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雷达 气象雷达

湖南韶山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_湖南韶山天气

tamoadmin 2024-07-27 人已围观

简介1.2019湖南春节天气怎么样2019湖南春节活动汇总湖南省绝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冷暖空气在境内剧烈交接,天气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春季、秋季低温、冰冻、洪涝,以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很大。据统计,从1988~19年间,全省因气象灾害每年平均损失约153.77亿元,其中1996年达508亿元,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0.5%。10.1.1

1.2019湖南春节天气怎么样2019湖南春节活动汇总

湖南韶山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_湖南韶山天气

湖南省绝大部分属中亚热带,冷暖空气在境内剧烈交接,天气复杂多变,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春季、秋季低温、冰冻、洪涝,以及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危害很大。据统计,从1988~19年间,全省因气象灾害每年平均损失约153.77亿元,其中1996年达508亿元,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0.5%。

10.1.1 干旱

(一)干旱特点

湖南干旱四季均有,出现频繁,危害最大的是夏秋干旱,其中又以秋旱为甚。由于气候、地形、土壤、水利、耕作制度和抗旱能力等不同,造成了明显的地区差异。以湘中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包括隆回、邵阳、邵东、衡阳、湘乡、双峰、涟源、新化、新邵、宁乡、长沙、望城等县,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旱情比较少见的是湘东南和湘西南山地。

从干旱出现次数和频率来看,以衡阳、邵阳、长沙等湘水资水沿岸的河谷盆地最高,小旱以上的频率达80%~85%,即十年中只有1~2年不旱,大旱频率30%~50%,即2~3年有一大旱。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等地干旱频率也较高,略次于湘中地区,但因湖区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不容易造成灾害。湘西和湘东南山地出现频率较少,小旱以上频率为50%~60%,大旱以上频率在15%以下,一般旱情轻。此外,各地干旱出现有显著差别,有旱、无旱或轻重干旱往往交替出现。

我们对全省不同县份无雨日数和几种作物气候产量(斤/亩)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雨日数40~60天以上定为干旱年,60~80天定为大旱年,80天以上定为特大干旱年。我省干旱年、大旱年、特大旱年的频数分布,均以东南较大,西北较小,在湘西一带3~4年一遇,湘东的长沙、衡阳、岳阳,及湘南零陵及湘西南角的通道,大约3年2遇,郴州是两年半一遇。三年左右一遇的是雪峰山东延部分的益阳,安化、新化等地。

大旱级以上旱年频数最大的有两个区,一个是衡阳盆地和祁阳、零陵丘陵洼地,大旱中心在衡阳,另一个区为洞庭湖平原,大旱中心在岳阳,然后分别向四周减小。雪峰山以西、罗霄山、南岭等山地基本上没有大旱,个别地区大旱10~20年一遇。

据降水距平百分率ΔR=(Rmax-Rmin)/R×100%),按-20<ΔR<-10为偏旱年、ΔR≤-20为干旱年的标准划分(天气预报业务评定办法),对1951~1995年桑植、沅陵、常德、岳阳、芷江、邵阳、长沙、衡阳、零陵和郴州10个站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进行了统计。其结果为20世纪50年代的9年中,1年干旱,60年代3年干旱,70年代3年偏干旱,80年代2年为偏干旱。

(二)干旱遥感调查

用作物缺水系数法和土壤热惯量法对干旱情况进行气象卫星遥感调查。通过对我省卫星遥感资料(1998年、1992年)和全省各地气象资料及灾情资料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等级干旱所对应遥感统计值划分阈值,然后转换成相应干旱等级值,再根据各地相应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全省干旱灾害遥感数值分布图进行补充、订正。

由于热惯量法原则上只对裸露土壤适用,在有覆盖的情况下,植被会改变土壤的热传导性质。为了在高植被覆盖区对作物的旱灾进行遥感监测,用“供水指数法”(Vegetation Supply Index)。当作物遇到干旱时,作物供水不足,一方面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卫星遥感的植被指数将降低,另一方面作物的冠层温度将升高。这是由于干旱造成的作物供水不足,作物没有足够的水供给叶子表面的蒸发,被迫关闭一部分气孔,致使植被冠层温度升高。我们定义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为:

湖南省国土遥感综合调查

CH 1、CH 2是 NOAA卫星或 FY-1卫星第一、第二通道的反照率,Ts 是 NOAA卫星或FY-1卫星遥感到的作物冠层温度。

我们选用1998年10月15日14∶30的NOAA卫星遥感进行分析:

(1)对卫星遥感进行几何校正;

(2)使用信息提取技术提取我省卫星遥感数据;

