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湖口天气预报40天查询_湖口天气30天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今年天气为啥这么干旱。2.今年为什么这多雨水?3.初中地理复习资料4.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中)江西省2005年1~3月气候特点概述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张超美 2005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北多南少,日照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1~2月历史罕见的冬季连阴雨(雪)天气, 1月出现的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低的大雾天气过程,3月出现的罕见春季寒潮雨
1.今年天气为啥这么干旱。
2.今年为什么这多雨水?
3.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4.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中)
江西省2005年1~3月气候特点概述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张超美 2005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北多南少,日照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1~2月历史罕见的冬季连阴雨(雪)天气, 1月出现的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低的大雾天气过程,3月出现的罕见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 2005年1~3月,全省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449 mm,较常年偏多2.2成,赣中为366 mm,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28 mm,偏少0.9成。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102 mm,较常年偏多2.8成;赣中为78 mm,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0 mm,偏少5.3成。2月降水全省偏多,赣北为217 mm,较常年偏多1倍,位居历史同期第2位,仅次于1959年;赣中、赣南分别为175 mm、124 mm,分别较常年偏多6.1成和1成。其中2月中旬降水异常偏多,各地普遍排在历年同期前5位,有26个县市创同期新高。3月降水全省偏少,北、中、南3片降水量分别为130 mm、113 mm、174 mm、分别较常年偏少2.8成、3.8成、0.6成。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除九江市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5~0.9 ℃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1.8 ℃。1月平均气温除赣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3~0.9 ℃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2.3 ℃,全省有47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5位。岁末年初各地出现了较明显的冰冻天气,1月1日最低气温赣北赣中普遍为-7~-4 ℃,赣南为-5~-3 ℃,以修水-8.0 ℃为最低。 2月平均气温除赣南南部偏高0.1~0.3 ℃外,全省其它地区偏低1.0~2.3 ℃。其中中旬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4 ℃,气温之低,有32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3~5位。3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低0.1~0.9 ℃,局部偏低1.0~1.3 ℃。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57 h,偏少102 h。除九江市东部偏少11~18 h外,其余地区偏少20~63 h。1月日照时数为48 h,较常年偏少49 h。除九江市东部、抚州市东部偏少4~19 h外,其余地区偏少20~74 h。2月日照时数为33 h,较常年偏少45 h。其中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少39~89 h 。3月日照时数北多南少,为76 h,较常年偏少8 h。其中赣北大部分地区偏多2~26 h,赣中、赣南偏少3~52 h 。 2005年1~3月主要气候事件有: (1)冬季连阴雨(雪)天气。1~2月,除九江市大部阴雨日数为34~39 d外,全省其余各地阴雨日数普遍达40 d以上,局部达52 d。21县市创阴雨日数同期新高。1月11~13日,江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雪天气。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雪量一般为5~20 mm。其中吉安、抚州2市以及上饶市南部、赣州市北部普降中到大雪;13日08时有33个县市积雪深度≥2 cm,12个县市≥5 cm,以井冈山16 cm为最深。2月16~20日,受较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影响,庐山出现了罕见的冰冻灾害天气。积冰直径62 mm,重量达704 g/m,20日最低气温降至-10 ℃,均为近10 a来罕见。 (2)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1月14~17日,江西出现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天气过程,大部地区夜间到上午为浓雾笼罩,能见度一般在500 m以下,部分地区能见度< 50 m。其中15日早晨4时卫星遥感监测大雾覆盖面积达10.2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 (3)罕见的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3月10~13日出现的这次降雪天气,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深的寒潮天气过程。2005年3月12日08时,湖口13 cm的积雪深度超过了历史同期极大值(1970年3月6日出现在瑞昌,9 cm )。历史上南昌市3月份出现积雪的年份只有3 a,为1957年3月13日(积雪深度2 cm)、1985年3月11日(3 cm)、1988年3月2日(1 cm),2005年3月12日14时积雪深度为4 cm。 江西省2005年1~3月天气气候影响评述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北部降水偏多较明显,对油菜、冬小麦、柑桔等越冬作物的生长有不利影响;3月中下旬阴雨日数多,使春播期较常年略有推迟。 2005年1月,全省气温偏低1~2 ℃。其中有47个县市气温之低居历史同期前5位;降水为8~136 mm,北多南少;日照偏少6~70 h;全省极端最低气温为-7.9 ℃。由于阴雨天气较多,日照少,土壤相对湿度大,越冬作物根系生长及油菜现蕾抽苔受到一定影响;除月初出现明显的晴冷冰冻天气外,未有极端严寒天气发生,对作物安全越冬有利。 2005年2月,全省气温偏低,降水大部偏多,日照明显偏少。上中旬仍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土壤相对湿度大,不利油菜等越冬作物的生长;下旬天气条件较好,对各种作物生长发育较为有利。月内油菜处现蕾~开花期,生育期积温达987~2 143 ℃,瑞昌、余干、湖口等发育期推迟11~28 d;植株高度为5~27 ㎝,以二类苗为主;乐平植株密度为1.0×105株/ hm 2 。宜丰春玉米至月末生育期积温偏少51 ℃。 2005年3月,全省气温略偏低,降水大部偏少1~5成,日照赣北偏多;中旬初出现了1次明显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对油菜、柑桔、春茶、大棚蔬菜、药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月内多阴雨天气,大部地区早稻播种期稍有推迟;但气温基本稳定在10 ℃以上,未出现明显的重度春分寒天气,全省基本没有烂种烂秧现象。截止到3月31日,全省早稻总浸种量达3 755余万kg,播种面积(指可移栽部分)近956千hm 2 ;九江棉花营养钵育苗达2.1千hm 2 。 2005年1月11~13日,江西大部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雪天气。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雨雪量一般为5~20 mm,万安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96千hm 2 ,农作物绝收面积110 hm 2 ,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26万元。3月11~12日,江西出现了明显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过程,有55个县市出现积雪,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厚的天气过程。