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天气形势预报_天气形势预报分析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气预报中表示风力,下雨和高温情况的标记2.天气预报用英语怎么说3.天气预报的准确度究竟有多大?4.天气预报可以分哪几个阶段?谢谢了,大神帮忙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的天气预报提供了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气象卫星、遍布各地的雷达站网络,以及能运算复杂天气模型的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使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使用了气象卫星,不仅从高空可以收集到各种气象资料,而且使气象部门

1.天气预报中表示风力,下雨和高温情况的标记

2.天气预报用英语怎么说

3.天气预报的准确度究竟有多大?

4.天气预报可以分哪几个阶段?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天气形势预报_天气形势预报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的天气预报提供了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气象卫星、遍布各地的雷达站网络,以及能运算复杂天气模型的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使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使用了气象卫星,不仅从高空可以收集到各种气象资料,而且使气象部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预报的正确程度。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也由此变得生动而形象:台风眼和它的周围的云层、活动范围、方向、速度等,还有雨、雪区的移动等,一目了然。

美国的领土十分辽阔,它的气象预报系统的规模更大。为了了解世界范围的气象,有四颗气象卫星提供气象信息。有两颗电视与红外线观察卫星,它们的轨道经过地球南北极的上空,卫星上的电视摄影传播云的形状和运动方向,红外照相指示出云层的高度和水汽所含的水分。另外两颗同步气象卫星位于赤道上空对地静止的轨道上,在固定点定时拍摄地球的照片。

此外,有几百个小型资料收集装置设在飞机、轮船、浮筒或充氦气球上。这些收集装置的传感器会自动测出各地的风速、温度、湿度和气压等。还有70多个雷达站遍布全国,对雷暴和旋风进行跟踪。

有一种多普勒雷达系统是先进的气象检测设备。这个系统向周围半径为200千米的各个方向发射波束,通过检测大气中的水滴、草籽、尘土、昆虫等的运动,来测量同地面平行的各个水平面上的风速、风向。它作出的天气预报十分具体:哪一个地方,几点到几点钟将降落多少毫米的雨。如果局部地区在几分钟内将发生突然的气流变向,多普勒雷达系统也能作出相当准确的预报。

另一种激光多普勒雷达——“莱达”,是一种监视地面气象状况的新装置。它装在极地轨道卫星上,每天可测取两次风速。如果有两颗卫星装有“莱达”,这可以监测整个地球的大气状况。采用“莱达”系统以后,可以使7~10天的中期天气预报,同目前的24小时的预报一样准确。航空公司也能从“莱达”获益,因为驾驶员有了详尽的当时的气流图,就可以利用快流风,避开迎头风,既可节省时间和燃料,还可保证飞行安全可靠。

近年来,气象工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是风向模拟系统的投入使用。模拟系统用一雷达束对1.6~14.4千米范围内的风向和风速做连续测量,并沿竖直方向每隔100米取一个风速风向数据,每平方千米可采集到上百项数据。在监视器的屏幕上显示出来:一些五颜六色的箭头,以颜色、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那高度、风速和风向。电脑很快地将几小时前输入的数据以及卫星资料作相互比较,在屏幕上显示出当地的小气流的运动,把预报局部小气候的精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设在马里兰州的计算机天气模型,根据从世界各地传送来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等。从全国650个气象气球的高空测候仪采集到了气象数据,全部集中发送到静止轨道上的工作卫星上,然后从太空发回卫星地面接收站,再由地面站送到气象中心。各地浮筒或机载的收集装置所记录的信息几分钟后便汇集中心,许多电脑神速处理各种数据,从而对当时的天气形势形成一个数学的描述。美国的气象中心每天向各主要预报中心发出2000个这样的报告,再通过它们向各地方机构传送。各地气象台再结合最新的卫星图像与地面测定的数据,结合各自的经验,发布出当地的天气预报。这种预报已相当准确了。

天气预报中表示风力,下雨和高温情况的标记

天气预报按预报时效可分为超短期预报(几个小时)、短期预报(3天之内)、中期预报(3~15天)、长期预报(15天以上)。按预报内容分为天气形势预报(即预报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成、消亡、强度变化、移动等)和气象要素预报(即温度、风、云、降水等)

天气预报用英语怎么说

天气预报中表示风力的图例

天气预报表示降雨的图例

天气预报中直接用数字表示温度,高温一般在30摄氏度以上,如下图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天气预报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2~3天)、中期天气预报(4~9天),长期天气预报(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准确度究竟有多大?

天气预报翻译成英语为:weatherforecast或weatherreport。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报叫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形势、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及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就空间范围讲,有本地和区域等;就时效长短讲,通常分短期(一般指2-3天)、中期(3-15天)及长期(10-15天)三种。按农业、渔业、航空、交通运输等生产部门的特点和需要,又有各种不同的专业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

天气预报可以分哪几个阶段?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晴天、阴天、多云占98%,雨天、雪天、占90%左右,雾、冰雹、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出现的几率很小,因此比例很高。温度、风力一般则很准,天气预报只不过提前预言一下,总的来说准确性还是很高的。天气预报(测)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

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今天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预报过程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1、天气预报用语中的阴天和多云: 天空状况是以天空云量多少和阳光强弱来决定的,分晴天,少云、多云,阴天四种情况。 晴天:天空无云,或有中、低云量不到1成,高云量在4成以下。 少云:天空中有1成—3成的中、低云层,或有4成—5成的高云。 多云:天空中有4成—7成的中,低云层,或有6成—10成的高云。 阴天: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稍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 2、天气预报中“转”和“到”: 在传统的预报方法中,先作天气形势预报,再作天气要素预报,“转”和“到”实际上是天气形势变化在天气要素上的反映。 一般而言,阴转多云:说明未来一定时间内,天气形势逐渐朝变坏的方向发展,且趋势比较明显。表现为天空由阴暗、满天云层变化为云层逐渐抬高,云量减少,透光,仿佛若见阳光或可见阳光。 阴到多云: 说明未来一定时间内,天气形势逐渐朝稍好的方向发展,变化趋势不是特别明显。表现为天空以阴暗为主,大多时候满天云层,但有时 天空云量减少,透光性较好。天空时暗时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