(3)对水体与非水体进行区分,将NDVI<0.1的象素点判定为水体,此点无旱情;

(4)确定水体后,NDVI的值域为0.00103~0.6111,VSWI的值域为0.00001~0.01109;

(5)将VSWI乘以900,取整,值域变为0~9;

(6)用9减去VSWI,值为0~2的判定为基本无旱情,3~4的为轻度旱情,5~6的为中度旱情,6以上的为重度旱情。

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将评判的结果进行0.618优选法,对湖南省干旱灾害进行分区。

湘中重旱区:主要为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地,大多为丘陵、盆地,降水量大多在1300 mm以下,是我省少雨中心之一,其4~9 月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为负值,土壤结构较差,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近年虽然植被得到一定恢复,但很多土地“保水”、“保土”能力仍然很差,极易发生干旱,一般干旱年出现频率43.3%,大旱年出现频率10%,特大旱年也达3.3%。本区长沙县、望城、浏阳、株洲、湘潭、韶山、湘乡、衡山、衡东部分丘陵近年森林植被恢复好,加上水利设施兴建较多,干旱有所缓解,因此该区内有许多地方为中、轻、甚至基本无旱区。

湘南重、中旱区:邵阳市附近数县,零陵大部分县,郴州部分县,其中邵阳、祁阳、新邵、隆回等县,大多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干旱出现频率也较高。其中邵阳秋旱的一般干旱出现频率16.2%,大旱年16.7%,夏秋连旱出现的年份频率居全省最高,达13.3%,大旱年份、特大旱年份分别达3.3%。

零陵数县1998年降水总量较历史偏少5成以上,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最低值,仅占全年降水量10%~20%,形成夏、秋、冬季连旱。由于气温较高,水分亏缺较大,导致晚稻和旱粮大幅度减产,库、塘、河干涸,多次出现森林火警、火灾。

由于该地区土壤多为白云岩风化而成的,土层不厚,保水、保土能力差,加上该区人口密集,人类对植被破坏也较重,如该区邵东、邵阳、隆回,祁阳等水利设施较少的地方,不但干旱严重,甚至人蓄饮水都较困难,遥感图上反映为重旱区,其他地方为中旱区。

湘北轻旱、基本无旱区:岳阳、常德、益阳一带是洞庭湖区,但降水量相对偏少,岳阳降水量1300 mm,华容为1200 mm,大多数县份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下,是全省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降水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岳阳夏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也达10%。秋旱频率更高,岳阳秋季出现干旱年份达23.3%,常德为30%。大旱年岳阳达6.7%,而常德达10%,属气候干旱。但由于客水较多,平均年入湖水量达3000亿m3,在有一定数量的提灌设施的地方,气候干旱引起灾情将会很轻。因此只在远离溪河、水利设施较差的丘岗地区,田土会因旱引起一些损失,这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东山地轻旱区:主要是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的东部和炎陵县,年降水量在1300~1400 m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还有所增加。但降水时空分布均匀,加上山地多由以花岗岩为母岩形成的土壤,在森林和植被破坏较重的地方,干旱时有发生,尤其天水田和旱土发生干旱机会更多,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星星点点的反映。一些水利设施或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基本无旱。

湘西南轻旱区:主要是怀化市和娄底市、邵阳市的雪峰山各县。年降水量由西向东而减少,怀化降水量1444 mm,而东部年降水量只1170 mm。雪峰山迎风坡降水较多,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还有所增加(以中部降水量最大)。武冈、城步、泸溪、辰溪、麻阳、溆浦、新晃等县丘岗地区,夏秋干旱仍然很严重。溆浦夏旱年频率达3.7%,秋旱年频率达40.7%,夏秋连旱大旱年达7.4%,特大旱年达3.7%。由于该区山地森林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受干旱危害很轻,仅开发过量的一些丘岗、天水田受干旱危害较重。在卫星遥感图上一些地方反映基本无旱。

南岭轻旱、基本无旱区:主要为桂东、汝城、郴州、宜章、蓝山、宁远、道县、江永等山区和江华县,大部年降水量在1400 mm左右,道县、蓝山、江华、桂东,汝城为全省5个多雨中心之一。该地降水基本上能满足作物需要,降水的年际差异虽然很大,但80%的年份降水量仍在1000 mm以上,一般不对农林作物构成干旱危害。由于该地区有一些岩溶山地,一些地方过度开发,仍然有夏秋干旱发生,尤其是一些天水田或水利设施较差的田土,受害也不轻,因此在遥感图上也有反映。