大风降温和降雪天气使油菜、柑桔、春茶、大棚蔬菜、药材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0千hm 2 ,其中绝收面积约6千hm 2 ,冻死大牲畜1 000多头,农业直接经济损失8 000多万元。 江西省2005年1~3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尹洁 1 大雾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出现区域性大雾的日数(全省每日15站以上大雾)共有12 d,与常年相比属偏多年份。其中1月14~17日的大雾为江西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过程,大部地区能见度一般≤500 m,部分地区< 50 m,对交通等部门造成严重影响(表1)。 2 暴雨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区域性的暴雨日(10站以上)只出现1次:2月16日,赣北赣南出现18站暴雨。 3 寒潮过程 2005年3月10~11日,全省自北向南出现寒潮过程,全省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12~14 ℃,局部达16 ℃,日最低气温赣北赣中降至-1~-2 ℃,赣南降至0~1 ℃。 4 大雪过程 2005年1~3月,江西出现2次大雪过程:(1)1月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雨雪量一般为5~20 mm,吉安、抚州2市、上饶市南部和赣州市北部普降中到大雪,有33个县市积雪深度≥2 cm,12个县市≥5 cm,以井冈山16 cm为最深。(2)3月12日,赣北及赣中北部降雪明显,全省有55个县市出现积雪,其中26个县市积雪深度≥5cm,以湖口、庐山的13 cm为最深。这次降雪天气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深的大雪天气过程。 5 大风过程 2005年3月1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赣北有9个县市出现8~9级偏北大风。
今年天气为啥这么干旱。
上海到九江湖口距离约670公里,过路费265元,油费约450元左右。
以下路线仅供参考,出行前请关注天气预报与交通部门的道路施工与出行提示。
长途驾驶需提前检查车辆安全及注意行车安全,合理安排休息勿超速与酒后驾驶。
顺祝旅途愉快,详细行车路线如下:
驾车路线:全程约671.0公里
起点:上海市
1.上海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40米,右转进入人民大道
2)?沿人民大道行驶42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黄陂北路
3)?沿黄陂北路行驶210米,过右侧的福地商务办公楼约70米后,右转进入延安东路
4)?沿延安东路行驶500米,过延安东路立交桥约80米后,直行进入延安中路
5)?沿延安中路行驶550米,过右侧的陕西大厦约220米后,朝延安高架路/虹桥枢纽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360米,过左侧的融邦大厦,在入口,进入延安高架路
2.沿延安高架路行驶10.0公里,朝湖州/虹桥枢纽(南)/G50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68.6公里,朝嘉兴/杭州/苏州/南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平望枢纽
4.沿平望枢纽行驶70米,朝嘉兴/杭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平望枢纽
5.沿平望枢纽行驶0米,过平望枢纽,朝嘉兴/杭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平望枢纽
6.沿平望枢纽行驶500米,在入口,进入常台高速公路
7.沿常台高速公路行驶22.7公里,朝上海/湖州/杭州西/S1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观音桥枢纽
8.沿观音桥枢纽行驶90米,朝湖州/杭州西/S12西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观音桥枢纽
9.沿观音桥枢纽行驶1.0公里,过观音桥枢纽,在入口,进入申嘉湖高速公路
10.沿申嘉湖高速公路行驶24.9公里,朝杭州/S1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练市枢纽
11.沿练市枢纽行驶1.4公里,在入口,进入练杭高速公路
12.沿练杭高速公路行驶50.0公里,过余杭高架桥,朝黄山/千岛湖/G2501西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崇贤枢纽
13.沿崇贤枢纽行驶1.2公里,过崇贤枢纽,在入口,进入杭州绕城公路
14.沿杭州绕城公路行驶21.6公里,过日栅桥,朝临安/黄山/G5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留下枢纽
15.沿留下枢纽行驶920米,过留下枢纽,在入口,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16.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206.5公里,朝婺源/衢州/福州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17.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屯溪枢纽,在入口,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8.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16.3公里,朝江西省景德镇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杭瑞高速公路
19.沿杭瑞高速公路行驶235.6公里,在湖口/石钟山出口,进入湖口互通
20.沿湖口互通行驶460米,过许家,直行上匝道
21.九江市内驾车方案
1)?沿匝道行驶8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
2)?沿环岛行驶180米,在第3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S301
3)?沿S301行驶6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三里大道
4)?沿三里大道行驶1.7公里,过右侧的凤鸣园约9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三里大道
5)?沿三里大道行驶340米,稍向右转进入云亭路
6)?沿云亭路行驶550米,过右侧的新天地家电约80米后,左转进入大中路
7)?沿大中路行驶6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湖口县
今年为什么这多雨水?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介绍,“造成长江目前这种水位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前一段时间长江流域少雨。”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1月1日至5月18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7省市区域平均降水量为24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5毫米,为近60年以来同期最少。其中湖北、浙江、安徽、上海降水量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而雨水少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冬春季节冷空气频繁,南方的暖湿水汽向北输送受到影响。”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段丽解释。
由于降水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相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情。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也一度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或接近历史同期最低,与该地区1月至5月降水量较60年同期均值偏少5~8成有关。
3-5月份雨季在华南,华北地区普遍干旱这是正常现象,只是现在自然气候越来越差,干旱情况较以前严重了.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6月13日,趁着“雨空子”里的晴天,记者来到省气象局,请相关专家一起回顾今年以来没完没了的雨水,探探它的来龙去脉。
今年以来下了近100天雨
雨水连绵,好像每天都在下雨。这是很多人的感受,而实际上,今年以来到底下了多少天雨呢?
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称,今年以来(1月1日08时至6月11日08时),全省平均雨日为98.7天,这一数据位居有气象纪录以来(1951年)的历史同期第六高位,湘南比湘北的雨日更多一些。其中,汨罗、新晃、洪江、资兴等14个县(市)下雨天数居当地历史同期前3高位。
在省气候中心的气象历史纪录上,雨天最多的是1970年,那一年同期,一共下了105天的雨。
