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温度 天气温度
上海气象中心_上海气象中心主持人
tamoadmin 2024-10-22 人已围观
简介1.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2.上海的夏天和冬天平均气温3.上海气候怎么样上海气象博物馆开始免费的向公众开放了,但是需要大家进行着预约,且预约的名额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如果大家要去这里参观的话,就要早点预约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里怎么预约吧!如何预约气象博物馆于年5月18日起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对市民免费开放,节日除外。具体开放场次时间按照预约系统为准,30人/场。友情提示:人满后系统自
1.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
2.上海的夏天和冬天平均气温
3.上海气候怎么样
上海气象博物馆开始免费的向公众开放了,但是需要大家进行着预约,且预约的名额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如果大家要去这里参观的话,就要早点预约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里怎么预约吧!
如何预约
气象博物馆于年5月18日起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对市民免费开放,节日除外。具体开放场次时间按照预约系统为准,30人/场。
友情提示:
人满后系统自动关闭该场次,预约要趁早。
如何预约参观?
1、记住要在微信客户端打开
s://open.weixin.qq/connect/oauth2/authorize?id=wx41586dfd9c3cb804redirect_uri=%3A%2F%2Fmuseum.tallty%2Fcreate_booking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basestate=defaultconnect_redirect=1#wechat_redirect
2、或者关注“上海气象博物馆”微信进行预约
友情提示:
参观人数:30人/场,人满之后系统自动关闭该场次!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节日除外
上午:第一场09:30第二场10:30
下午:第一场14:00第二场15:30
怎么去
博物馆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交通攻略
地铁:1、9、11号线至“徐家汇”站,八号口
公交:42、43、44、50、167、171、198、303、320、548、712、732、816、824、830、836、855路等至“徐家汇”站;
乘205、920路至“南丹路漕溪北路”站
准备去上海气象博物馆的朋友们,快点去预约吧!这里的名额也快要满了啊!
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
一入三伏,烈日骄阳高高挂起,热浪伴随盛夏一同席卷而来,而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热一些。街道上行人掺杂着苦闷汗水,闷热气息不断蒸腾。低沉的云、斜斜的树影成为了短暂的庇护所,就连知了都对吟唱变得兴致缺缺。据报道,由于副热带高压增强所带来的影响,已有多地陷入高温环境。往年中的夏季,温度到达三十几度就已经暑气逼人,而近几年来气温持续上升,四十度的高温更是屡见不鲜。
这几天有上海的苹果用户发现,iPhone自带的天气应用显示最高气温几乎要到达50°C,温度直接狂飙爆表,普陀区49℃、静安区47℃等超高气温比比皆是。此时的上海更像是一个熔炉,似乎不被蒸发就要被融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上海市气象局官方微博"上海市天气"对于网友反馈近50°C的高温作出了相关回应。
官方在回应中称,“许多网友问手机自带软件的气温问题。我们服务中提供的气温数据是由标准气象观测站依据统一技术标准测得的大气本底温度,而一些手机软件自带的天气APP,没有使用实际观测数据,而是使用了其他数据和手段进行的估算。简单说就是我们有实际的观测点数据,他们没有!”大气本底温度是在排除人类活动等外界因素影响下的温度,可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中,百叶箱须设在距离地面1.5米的开阔草坪上,周围不能有遮挡风与阳光的建筑或是树木等存在。在国际标准下,所测得数据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气象局能够获取对应地区实际的气温数据,而iPhone的天气数据源来自美国的TWC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应用中显示的一些国内地区气温需要通过卫星数据反演、差值等一些技术手段估测而来,而非实地观测,因此难免出现误差。首先,此事为。昨天上海的气温,压根就没有到过 49 度。根据上海预警发布的数据,昨天国家级测站的最高温是徐家汇的 40.2 度,算上各个区中的加密观测站的数据也就 42.4 度,而且该站对高温观测的准确度是存疑的。那么如何避免这种乌龙呢?上海其实有多个气象信息公开平台,例如“上海预警发布”公众号,可以展示上海的气温、风向、降水等的拼图。
问题在于,苹果手机上显示的气温来源于何处?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回应,一些手机软件自带的天气APP,没有使用实际观测数据,而是使用了其他数据和手段进行的估算。我个人姑且认为,其使用了酷热指数或者其他的体感温度Q计算方式进行了气温的估算,而非实际的使用上海任意一个观测站的气温。实际上,40摄氏度配合40%的相对湿度,其计算出的酷热指数就正好是48度。
如果配合上风等其他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加以估测,其算出49,50度似乎也是正常的。当然肯定是有很多人相信这个数据的。这是因为昨天的上海阳光非常明媚,大气通透度极高,这使得太阳辐射。比较强,人的皮肤接收到太阳辐射也较多,从而有一种加热,被炙烤的感觉,而配合上一定的大气湿度,使得人体想要排热但是汗液又无法快速蒸发,这使得体感变得极为闷热,特别是若在城区,风力还小的时候,体感温度会更上一层楼。
还有一些人说自己踩在地面上感觉脚底都在发烫,这种指的是“地温”,也就是地面温度。由于城市的道路大多是黑色的柏油道路,其吸热效果非常强,而在其中的传热又不是那么快,在被太阳辐射连续地加热下,其温度达到非常高的值,例如60度,是有可能的。