湘西北中、重旱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以及安化县,岩溶普遍,干旱危害仍然很严重。春季降水(3~4月份)较少,对春种作物造成一定危害;7~8月份降水虽然较多,但水分渗漏严重,加上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差,因此山地田土极易受旱。该区森林破坏严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遥感解译图上山地和田土的干旱等级仍然很高。

10.1.2 低温冷害

(一)低温冷害特征

主要是春季低温冷害(包含3~4月低温,以及5月低温),秋季低温(主要是指寒露风),还有冬季的低温和冰冻。寒露风是晚稻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寒露风危害晚稻的气象因子是低温,不同品种的抗害能力不一样。

19年9月12~13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入侵我省,日均气温由27℃~28℃降至22℃以下,13~19日全省各地相继出现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20℃的寒露风天气。长沙连续三天及以上日平均气温≤20℃寒露风出现在9月14日,按时间排居历史第二位。这次寒露风持续16天,其间最低日平均气温16.2℃,日最低气温12℃,平江县达9.5℃,长沙市24小时降温13.8℃,48小时降温14.9℃。长沙11 天无日照,9月中旬、下旬日照时数仅为49小时,比常年偏少46.5%。全省有5万亩晚稻,其中杂交稻85%左右,早中迟熟品种比例为1∶5∶4,湘北中熟多,湘南迟熟多,杂交稻以V46、V64为当家品种,常规稻以湘晚籼1号、余赤为当家品种。自北向南有70%~80%的晚稻在寒露风出现前齐穗,20%~30%在寒露风到来后抽穗,受害严重。

(二)低温冷害遥感调查

我们选取发生在19年9月的一次涉及面广、强度大的寒露风作为典型个例进行遥感分析。

(1)亮温与地表温度:利用星载辐射计测量大气窗区辐射可用来探测地表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陆地表面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强度差异来分析热状态的变化规律。

绝对黑体的光谱辐射强度服从普朗克(Plank)定律:

湖南省国土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c1、c2为波尔兹曼常数,λ为波长,T为绝对温度。

当辐射体为黑体(如果在任何波长λ,有光谱比辐射率,则此物体为绝对黑体)时,这个温度就是物体的温度,否则,它就是物体的等效应黑体辐射温度,或简称亮温(亮度温度)。

定地表面红外窗区通道的比辐射率为1,即可由卫星测得的辐射能量(计数值经过定标处理)用上述公式得到地表温度。

虽然地表比辐射率是随地物不同有所变化的,也并不完全为1,即不能把地面亮温简单作为地表温度来处理,但我们可以利用地表亮温的变化来定性地反映同一地物的地表温度变化或差异。

(2)通道选取:在辐射波段中,红外辐射(0.76~1000 μm)与温度的关系相当密切,因此,人们也称之为热辐射或温度辐射。其中,3.5~5.0 μm是遥感所用的主要红外窗区之一,对应气象卫星的AVHRR探测仪为第3通道,但此波段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本身的热辐射在能量上大致相当,而8~14 μm是遥感中最常用的红外窗区,对应AVHRR为第4、5通道。由于地表温度通常为200~300 K,其自身的辐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8~12μm红外波段,处于地气系统热辐射极大值位置上,因此,我们选用第4通道作为冷害监测的基本通道。

(3)图像处理

定位处理:根据卫星轨道根数和扫描点的观测时间,计算出该时刻的瞬时轨道参数。由卫星姿态、扫描角和瞬时轨道参数计算卫星瞬时视场所对应的地面观测点的地理经纬度。

投影变换:对遥感图像作兰勃特投影变换。

几何校正:卫星原始图像会因多种原因引起几何位置上的变化,产生行列的不均匀,象元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等多种畸变。畸变的图像给解释分析、位置配准造成困难,因此必须对原始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方法是:在卫星扫描图像及电子地图上选取河道的拐点和内湖等特征点作为控制点,根据两者的差异,用内插法进行地理位置的校正。

利用可见光和红外窗区通道测值进行云检测:AVHRR探测仪在第1、2和4、5通道的灵敏度较高(反射率为0.5%时,信噪比大于3,通道4的噪声温度≤0.1K),因而在范围不大的相邻视场内,观测结果相差应是很小的。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排除那些受云影响的观测数据。判式如下:

湖南省国土遥感综合调查

其中,i为通道序号,Cmax,i和Cmin,i分别为数据阵(即m×n个象元的观测数据)中的最高和最低值,C为阈值。当判别是满足时,即认为这些观测数据有受云覆盖的影响,应予剔除。

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对第4通道云区以外的象元值进行拉伸处理,根据其值域由小到大配以由冷到暖的调色板,且设置云区为显眼的天蓝色,再配上水红色的水系图及省界图。