至于今年以来的雨量,也位居历史同期第八高位。据省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830.4毫米,较常年偏多18.5%。
回顾1月1日至今的暴雨,影响10县市以上的暴雨过程有7次:分别是3月4至5日,4月11至13日、4月28至5月2日、5月8至10日、5月12至14日、5月29至30日以及最近的6月9-11日。
雨天多,阴天也多,晴天特别少
这么长的雨天,这么多的雨水,是否表示天气异常,算不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廖玉芳说,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目前来说,称得上异常和极端的,是1至3月,日照时数和天数创历史最低。
据省气候中心统计,1至3月,全省日照时数仅100.8小时,较常年偏少86.6小时,创1951年以来新低。此外,3个月平均只出了18.6天太阳,较常年偏少16.2天,日照天数也创下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新低。
雨天多,阴天也多,晴天特别少,更让人觉得今年似乎就没晴过。
伴随着雨水的,是低温。据省气候中心统计,今年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摄氏度左右。
阴雨加上低温,也许让人们感觉更为潮湿,越发觉得这雨季漫长难耐。
雨水多与“水龙年”无关
面对有些绵绵无绝期的雨水,有一条网络消息称,2012年是农历壬辰龙年,五行属水,被称为60年一遇的壬辰水龙年,《易经》上称“壬骑龙背,飞龙入海”,是水旺之年,所以今年的雨水会特别多。
从气候资料上分析,我省今年以来平均雨日为1951年以来第六高位,平均雨量为第8高位,降雨强度也称不上60年一遇。
廖玉芳分析,降雨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年以来,由于大气环流异常,冷空气频发,南方水汽输送活跃,冷暖空气交汇在南方地区,造成连绵阴雨。
另据记者了解,“水龙年”被称为水旺之年,在民俗中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没有“多雨”一说。
稻飞虱虫量之大历史少见
“今年暴雨天气出现早,程度较重,分布较广,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高级工程师李耨周这样介绍今年雨水的影响。
由于暴雨过程开始早,我省今年入汛也比往年早,3月8日10时,湘江长沙站出现1998年以来最早的一次洪峰过程,洪峰时水位32.3米。同时,频繁和高强度的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高,山洪地质灾害频发。
阴雨日多,日照偏少,植物生长缓慢,影响作物产量。据农业部门数据,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湘中及以北早稻生育期预计偏慢2天左右。
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帅细强还指出,今年以来稻飞虱虫量之大历史少见,由于阴雨天气防治难度增大,导致水稻病虫害是近年来发生程度最重、范围最广的一年。
后段雨水集中期:
6月下旬到7月上旬
“今年我省旱涝灾害都可能比去年严重。”廖玉芳认为,后段雨水相对集中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另外,盛夏期间,湘东、湘南受台风影响可能出现强降雨天气。
李耨周建议,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将出现的降雨集中时段,应早防范可能出现的暴雨洪涝及其诱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同时,充分做好防御台风的准备。为防范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可能出现的高温天气,需做好水库蓄水保水工作,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抗旱。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慧称,未来10天,湘北多云少雨,湘南多阵性降水,其中15日至16日降水最强,郴州、永州局部有暴雨。由于湘南连日来降水较多,土质疏松,需加强防范此次强降水可能造成的山洪地质灾害。
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江河湖库水位偏高
长期降雨导致险情频发
本报记者 柳德新
长时间的降雨,对我省防汛工作构成了较大压力。
省防指介绍,受持续降雨影响,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江河湖库水位偏高,全省多地险情频发。
水利工程蓄水较多,调洪能力下降。据6月11日8时数据,全省五强溪、柘溪等9座主要大型水库总蓄水量134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总蓄水量107亿立方米偏多27亿立方米。
江河底水较高,极易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6月9日,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30.10米,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2.6米,比去年同期高出5.13米。在6月9日至11日的强降雨过程后,湘江上线及支流洣水普遍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
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山体滑坡、水库出险概率骤然加大。据省防指通报,6月4日至5日,我省接连发生5处险情:汉寿县南湖撇洪河祝家坝堤段隧洞穿孔鼓水;泸溪县达岚镇新田村山体滑坡,造成1人死亡;邵阳市人民医院挡土墙变形挤垮房屋,造成1人死亡;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和乡土地峪山体滑坡等。
今年降雨特点
本报记者 柳德新
今年以来,全省降雨主要具有阴雨天数多、过程明显、时空分布不均等明显特点,总体呈现南北多,中部少,东部相对较多、西部相对较少的基本情势。
据省水文局介绍,今年降雨在时间分布上,1月、3月、5月明显偏多,2月、4月偏少;在空间分布上,全省仅有邵阳市降雨量偏少近两成,其他地区均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多。其中,益阳市降雨量偏多3成以上,长沙、张家界和自治州偏多2成以上。
4月1日以来,全省累计平均降雨519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463毫米偏多12%。全省累计降雨量最大站点为桃源县煌山站,降雨量达1462毫米;衡阳市衡山站累计降雨量最小,仅为505毫米。
再现1998年雨情水情
本报记者 柳德新
据省水文局统计,今年1月1日8时至6月12日8时,全省累计平均降雨80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708毫米偏多13%。省水文局最新分析,今年以来的降雨量,比1954年同期840毫米略偏少4.8%,比1998年同期780毫米略偏多2.6%。
一般情况下,长江中下游洪水发生时间早于上游洪水,不易发生大范围的洪水遭遇。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大多发生区域型洪水。如若天气反常,上游洪水提前,或中下游洪水延后,在江湖底水过高的情况下,上游洪水接踵而来,洪水过程重叠,干支流洪水反复遭遇,将形成峰高量大的全流域型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大水,均属于全流域型洪水。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6月9日8时,寸滩、宜昌、城陵矶等控制站水位分别达1.39米、44.98米和30.10米,其中城陵矶站水位比历年同期均值偏高2.6米,比去年同期高出5.13米。长江防总分析,今年以来的雨情、水情,与1998年和1954年比较相似。
1998年大水,不少人记忆深刻。
省水文局水情处副处长李炳辉介绍,1998年1月至3月,长江中下游降雨异常偏多;4月至5月,长江上游降雨偏多。1998年大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洪水发生范围广。1998年,长江流域上中游干流及鄱阳湖5河和洞庭湖4水均发生较大洪水,长江中游干流多处主要控制站和支流发生超过实测记录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的洪水,是继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型洪水。
洪水发生时间早。1998年1月至3月,长江中下游干流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湘江和鄱阳湖水系赣江3月中旬的洪峰流量居全年最大。
洪峰次数多,洪水量级大。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发生8次洪峰流量超过5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过程,最大30天洪量约为百年一遇,6月至8月洪水总量和最大60天洪量均超过了1954年,中下游汉口站则接近1954年。
洪峰水位高,高水位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江段沙市至螺山、武穴至九江水文站水位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并且还高出0.55至1.25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持续时间达40多天。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的大部分地区也普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两湖控制站城陵矶站、湖口站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持续时间均长达29天。
