动引起构造变动,从而发生地震;或者是因构造变动引起火山喷发,从而导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火山地震为数不多,约占总数的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km。有些地震发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为1—10km,其发生与火山喷发活动没有直接的或明确的关系,但与地下岩浆或气体状态变化所产生的地应力分布的变化有关,这种地震称为A型火山地震。还有些地震集中发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狭小范围内,震源深度浅于1km,影响范围很小,称为B型火山地震。有时地下岩浆冲至接近地面,但未喷出地表,也可以产生地震,称为潜火山地震。

现代火山带如意大利、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堪察加半岛等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三、冲击地震

这种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盐岩地区岩层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许多地下溶洞,洞顶塌落引起。后者又称塌陷地震。本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震源很浅,影响范围小,震级也不大。1935年广西百寿县曾发生塌陷地震,崩塌面积约4万m2,地面崩落成深潭,声闻数十里,附近屋瓦震动。又如,1972年3月在山西大同西部煤矿采空区,大面积顶板塌落引起了地震,其最大震级为3.4级,震中区建筑物有轻微破坏。

四、水库地震

有些地方原来没有或很少发生地震,后来由于修了水库,经常发生地震,称为水库地震。说明这种地震与水的作用有关,当然也与一定的构造和地层条件有关,而水的作用只是一种诱发因素。此外,因深井注水、地下抽水等也可触发地震。如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座落基山军工厂,为处理废水凿了一口3614m的深井,用高压注水于地下,于1962年发生频繁的地震。以后停止注水,地震活动减弱;恢复注水,地震又有所增加。

上述地震,特别是水库地震的成因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一般认为,在一定的有利于发震的地质构造条件(如有活动断层、密集或交叉的断裂存在,或在升降差异运动的过渡部位等)下,水库蓄水可诱发地震。除去人为因素诱发地震外,某些自然因素如太阳黑子活动期,阴历的朔、望期等,也容易诱发地震。各种触发机理正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

营口人发现地震另有原因

“火山和地震产生原因

地球表面有一层很厚很厚的地壳,平常岩浆被地壳紧紧地包在里边。地球内部的温度特别高,岩浆在那里边流来流去,总想找个地方窜到外面来。有些地方地壳运动比较强烈,地壳又比较薄弱,这些地方受到压力的时候,岩浆就从这里冲出来了。这样,就发生了火山爆发。活火山、死火山这是指火山活动的情况。有些火山爆发了一次后一直不爆发,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地震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