(4)低温冷害遥感图像分析:从图上看出:湘西及怀化属较冷的区域,洞庭湖区次之,常德、岳阳地区较暖。在上述三大冷暖区中,又存在一些小片的不同地域。如在湘西、怀化冷区中以溆浦的溆水流域,麻阳的辰水、锦江流域,吉首的沱江流域,花垣的花垣河下游,保靖的里耶-隆头沿河等地却要相对暖些。又如常德、岳阳暖区中以慈利的县城东部、澧县的县城北部,岳阳的铁山水库南、北两侧等地要相对冷些。

城镇明显比周围农村要暖些,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长沙、湘潭、株洲、常德、益阳,以及南县、桃江、宁乡、沅陵等市县城区的突出暖色斑块。

使用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自19年9月13日至9月21日寒露风冷害强度指数,标于图中:从图中看出湘西、湘南普遍偏冷,湘中、湘北偏暖,洞庭湖区比常德、岳阳地区略偏冷,其大致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但其测值受站点数目的限制,无法反映出更细致的分布特征。对于测站稀少的区域,特别是地形及不规则地区,则无法描述其变化规律。

10.1.3 洪涝灾害

(一)洪涝特征

洪涝灾害包括山洪、江河湖泊泛滥、内涝和内渍。史料中“*雨连旬”、“江湖水溢”、“大水灌城”、“尽成泽国”等记述比比皆是。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统计,1950年至1998年全省洪涝受灾面积累计达30348万亩,年平均619万亩,成灾面积累计13784万亩,年平均280万亩。特别是近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在不断扩展,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的平原地带越来越成为人口聚居的集结地和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因此,同样的洪水,遭受灾害的人口及经济损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洪涝发生的频次。据史料分析,湖南省在近3000年的历史中,共有洪涝记载613年,其中全省性洪涝占18.1%,大范围的洪涝占20.4%,部分地区洪涝占61%。

(2)洪涝的地域分布。洪涝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强度大及连续降水所致,因而洪涝的地域分布与暴雨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以安化为中心的雪峰山端,以道县为中心的都庞岭与萌诸岭之间,以浏阳、平江为中心的幕阜山、连云山西部谷地是3个多暴雨区。慈利、沅陵、安化、张家界、岳阳、常德、浏阳、通道等地大暴雨出现机会较多,易遭洪涝。湖区及四水下游多渍涝。当四水上中游洪水汇注入洞庭湖而渲泄不及时,湖区亦易遭洪涝,此时若遇长江洪水倒灌,极易形成南北顶托之势,洪涝灾害将更为严重。

(3)洪涝的季节性。根据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无论是全省性洪涝或区域性洪涝,均以夏季最多,冬季少见,春夏连涝频率亦不低。湘中、湘南春涝频率高于湘北、湘西;湘西秋涝频率高于湘中;湘西冬涝比其它地区要多。洪涝灾害与雨季开始迟早和大气环流及雨不定期的自南向北推移密切相关,雨季往往是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自南而北先后开始,因而常年4月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湘南,以永州、江永出现机率最大。5月洪涝普遍增多,永州、通道、长沙、芷工、邵阳、安化等地尤为突出。6月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及洞庭湖防汛进入紧张时期。7月洪涝主要出现在桑植、沅陵、芷江、通道一带的湘西北和湘南山地。8月湘东南由于易受台风影响而出现洪涝灾害,其他各地则较少出现,但有的年份台风挺进湘中、湘北,大气环流发生变异,亦可酿成洪涝灾害。

(4)洪涝的年际变化。据史料分析,在公元1400年以前,湖南省大范围严重洪涝年有明显的34年和110年准周期;在1401~1990年间,则有11、34、57、110和186年等较明显的周期振动。

此外,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形成湖南省旱涝同年的特点。即在同一年中同一地点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但以先涝后旱居多。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201~1990年间,旱涝同年占年数24%,而先涝后旱者又占旱涝同年的76.3%,先旱后涝占23.7%。旱涝同年的地域分布有南旱北涝、南涝北旱、南北都旱涝三类。南旱北涝占47%,南涝北旱占27.4%,南北都旱涝的占25.2%。

(二)洪涝灾害等级分区评价

为了综合评价全省山丘区及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等级程度,我们以全省1∶50万的TM影像图的地形地貌解译为基本依据,并考虑气候特征、水系发育程度、土地类型、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将全省划分为29个洪涝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1∶50万TM卫片(TM4、TM7、TM3)单元解译标志如下:

水体:TM卫片表现为蓝色;

滩地:表现为桔红色或棕褐色(无纹理结构);

平原农田:表现为桔红色(块状分布);

岗地:粉白色;

丘陵:黄绿色;