洪水遭遇恶劣。1998年长江上中下游洪水和洞庭湖、鄱阳湖洪水发生恶劣遭遇。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两湖洪水叠加,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偏高,8月份长江上游干流又连续发生多次洪水过程,特别是第六次洪水在向下游行进过程中,先与三峡区间、清江洪水相遇,又与洞庭湖水系沅江、澧水洪水碰头,经武汉江段时,再与同期到达的汉江洪水叠加,洪水组合异常恶劣。干支流洪水多次遭遇、叠加,组合成峰高量大的多峰型洪水过程。
雨水中的“信号枪”
通讯员 杨玲 谢立芳
今年以来,我省天气异常复杂、灾害频繁,先后出现了低温雨雪冰冻、雷电、大风冰雹、春季连阴雨、5月低温、暴雨以及山洪地质灾害。我省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截至目前,已免费发送气象预警短信5974万人次。
湖南是全国气象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暴雨引发的山洪与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我省现有11个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7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01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由地面和高空气象探测网、雷电监测网等组成的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网,提高了我省气象灾害防御的监测预警能力。
今年以来,气象部门全力做好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准确预测了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5月的雨水集中期和5月低温,精确预报了7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今年来共发布气象预报类服务材料139期,为省委省政府防灾减灾决策和省防指防汛调度发挥了前哨与参谋作用。
为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气象部门借助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短信、微博等媒体和信息平台,多渠道、多手段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目前全省手机气象短信预警责任人用户已达17万,建立和完善了手机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绿色通道”,同时,晚上22时以后的红色预警重复发送,加强提醒。
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中)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3.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 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 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 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
8.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11.地球上的陆地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地球两半球的划分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划分的,东西半球是以200W、1600E划分的。
12.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如果该数值小(大、小),则对人体健康有利。
1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长度相等。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指示的方向是东西,长度不相等。
1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零度纬线是赤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南美洲。
15. 1999年10月12日 ,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密度=居民数量/单位面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区叫大陆架。
16.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人种。各大洲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欧洲。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高处向低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此处的地形是山谷,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17.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和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从全球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是绕太阳公转的。
19.为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20.世界上三个主要的人种是**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2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联合国的工作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2.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3.亚洲东部的主要人种是**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非洲南部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24.聚落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2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地图上的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大,但内容粗略。
26.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降水的三种类型是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7.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看,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亚洲。世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抵纬度地区气温高;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是“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29.在我国、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分布着一种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这种气候的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0.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世界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31.世界的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最为广大。
32.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西两岸,形成了两种气候类型。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比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高。
33.在北极地区可见极昼现象,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终日不落,则太阳在天空中做顺时针环形运动。居民楼上的热水器装置冬夏季节相比,夏季应平(平、竖)一些。
