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今年全国气候预测_专家预测2021今冬气候

tamoadmin 2024-12-27 人已围观

简介1.2021 年为啥降水这么多?这么多雨是哪来的?是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吗?2.2021跨年寒潮将持续多久拉尼娜现象对气温的影响根据气象组织的预测,今年冬季会特别冷。而且,在11月初,一股强寒潮带来的强降雪和低温,似乎预示着今年冬季真的会特别冷。但是,今年冬天是不是真的会特别冷,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1,关于今年冬季会低温的预测的来源。之所以会因为出现今年冬季会寒

1.2021 年为啥降水这么多?这么多雨是哪来的?是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2021跨年寒潮将持续多久拉尼娜现象对气温的影响

今年全国气候预测_专家预测2021今冬气候

根据气象组织的预测,今年冬季会特别冷。

而且,在11月初,一股强寒潮带来的强降雪和低温,似乎预示着今年冬季真的会特别冷。

但是,今年冬天是不是真的会特别冷,目前为止还无法确定。

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关于今年冬季会低温的预测的来源。

之所以会因为出现今年冬季会寒冷的预测,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拉尼娜现象。

每当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时候,就会伴随着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

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北半球冬季的气温。

根据分析,每当拉尼娜现象出现以后,北半球的冬季出现冷冬的概率就会更大。

因此,气象组织才会做出今年冬天是冷冬的预测。

2,预测是否靠谱。

由于并不是每当拉尼娜现象出现必然伴随着北半球的冷冬,因此今年冬季是否真的是冷冬,尚无法明确。

3,目前的状况。

11月初,北方经历了强降雪和降温天气。

但是自从11月底到12月初,气温回升,甚至很多北方地区的气温回升到零上。

因此,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今年冬天特别冷的现象。

但是,今年冬天才刚开始不久,未来情况如何发展,才是今年是否是冷冬的关键。

因此,关于今年冬天是否会特别冷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去观察和分析。

2021 年为啥降水这么多?这么多雨是哪来的?是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大西洋出现罕见现象,千年未遇,专家:地球气候或将剧变?

进入2021年2月中旬,从北极倾泻而下的超强寒流,致使美国南部沿海的得克萨斯州暴雪狂倾,天寒地冻,一时间整个得州停水、停电,粮食、蔬菜无法供给,数百万人开始忍饥挨饿,缺医少食,几乎到了崩溃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得州会遭遇如此强大的寒冷天气呢?真像是特朗普吹嘘的那样,地球即将进入小冰河期?事实上绝非如此简单。

最近,世界权威科学杂志《Nature》(《自然》)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大西洋环流的罕见变化,科学家称,大西洋上的这一变化,正是这次得州极端严寒天气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这样说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大影响最大的大洋环流便是这个大西洋环流,这道环流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整个地球的气候都会受这条环流的影响。平常年份,大西洋环流总是把赤道附近的热能通过环流传送至北极地区,并将热量释放到大气当中,然后在回流时把北极的低温带回至赤道附近,用以调节热带的气候。

然而,以《Nature》为主的科学家期刊,最近经常发表科学家们对这条大洋环流的研究文章,科学家们告诉我们,这条最重要的大洋环流,其盐度和温度正呈现出近一千年来罕见的低弱巨变。而正是这一变化,才导致今冬得州的暴风雪灾害。没想到低弱的大西洋环流这次来了个突然袭击,竟检验出美国人在应对巨大灾难时的仓皇失措和无能。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西洋环流突然变得低弱呢?

科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全球变暖造成的北极冰川的快速融化,导致大西洋环流在回流时盐度减弱和冷水流变强。而大西洋环流这一变化,也反映了目前地球全球变暖形势的加剧。这一现象其实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科学家称得州的暴风雪灾害很可能是地球极端天气的首道“开胃菜”,随后全球变暖形势的加剧,更加极端的天气或将在大西洋沿岸国家——北美、欧洲、非洲等地变得越来越频繁。更进一步的话,恐怕整个地球气候都将发生巨变。

从这次大西洋环流变弱来看,我们人类积极干预造成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时刻。去年,二愣子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会》其实是在和全人类为敌!而今重返“巴黎气候协会”,正说明人类的主流意识都已经认识到全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应对地球气候巨变,是人类的正当行为。

目前我国已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到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将减少到15%左右,这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为全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世界各国都能积极行动起来,千万不可像美国那样自私自利,摇摆不定!