低山:桔**(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在200~300 m;

中低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构造),海拔300~400 m;

中山:深桔红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400~500 m;

中高山:黑绿色(有山脉纹理结构),海拔在500 m以上。

(1)评价因子的确定

形成洪涝的因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子有气候方面的多年平均降雨量、暴雨日数、海拔高度等,它们对洪涝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地貌类型、水系发育程度、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发育程度等,这些因子对洪涝有一定的影响。洪涝评价因子选取如下:

多年平均降雨量(QY);

暴雨日数(QD);

海拔高度(HG)∶从TM图像中读取;

地貌类型:从TM图像上获取;

水系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水土流失状况:从TM图像上获取;

植被发育程度:从TM图像上获取;

(2)评价模型

湖南省国土遥感综合调查

式中:Wi——第i个因子在所计算的评价单元中占的权重;

gi——第i个因子的得分值;

G——所计算的评价单元灾害程度的得分值。

根据评价结果及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数字统计集合,划分各地洪涝等级如下:

极度重灾区:洞庭湖区,包括华容、澧县、安乡县、常德市、汉寿、沅江。这些地区的洪涝灾害极为严重,基本上无山丘区的山洪灾。

重灾区:洞庭湖边缘的丘陵区,包括临澧县、桃源县、临湘市、桃江县、岳阳县、湘阴县、望城县,这些地区既有山丘区的山洪灾,也有湖区的洪涝灾害。而浏阳市、永顺县、桑植、张家界市、溆浦县、麻阳县、泸溪县、沅陵县、炎陵、汝城等县(市)的局部地区是山洪灾的重发地。

中度灾区:包括宁乡县、长沙市、长沙县、平江县、株洲、醴陵、怀化、芷江、冷水江市、新化县、祁阳县、东安县、永州市、耒阳市、郴州市、新邵县、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隆回县、洞口县、武冈县。

轻度灾区:包括涟源市、双峰市、娄底市、邵阳、新邵、隆回、新晃县、会同县、靖州自治县、耒阳、常宁、永兴。

(三)1998年洞庭湖地区特大洪涝灾害遥感调查

1998年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相继发生特大暴雨洪水,形成了我省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我们利用NOAA气象卫星、雷达及TM卫星的实时监测图像及调查,分析调查水情和灾情的变化情况。

(1)雨情调查:1998年全省平均降雨量1632.8mm,较正常年份偏多12.8%,其中湘中北地区7次受暴雨袭击。全省发生了四次大的暴雨过程,其中最大1小时降雨量达105 mm,400 mm以上降水量笼罩面积达3.5万km2,日最大降水量为300.7 mm。

1998年雨情特点表现为:一是雨季提前;二是暴雨强度大;三是暴雨频繁且接连发生,几次大的降雨过程集中在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且每次暴雨持续时间在三天以上;四是暴雨中心较稳定,多次重复在湘江、资水中下游、澧水流域和沅水的酉水,导致这些地区多次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2)水情调查:根据NOAA卫星监测所获得的图像分析,5月25日,洞庭湖区的主河道已无法分辨,湖面较枯水期有所增长,湖面水域已增至1890 km2,同时城陵矶下游长江干流江面明显增宽。6月中下旬,湘、资、沅水及洞庭湖区出现第二次集中降雨,洪水大量汇入洞庭湖,导致湖水水位逐步升高,从6月19日NOAA探测图可以看见,洞庭湖水面进一步扩大,湖面水面增至2039 km2。第三次,7月初湘、资、沅水流域洪水刚刚入湖,长江流域上游降大到暴雨,长江洪水倒灌进一步抬高了洞庭湖水位,使洞庭湖城陵矶出现第一个洪峰,水位近34.52 m。第四次,7月20日至26日,澧水、沅水中下游连降大暴雨,相继再次发生大洪水,与此同时,长江洪水入湖量大增,澧水、沅水下游洪水相互夹击,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洪峰水位35.48 m。根据7月28日NOAA卫星传送的图像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处洪水范围增大,顶托严重,湖区淹没范围扩展至新墙、汨罗、湘阴等地,安乡被淹,湖区湖水面积已达2443 km2。第五次7月29日至8月1日,洪峰水位35.53 m,超过历年最高水位0.22 m,8月1日NOAA卫星传送图像显示,洞庭湖湖水面积增至2542 km2,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六次,8月15日至17日,长江干流宜昌出现最大一次洪峰,洪峰流量63600 m3/s,正好与澧水、沅水洪水相遇,使城陵矶水位于8月20日达1998年最高值35.94 m,超1954年水位1.39 m。8月22日NOAA卫星探测图像清楚显示,长江干流城陵矶至枝城段严重淹没,江河水面扩展,牌州湾及螺山卡口以上滞水严重,洪水排泄不畅,洞庭湖出水受阻,淹没范围增至石门、长沙、桃源一带,同时湖北荆江,湖南安乡、津市、澧县全线被淹。洞庭湖湖水面积达到2664 km2。