3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来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相比较,是大陆东岸降水多。表示大气冷热状况的物理量是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年变化。
36.在3月和 9月,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号称“世界雨极”的地方是乞拉朋齐,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37.地球是绕地轴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38.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两个国家。
39.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固定倾角。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40.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在温带地区,沿海和内陆相比较是沿海的降水多。赤道和两极相比年降水量是赤道多,两极少。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
41.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形成著名的温带季风气候。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42.写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扬沙_____、强沙尘暴_____、冰雹_____、霜冻_____、大雪_____、中雨_____、晴转多云_________、小雨转大雨_________、雷阵雨_____、暖锋_____。
4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秋季是3、4、5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44. 从全球的气温分布来看,同纬度地区的陆地和海洋相比较: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在气温的日变化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过后两点。
45.人们经常用晴、雨、气温高低、阴、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而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时间长,变化不大)。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麦哲伦船队作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46.天气预报是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强度、风力大小和空气能见度等。
47. 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的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纬度因素)、地球的运动、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48.气温的年较差就是最高月气温减去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如某地的最高月气温是32℃,最低月气温是-12℃,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44℃。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温带。
49.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50.中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为重要特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受西风的影响,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1.根据世界政治制度的不同,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如我国就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52.国境线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
5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增长的特点看,是发达国家国家增长慢。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54.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成立于1945.10.24,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目前已有188个成员国。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的是韩国人潘基文,任期5年。
5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国土面积是1707万km2。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56.联合国的组织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其中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57.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英国、法国、中国、美国、俄罗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欧洲。
58.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①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③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④联合国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在南极极点。
59.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南北关系有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60.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
61 .2001年中国加入“WTO”,该组织的全称是世界贸易组织,总部所在地为瑞士日内瓦。从内力和外力的作用看,地形的“塑造者”是内力,“雕刻师”是外力。内力使地面更加高低不平,外力使地面更加趋于平坦。
62.温带和热带的界限是南、北回归线。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地理知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理知识点归纳初中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
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1
河流与湖泊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4.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2
海洋的利用
1.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3
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京广、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东西干线有京秦—京包—京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天津—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秦皇岛—北京、任丘—北京、胜利油田—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名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4
东北三省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东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5
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豫、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
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渤海海滩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