但是毕竟气象观测是有一定要求的,是在离地1.5米的通风百叶窗中进行观测,且下垫面要求是被打理好的草坪。这个气温实际上确实不一定能反映出真实的体感,因此一定程度上将体感温度纳人停工停产等的指标中是有必要的。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这次高温过程会持续多久?副热带高压。牢牢地掌控着热带的洋面,台风难以生成并且移动向华东一带;中纬度。的陆高强度也较强,副高和陆高。可以继续保持“强强联手”的态势,而高纬度。的形式非常稳定,暂时不会出现环流的突然转折。这样一来,这个高温过程可能还要持续个至少十天。因此,防暑降温。工作还是必不可少的。
49肯定是的,我最高显示是44。我们楼顶设备测温装置显示是41。至于很多人质疑官方数据准确性,没必要。这个天,但凡有点脑子,室外工程基本都停了。能开工的也就是重大市政工程。至于各种高温补贴,单位给不给之类,又不是天气说了算。40度不给的,49度肯定也不会给。你们想多了。不会的,上海气象温度不可能这么高,但地面温度或体表温度会有这么高的。
经典科普工作,很多坐办公室是不是脑子坐坏了,气温高低自己感觉不到吗?去户外工作一圈看看好不好?我在上海苏州这两地没有10年也有8年了,我是做工地的,能感觉的出来,今年气温确实比往年高得多,不要说什么体感气温高之类的屁话,说的以前没有体感气温一样。今年气温确实高的可怕,就连我楼下工人老哥,宁愿打牌也不出工。气温是不是高,自己下楼走一圈跟往年比比就知道了。
上海的夏天和冬天平均气温
上海气象博物馆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66号,周一闭馆,周二到周日开放,原为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是一幢红灰相间的三层楼住宅,目前这里正在举办百年气象风云展。
参观气象博物馆要在上海气象博物馆公众号上预约,时间为上午10点一档,下午2点一档,它是团队参观,一般20人为一个团队,有讲解员负责讲解,让观众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气象台使用的观测工具和工作原理。
一、气象台为什么建在徐家汇?
当时的徐家汇是江南著名的宗教中心,观象台在传教士住所附近,地势平坦,四周无障碍物,有利于观测工作,加之徐家汇紧临肇嘉浜与蒲汇塘两条河,航运船只可以很方便地抵达黄浦江。鉴于此,传教士们选择在徐家汇开始气象、地磁等要素的观测。
最初的徐家汇观象台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仪器也仅有几只寒暑表,一两支气压表等。后来因业务需求的扩大,于1900年建造了现在的观象台,新台建成后业务再度发展,联络网北及西伯利亚,南到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只发布气象消息,成为远东闻名的气象台,也使徐家汇观象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立气象研究中心。
二、各种温度计、气压计
1.这是18世纪发明的金属温度计。
2.房子造型的温度计(18世纪)
3.这是Lucien? Vidie1843年发明的无液气压计,秒表造型。
4.这是Bertalli Circa1800年发明的钟面气压计。
5.这是1900年法国发明的气压计。
二、气象台工作方式
当时的气象服务对于通讯设备的依赖非常高。随着电话、电报等通讯器材的逐步问世,1883年起,徐家汇气象台逐步通过电话及电报开展气象服务。1925年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徐家汇观象台又同凯洛格公司开展无线电台合作,通过广播播放中、英文天气预报,开启了上海地区用双语播放天气预报的新篇章。
三、现代观测的起源
1.八分仪
随着航海的兴起,诞生了八分仪。1730年左右,英国人哈德利和美国人戈弗雷各自发明了一种新的航海仪器—八分仪:其用两块镜子将太阳或某颗星的投射与地平线排成一条直线,从而确定纬度(即向南或北的距离),其最大的优点是船的运动不影响观测的结果。
2.经纬仪
1576年,德国的乔舒亚-哈伯梅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经纬仪(自带罗盘和三脚架)。经纬仪的问世提高了角度的观测精度,同时简化了测量和计算过程,也为绘制地图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除此之外,气象行业还经常利用经纬仪来追踪探空气球,完成高空测风作业。
四、气象合作
1926年和1933年进行的国际经度联调是一项大型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当时国际经度局在北纬30度附近选了一个三个经度相差120度的基准点,徐家汇观象台因为实力雄厚,且所在地理位置(北纬31°11′,东经121°25′)符合条件,成功被选中成为三大基点之一。除了徐家汇外,另外两个基点是美国的生迭戈(北纬32°43′,西经117°09′)和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北纬36°45′,东经3°02′)。
五、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束家鑫,曾任上海市气象局总工程师,上海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著有《气象学》等十多部专业书籍。
六、我国发明的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进行探测和研究,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风云一号卫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风云一号卫星数据已成为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
上海气候怎么样
上海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平均最高31.6℃(平均最高的意思是历史上所有7月逐日最高气温的平均,但还是有很多高温日比如36、37℃的,只不过被27、28℃的相对较低的日子平均了);
上海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7℃,平均最低0.5℃,但还是有低于0℃的,理由同上。
附历史平均夏季和冬季逐月的气温:
6月 7月 8月 夏季平均
平均最高 27.2 31.6 31.5 30.1
平均 23.4 27.8 27.7 26.3
平均最低 20.3 24.8 24.7 23.3
12月 1月 2月 冬季平均
平均最高 10.6 7.7 8.6 9
平均 6.1 3.7 4.6 4.8
平均最低 2.4 0.5 1.5 1.5
来源:中国天气网。希望能帮到你。费心整理,请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啊。