通过调查分析,1998年的水情特点表现为一是入湖流量大,洪峰次数多,由于“四水”和长江洪水源源不断地倾灌洞庭湖,致使洞庭湖出现巨大超额洪水;二是洪水组合恶劣,长江连续出现的8次洪峰与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区间洪水多次遭遇,使城陵矶连续出现5次洪峰;三是长江干流螺山卡口排洪功能的衰减,使长江洪水顶托严重,受长江洪水顶托的影响,洞庭湖区高危水位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

(3)灾情:根据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星载雷达数据(SAR)与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叠合处理结果,进行洪涝淹没面积遥感调查。通过计算,1998年7月31日,洞庭湖区洪涝淹没总面积376.21万亩,受灾涉及18个县(市),其中城镇建设用地4.81万亩,农村居民点10.29万亩,水田234.92万亩,旱地19.05万亩,林地13.52万亩,草地0.09万亩,其他用地95.53万亩。经统计,受灾人口2879.9万人,死亡616人,倒塌房屋688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29亿元。

经图像分析,本地区超过10万亩以上淹没面积的市(县)有沅江、安乡、湘阴、汉寿、澧县、南县、常德市辖区、华容、岳阳县、岳阳市辖区、益阳县等11个市(县)。其中沅江、安乡、湘阴、澧县、汉寿等五个县(市)灾情特别严重。安乡、澧县、津市、常德市辖区、汉寿县等地以溃坝、溃堤为主,其中7个万亩垸溃决被淹。其它市(县)则是以内涝积水为主的洪涝灾害。

2019湖南春节天气怎么样2019湖南春节活动汇总

湖南值得一去的不仅仅是省会长沙,也不仅仅是张家界、湘潭,还有一个最让人不能忘的地方,故乡-韶山,韶山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虽然成为旅游城市很久了,但它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的面貌,非常引人怀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去韶山怎么玩。

既然来到长沙,就必然要去韶山,就像北京要去长城一样。

韶山,相传为尧舜禹时期的舜帝南巡时奏韶乐而出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的故乡,也是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在过去的时候韶山只是一块很小的地方,隶属于湘潭县银田寺镇,现在是一个由湘潭市代管的县级市。

上午八点多钟起床,提前订好了由长沙汽车西站发往韶山的汽车票。

简单整理了一下,便背着旅行包匆匆出发,大约半个多小时的公交,就到了位于岳麓区的湘江新区综合枢纽站,也就是俗称的长沙汽车西站,取了票之后却找不到票面上所说的C区乘车口,于是问了大厅接待人员才知道,这是短程票,要在马路对面的C区乘车。

上车之后,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车窗外的风景,车子不一会儿便驶出了长沙,一路沿着高速往韶山而去,长沙到韶山的距离不是很远,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期间有个高速出口是往的故乡,湖南宁乡县花明楼景区的。

坐在车里听着歌,看着外面的风景,大概十一点半左右,就到了韶山汽车站。

下车以后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考虑到已近中午,景区吃饭不太方便,就打算先找家店吃完饭再去故居景区,出了车站走了很久都没找到吃饭的地方。

不得不说韶山真的很小,甚至比我们县城都要小得多,从火车站前面走过时,我被站前悬挂的巨幅照片惊呆了,平时只看到天安门的中央悬挂着这样一幅照片。

大概走了好久才找到吃饭的地方,一路上看到人特别少,比东部拥挤的城市要冷清多了,毕竟是座县级市。

再次回到韶山汽车站已经十二点多了,从站里买了四块钱到故居景区的车票,等了十多分钟坐上了前往景区的班车,车子在路上慢悠悠的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韶山游客服务中心,这里离景区还有几公里,但是车子不能往里面进了,全部人员都要下车购买二十块钱的景区环保观光车票,我以为是观光电动车之类的,原来就是普通的公交车,而且还特别拥挤,有点坑。

乘坐观光车辆大概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铜像广场换乘中心,于是下车步行前往广场,大概走了几百米,就在人群中看到了铜像。

提起这座铜像广场,在整个景区还是很出名的,广场中间是的铜制雕像。

提到这座铜像,这里就不妨说说其中还有一些传说,这座铜像是1993年为了纪念一百周年诞辰而在南京制作的,制作完成以后需要车运到韶山,在经过江西和湖南交界的时候,有一天车子走着走着突然抛锚了,仔细检查什么故障也没有,可就是启动不了。

