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重庆市最新天气_最新气象报告重庆天气
tamoadmin 2024-07-17 人已围观
简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高温、低温、连阴雨、大雾、大雪、寒潮、霜冻等造成的灾害。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规对水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高温、低温、连阴雨、大雾、大雪、寒潮、霜冻等造成的灾害。
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规对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综合减灾的原则,坚持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第四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处置、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协助灾情调查等工作。第五条 市、区县(自治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管理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农业、水利、国土房管、林业、城乡建设、交通、环保、安监、消防、城乡规划、城市管理、教育、通信等部门和应急工作机构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避险能力,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 市人民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防御、风险管理等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八条 各级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气象、科技等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九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历史和地域分布特点;
(二)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种类、风险等级分析;
(三)气象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和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结论。第十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趋势的分析预测和防御工作现状;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气象灾害风险易发区和防御布局;
(四)防御重点工程建设以及保障措施;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第十一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等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到损坏的,当地人民及有关部门或者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设施正常运行。第十三条 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安排气象无线电专用频道和信道,确保气象灾害信息的传输。第三章 监测、预报与预警
据最新的气象消息显示,重庆北碚又创高温新纪录45℃,重庆继续?煎烤?模式,多地由于高温出现停水、停电的现象,毫无疑问,持续下来的极端高温天气都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2022年7月是人类有气象数据以来最热的七月之一,从世界范围看澳大利亚的西海岸高温、英国伦敦的高温以及美国加州死亡谷,甚至连冰天雪地的北极圈的温度也在持续刷新历史温度数据,高温天气似乎已成常态。
首先,高温会造成大面积的企业限电停产、居民停电,大部分的企业和居民将受到波及,为了缓解电荒,国家电网正在积极调配,最大限度支援重庆北碚地区的电力供应。其次,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带来热射病,西安,浙江等多地已报告了死亡病例。重庆北碚地区的户外作业者、快递员以及的建筑工人将面临严峻的威胁;此外,持续的高温干旱让全球经济负担加重,农作物首当其冲。据农业咨询机构的预测,2022年欧盟的玉米产量同比将减少五分之一,很多地方水运也面临断行,运输成本激增数倍,极端高温也摆脱不了农作物的减产。最后,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大大延缓重庆、全国甚至全球的减碳进程,一方面,高温导致用电需求剧增,另一方面,干旱使得水力发电遭受重创。
值得注意的是从21号开始,北方将会迎来大面积的降雨,最大的有大暴雨,这一轮大规模的降雨也将会影响南方,初步预计差不多在25号前后,冷空气就将到达长江流域,同时随着副热带高压的收缩,南方将会有望迎来降温降雨的好消息。希望可以这次降雨可以缓解重庆高温停电、干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