1.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总的说来就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上海气温最高的是7、8两月,这些年上海的夏天越来越热,超过35℃的高温天数10天左右;冬季1月下旬到2月初(通常是春节期间)最冷,暴冷的天数虽然不多(一般持续3天),但江南的湿冷连北方人都喊吃不消,常刮刺骨的偏北风,不穿一些厚实保暖的衣物不行,手套、围巾、帽子也要全副武装。降雪的日子不多,有时终年无雪。3月到5月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好的旅游季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梅雨季节,忽晴忽雨,20多天的雨量约占全年的1/4,这段时间不宜出游。8月底到9月上中旬是台风多发季节,常有瓢泼大雨。这两个时段游上海一定要带好晴雨伞,好在此时气候炎热,晴天也可用作遮阳避日。
上海日出日落时间为:冬至6:49日出,16:57点日落,夏至4:50日出,19:01日落。
上海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最高温度
7.6 8.7 12.6 18.5 23.2 27.8 31.8 31.6 27.4 22.4 16.8 10.7 19.9
平均最低温度
0.3 1.1 4.9 10.4 15.3 20.1 24.7 24.7 20.5 14.3 8.6 2.7 12.3
平均降水量 44 62.6 78.1 106 122.9 158.9 134.2 126 150.5 50.1 48.9 40.9 1123.7
2.地球变暖,上海自然也难躲过。“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气象专家介绍,上海度过了1988年以来连续第16个暖冬,且气候变暖的趋势有增无减。
明天是世界气象日。围绕今年的气象日主题“我们未来的气候”,市气象局昨天举行了科普报告会。专家指出,即使从现在开始,所有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减少,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也要持续几个世纪。未来50年到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暖”方向发展 ,增暖的速率还会加快。
今年冬天申城有17天气温跌到零下,比去年多了10天,许多市民由此猜测暖冬从此告别申城。但据上海气候中心专家徐家良介绍,是否暖冬主要看当年冬季12月、1月和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是否超出了过去30年的气温平均值,并且每过10年,30年的气温平均值就要更新一次。今年上海冬季平均气温为6.6摄氏度,虽比去年冬天的7.9摄氏度低,不过比起11年~2000年的冬季平均值还是高出了1.1摄氏度。温增多、梅雨少雨、冬天不冷……日益明显的气候异常究竟与全球气候变暖是否有关?从2月12日召开的上海区域气候变化轨道工作建设研讨会获悉:上海区域气象中心专家小组正在对华东地区气候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期望尽快解开极端天气、气候变化等种种“迷雾”。
中国气象局专家陈葆德博士指出,整个华东地区气候变暖趋势较为明显。梅雨这个初夏季节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近几年持续时间短,3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频频出现,今后,“梅雨”定义可能将重新制定。
在区域变化研究中,台风也是一个重点。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雷小途博士介绍,目前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台风强度越来越强。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内,没有正面登陆华东地区的台风,但不表示未来没有。有关专家正着手制定一份未来20年至30年华东地区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
3.上海地处江海交汇的长江三角洲东部,位于东亚季风盛行的北亚热带地区, 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上海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常年11月至翌年2月盛行冬季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4~8月盛行夏季东南风, 暖热湿润,但7、8 月间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直接控制下,有时出现西南风高温干燥天气;3月和9月至10 月的前期是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一般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 低温阴雨天气较多。
上海的主要气候特征:冬冷夏热, 四季分明,但冬季常有寒流;雨热同季, 降水充沛,但变率较大;光温协调,日照较多, 但年际多变。据上海(1873~1994 )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年平均气温15.5℃,以1月最冷,平均气温3.4℃;7月最热,平均气温27.5℃。常年4月1日终霜,11月16日初霜, 平均无霜期228天,10℃以上活动积温4934℃/日,仅次于四川盆地及杭州、安庆、武汉、 宜昌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降水总量平均为1149.8 毫米,降水日数131天。4月至9月平均各月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这6 个月的总雨量约占全年总量的70%。6月和9 月是两个明显的多雨
月份,月雨量都达到150毫米以上,分别是由梅雨和秋雨(包括热带气旋)造成的; 各月日照都在150小时以上,其中7、8两月高温伏旱期间的日照多,分别达251和260小时。 10月气候凉爽,晴多雨少,昼夜温差较大。
概括地讲:上海地区的气候具有三个特征。
一、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但寒流常有
二、雨热同季、降水充沛,但变率较大
三、光热协调、日照较多,但年际多变
期待你的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