于是有人说可能是以前在这里闹革命,想在这停下来看看,于是大家商议当天就在这停留一晚,第二天再出发,等到第二天早上,有人对着铜像说,,我们要出发了,晚了就完不成任务了,结果车子顺利启动,直接可以开走了。

当然,对于这件事情的真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铜像的影响力很大是真的。在广场上有很多人都在对着雕像鞠躬和敬献花篮,其中有很多人都是退伍的军人,而且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的花篮上写的都是原陆军某某师退伍官兵等等,看来在老一辈人心中的地位真的很高。

环绕着铜像瞻仰了一圈,看到旁边有纪念馆,本来想进去看看的,无奈需要安检,我包里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安检不太方便,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转而前往旁边的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主要记载了祖上的族谱,从祖上毛太华一直到重孙毛东东这一辈。

毛家最早是从北方迁到了浙江衢州,后来又从衢州迁到了江西吉安,明初的时候,祖先毛太华因为前往云南征战凯旋归来时经过韶山,看上了这片风水宝地,就选择留在这居住了下来。毛氏宗祠也是后来和杨开慧在此召集大家展开农动,同恶霸地主斗争的地方,杨开慧曾在此讲过课。

离开了毛氏宗祠,就开始往景区的核心地点,故居出发了,一路上看到人越来越多就知道故居一定非常拥挤,离故居还有几百米的地方有个名叫南岸的私塾,小学时代就是在此读的书,进去参观了一会,摆设和大多数的私塾学堂一样,不同的是房子里很阴暗,但是对于这种比较炎热的天气,感觉还是很清凉的。

从南岸出来就已经来到了故居旁边,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特别拥挤,准备排队参观,结果屏幕上显示人流量很大,要排两个多小时的队伍才能轮到我,看了下时间,如果排到我可能就赶不上回长沙的车子了,于是就放弃了这一想法,只能在门前瞻仰一下,门上的匾额上写着"同志故居"七个字,是由所写,据说故居中有一张床是历史原物,当年就是在这张床上呱呱坠地的,只是这次没机会看到了,还是挺遗憾的。

看到人数太多,准备先去别的地方看一下,一会再回来。

看到很多人沿着故居旁的小道往山上走,我猜测那里一定是双亲的墓地,因为之前在电视剧和网上看到过1959年曾回韶山祭拜过父亲毛贻昌和母亲文七妹合葬墓,走的正是这个方向,我也就跟着大家一块走,小路上不知名的花正开放,沿途景色非常美,唯一不好的就是有很多附近的村民拿着各种纪念品向游人兜售,甚至硬塞给游客,包括一些老太太整天围坐在墓地旁向游人卖花,非常不和谐的画面,墓地是在整个山头的最高处,有台阶可以上去。

和他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他母亲也是对他小时候的人生观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人,典型的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形象,心地善良。

记得在他母亲去世时,他曾写过著名的《祭母文》,中间有句非常有名的"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再次往回故居的方向走,看到了故居警卫班的驻地,房子和故居好像。

故居前的池塘是小时候游泳的地方,现在水不是很干净,而且也比较少。

待了一会,看了下时间不早了,就选择了匆匆离开,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往铜像广场换乘站准备前往滴水洞景区,期间又路过了铜像广场,稍作停留了一会。

乘坐换乘车辆,一路颠簸的走在乡间道路上,大概十多分钟就来到了滴水洞景区门口,景区左侧是韶山水库,旁边有一条细长的瀑布倾泻而下,水质特别清澈,周围环境优美,有山有水。

相传这里是龙脉,的祖父祖母就葬在龙脉上,才会出了这样一个伟人。对我这种无神论的人来说,当然不相信这些,一个人的成就要靠他个人的先天优势以及后天的不断努力,但是不能否定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由于天色较晚,已经没时间进去参观了,只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便准备匆匆离去。

春节距离我们就一个星期了,那么,大家要怎么度过呢?在之钱,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城市的天气吧!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2019年湖南的春节的天气和活动吧!

2019湖南春节天气怎么样?

从上面的,我们可以知道,湖南的春节还是冷的,甚至是有雨水的,像湖南这样的城市,在冬天下雨一般都是会冷的!