为了地球的美好未来,未来人类的美好明天,让我们积极推进低碳生活,从起,从自我做起!

2021跨年寒潮将持续多久拉尼娜现象对气温的影响

2021年为平年偏丰年景,所以降水多,气候基本没发生变化。

总趋势:预计2021年3—10月全局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降水量比历年偏多,降水量在

520—600毫米。平均气温12.1—12.5℃,比历年高0.0—0.3℃。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

2650—2850℃,比历年高25.0—85.0℃。无霜期151—153天,初霜在9月25日—10月2日左右。

2021年可能又将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之一。有关专家认为,今冬的“拉尼娜”仅是预测会发生,是否真实发生有待继续观察。此外,冬季“拉尼娜”现象形成后需要较长时间,大气环流才会进行响应,因此,今年冬天会偏冷还是偏暖,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判。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而当海温出现变化时,会给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气候也会发生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会造成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但是具体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并不同。

根据最新的气候预报显示,在2021年跨年期间将会有一场强有力的寒潮南下,大半个中国都将受到寒潮影响,许多城市都会有有跳崖式降温现象出现。不少市民关心此次的寒潮降温是否与今年出现的拉尼娜气候现象有关呢?

跨年寒潮来临

今年12月下旬后期,冷空气势力明显增强,26至28日以及30日前后,还将有两股冷空气入侵我国。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发布的中期预报,27日,将有一股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8℃,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汉、江南等地可达10~12℃,并将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有小到中雪,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有雨转雨夹雪,江南中南部、华南有小雨,局地中雨。

跨年寒潮将持续多久

目前寒潮活动是对天气情况的预报,具体的持续时间尚且没有定论,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观察。元旦跨年期间大家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

拉尼娜现象对气温的影响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通常在发生拉尼娜的冬季,欧亚中高纬环流的经向度大,影响我国的寒潮冷空气活动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同时,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条件总体偏差,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易较常年同期偏少。

此前,在国家气候中心召开的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联合会商会上,气象专家对今冬的气候趋势做出了预测:预计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主要以西北路径影响我国。从冬季整体气温趋势来说,除了东北、华北东部还有西藏部分地区气温总体趋势较常年同期偏高之外,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总体接近常年或偏低。

此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访时也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影响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不单单只有拉尼娜的影响。具体的区域气候变化仍要密切关注。大家可以及时关注官方气候预测,不要轻信网上的信息。专家还表示,判断是否属于冷冬,需要气温数据达到一定的标准,现在就判定为时尚早。

降温温馨提示

1、胃受凉会缩成一团

受凉时,胃部肌肉、血管会收缩,发生胃痉挛,像抽筋一样。如果此时吃生、冷、硬食物或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更易给胃带来负担。

2、养胃建议

天寒时必须做好胃部保暖。

少穿较短的衣服,一定要护好腰腹部;适当吃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炖菜等。

三餐定时定量,让胃可以保持有规律的胃酸分泌周期。

虽然冬天吃火锅、麻辣烫等能暖身,但不宜多吃,否则会诱发消化道溃疡。

3、手脚遇冷易冰凉

外界温度过低时,更多血液会流向身体中心,给重要脏器供应氧气和养分,手指、脚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会因为血流减少而感觉寒冷。

4、身体末梢防护建议

外出时应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鼻子,穿上厚袜子和保暖的鞋,带好手套。

胸背部贴身衣物穿暖些,有助于让血流均衡分配,保障身体末梢供血。

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先搓搓手,然后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不宜直接用热水或热物敷贴。

5、关节遇冷易冻僵

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血运和滑液分泌减少,关节周围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等)顺应性变差,所以很多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关节发僵、关节疼痛加重。

6、养护关节建议

气温骤降时,一定要及时添衣保暖,避免长时间呆在户外。

登山、爬楼梯等运动会增加关节负重,不适合冬季进行。

运动前一定做好热身,以免僵硬的四肢投入到剧烈的运动后,造成损伤。

饮食方面应注意补钙、维生素、蛋白质等,适当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核桃等。

7、鼻子遇冷易流涕

冷空气进入鼻腔,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容易出现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现象。这是鼻子对冷空气敏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