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京九线的贯通,加强了首都与深圳、香港的联系,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对沿途地区特别一些欠发展的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津是我国沿海地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构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岛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岛正在建设为现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大全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国地理初二知识点全汇总
★最新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最全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三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归纳大全
地理小知识有哪些?
1、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2、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3、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4、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5、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6、南极洲:亦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地理知识大全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11、海底地形
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
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
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
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气温分布规律
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
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变暖危害
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
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
17、地球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
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
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
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
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条件
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
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
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
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
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
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
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
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
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
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
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
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云杉能耐寒;
亚美北部欧大半,动物冬夏羽毛换。
苔原气候冬长寒,亚欧美洲最北边;
植物地衣和苔藓,特有动物驯鹿焉。
南极冰原和冰山,企鹅海豹近海岸;
北极点与格陵兰,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生存条件;
耕林草建,伐垦泛滥,
流失沙化,人增地减,
采取措施,齐抓共管。
水资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资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满足需要,比较困难。
保护资源,节用当先;
植树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为期较远。
森林资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湿度;
防风护田,保持水土;
调净空气,①“自然调度”。
保护资源,植伐同步。
①调,调节大气成分。净,净化。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实不少,煤铁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国铁矿储量高;
煤矿要数中美俄,亚欧北美煤质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东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亚洲东部南部;
北美东部欧洲,人口稠密在数;
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
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5、人口问题
人口发展过快,环境资源受害;
人口城市迁移,带来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电,医教就业问题。
26、世界人种问题
世界人种分清,要看肤发眼睛。
白居欧洋北美①,黄人主在亚东,
黑人非洋美国,种族歧视受轻。
①洋,大洋洲,后面“洋”字亦同。
地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地理知识点如下:
1、四大洋: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大洋的边缘是海,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2、从濒临的?洲和?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4、主要内河航线: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5、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啊?
如下:
1、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4、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5、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6、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7、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8、寒潮的危害、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9、旱的防御、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10、酸雨的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地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地理知识点归纳如下:
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相关信息
突出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_1。要求精心选取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说明,充分表达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
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