2019湖南春节活动汇总长沙举办“幸福节日”惠民演出季共22场演出

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直8个院团担纲演出的“幸福节日”惠民演出季将先后举办22场精彩演出,其中元旦期间6场、春节期间16场,包括湘剧、花鼓戏、京剧、木偶皮影、音乐会、杂技、话剧等多个类别。

从正月初三(2月7日)开始到正月十五(2月19日),每天在长沙的湘江剧场、芙蓉国剧场、湖南戏曲演出中心、湖南音乐厅、非遗剧场、湘京苑、省杂技亲子剧场等7个剧场,不间断轮流推出湘剧《拜月记》和《折子戏专场》、

儿童话剧《绿野仙踪》、歌舞《相逢春天·筑梦未来》演唱会、交响乐《中外名曲》音乐会、木偶戏《木偶嘉年华》、京剧《龙凤呈祥》和《凤还巢》、杂技《加油吧,少年!》、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交响乐《歌剧之夜》音乐会等16场免费演出,为省会群众奉上丰盛的舞台艺术大餐。

全省开展720余场次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

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将以“我们的中国梦·湖湘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广泛开展720余场次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将文化服务工作深入基层,重点覆盖贫困地区。

形式上,从线下免费开放场馆到线上开展“网络书香过大年”“乡村春晚”网络联动等节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如湖南图书馆将开展“春节记忆”第十三届新春文化庙会,省少儿图书馆将开展“共读中华经典、共度传统新年”春节主题线上展览;

内容上,既有涵盖19个地方剧种的文艺演出,又有农民工春晚、灯谜灯会、游艺联欢、舞龙舞狮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活动,今年全省各地有60多个县市区将开展闹元宵主题群众文化活动。

150家博物馆和纪念馆共推文化大餐

春节期间,全省150家国有和民营博物馆、纪念馆共计推出超过100项新春文化活动,为全省人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节日“博物馆文化大餐”,包括展览、讲座、社会教育活动等形式。

其中,湖南省博物馆围绕基本陈列和“来自阿富汗的国宝”特展为孩子们准备了新春寒特色主题活动;韶山同志纪念馆、长沙简牍博物馆等结合馆藏举办寒研学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走进“好看又好玩”的博物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洗礼;

由长沙市博物馆联合省内20家博物馆同步推出的“金猪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联展”,让观众领略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向往。

215项春节非遗活动让年味更浓

“非遗过大年,年味更浓;过年看非遗,非遗更美”。今年春节,全省14个市州96个县市区准备了215项“好吃、好看、又好玩”的春节非遗活动。

包括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和民俗等,如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长沙火宫殿庙会、株洲炎帝陵祭祖祈福、汨罗乐镇第七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当地群众可随时随地、免费、无障碍、零距离参与。

27家重点国有景区(点)降低门票价格

2018年以来,全省至少27家重点国有景区(点)降低门票价格,包括武陵源核心景区等5个5A级景区、桃花源等18个4A级景区(点)和天岳幕阜山等4个3A级景区(点);娄底、郴州主要国有景区向65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优惠。

全省景区大面积降价和优惠,每年可为游客减少门票支出1.9亿元以上。

3个特色春节文化旅游不容错过

春节期间,湖南省内将有湘西永顺“土家年”、怀化通道“七天乐”和“雪峰山旅游传统年味游系列活动”等3个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旅游活动。

1月26日至2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一至正月十五),在湘西永顺,芙蓉镇·红石林度区将举办一场以“锦绣芙蓉夜非遗土家年”为主题的盛大“土家年”活动,整整25天,“芙蓉年猪宴”、梯玛年猪祭、土家庙会、元宵花灯会、

年货美食、非遗表演、“情人节歌会”和千人放河灯等土家年俗活动惊喜不断。

从2月5日(正月初一)开始至2月10日(正月初六),怀化通道县坪坦乡、独坡镇、牙屯堡镇等3个镇13个村,推出“七天乐”民俗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一个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包括架水节、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月地瓦、

水神节、祭萨节、双歌节、侗族接亲习俗、茶油节、草苗歌节等九大民族节庆活动。

雪峰山大花瑶景区以“文旅融合过大年”为主题,推出“传统年味游”系列活动,从大年初二至大年初六,景区内枫香瑶寨将举办花瑶民俗活动表演,包括呜哇山歌、挑花、长桌宴、花瑶舞蹈、篝火晚会和龙潭宗祠拜年活动;

虎形山将举行民俗表演,包括花瑶婚俗展演、打泥巴、蹲屁股、山歌对唱、瑶汉同胞长桌宴等。

除此之外,长沙石燕湖旅游区将举办寻找儿时年味的亲子系列活动,平江石牛寨景区将举办举办“飞跃玻璃桥”大型高空魔术表演等系列活动。2019年春节期间湖南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将让市民和游客把各种节庆方式一一体验。

好了,大家明白了吗?如果要到湖南旅游,记得保暖,还有就是这些活动大家也可以参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