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重庆天气特征_重庆的天气状况

tamoadmin 2024-11-22 人已围观

简介1.暮雨朝云的气候特征2.暴雨天气有什么特点?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但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雨水和云雾 多、湿度大、日照少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显著。四川和贵州高原是全国云雾最多、日照最少的地方,年日照1 000~1 600小时,为全国最低值区。?一般年降水量800~1 000毫米,高的可达1 800 毫米以上。云南省的思茅一

1.暮雨朝云的气候特征

2.暴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重庆天气特征_重庆的天气状况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但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雨水和云雾 多、湿度大、日照少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显著。四川和贵州高原是全国云雾最多、日照最少的地方,年日照1 000~1 600小时,为全国最低值区。?

一般年降水量800~1 000毫米,高的可达1 800 毫米以上。云南省的思茅一带有效积温为5500℃~6 500℃,昆 明附近为4 500℃,四川西南为4 000℃~4 500℃。 年平均气温昆明 14。?

中国西南地区以盆地、丘陵地形为主,北有黄土高原,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东有巫山、大巴山,四周均是高山峻岭,又处于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附近,致使这一地区长期处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地带,夏季闷热潮湿,冬季阴冷多雨,春秋季多云多雾,一年四季难有几个晴爽天气,是中国日照时间最短、光照强度最差的地区。?

西南地区,是中国七大自然地理分区之一,东临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共五个省市区。其中四川盆地是该地区人口最稠密、交通最便捷、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暮雨朝云的气候特征

天府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较温和湿润。冬季,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5.5度左右,阴雨天气多但是降水量很小,体感阴冷。春季回暖迅速,连阴雨减少,雨量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最热月平均气温25度左右,但是高温天气远远少于盆地东部的重庆,夏季暴雨多,雨量大,是主汛期。秋季连阴雨,天气湿凉,9月为华西秋雨季节。

暴雨天气有什么特点?

暮雨朝云:川东独特的气候条件

地面结构只是构成神女意象的单方面因素,耐人寻味的是,宋玉笔下的神女化身并不是山峰,而是“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即相互联系的两种天气现象。这也与巫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深有关系。巴东一带的气候特点便是朝多云而暮多雨的。

巴东气候的最大特点是空气湿度大,阴天多。重庆平均每年阴天日数多达219.6天,这个数字可谓惊人;尤其冬半年,重庆的12月几乎每三天就有两天半是阴天 。 既如此,巴东一带天空中之常年多云可想而知。与此相应的另一个气候特点是多雨,尤其多夜雨,以致“巴山夜雨”已成为该地气候最显著的特征。形成这些气候特点的因素主要有地面结构和大气环流两个方面,其间机制在此不拟作详细阐述,因为有关的知识过于专门,而这些知识在气候学上又近乎常识。笔者在此须强调的 是,宋玉为神女安排的“朝云暮雨”两个化身实在是对巫山气候景观的高度总结,非熟谂该地气候特征者不能道。

很多人从巫山经过都可以注意到该地天气的多云。陆游曾在《入蜀记》中载有他的亲身经历: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这是一次偶然的观察。比他稍晚经过此地的范成大则在《吴船录》中描述:

巫峡山最嘉处,不问阴晴,常多云气,映带飘拂,不可绘画。余两过其下,所见皆然。岂余经过时偶如此,抑其地固然,行云之语,亦有据依耶?

虽然造语仍比较谨慎,但已带有一种探讨概率的意味了。尽管作者只是“两过”,但每次都是随机的,而且“不问阴晴常多云气”,再加上别人随机观察的结果,应该讲,得出“行云之语亦有据依”的结论是不算太难的。

相比之下,要发现“暮为行雨”一语“亦有据依”就要难得多。因为一般人从那里经过,暮夜留宿的相对较少。暮夜留宿的,又不见得一定碰上“行雨”;即令碰上“ 行雨”,这偶然的一次遭遇也不足为奇,难以说明常年的情形。因此要发现该地多“夜雨”的气候特点,非对该地的自然环境有较深入的了解不可。职是之故,一般 人在就“神女”、“云雨”的意象敷衍成赋咏时,很少有将“暮雨”当作巴山一带真实存在的气候特点的。存世极多的以《巫山高》为题的拟乐府诗篇便大多如此,如南朝齐人刘绘所作:

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灼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散雨收夕台,行云卷晨障;出没不易期,婵娟以惆怅。

又唐初沈佺期所作: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很难认定这些诗篇中的“云雨”意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环境有什么联系。

当然也有一些篇什注意到了巫山多夜雨的气候特点。最著名的是李商隐那首耳熟能详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勿庸赘言,这首诗的写作是有作者实际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的。由此不难推知,宋玉将神女的化身定为“朝云”和“暮雨”,实在是对巫山的气候特征有着真切了解的结果。试想他设定的神女化身如果不是“朝云暮雨”,——且不说风、霜、雷、电,哪怕是“暮云朝雨”或不分朝暮的云雨——这一文学形象势必减色不少。那样虽然 在美感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别,但因违背巫山自然环境的运行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便很难找到神女显灵的迹象。“旦朝视之”既不能轻而易举地“如言”,很难设想那样的文学意象还有多少生命力。

值得指出的是,“夜雨”并不是巴东独有的气候特征。这一现象在四川盆地和广大的西南山地非常普遍,很多地方的夜雨率甚至超过巴东。 但就以江汉为中心的楚国而言,其附近的夜雨现象则以巴东一带较为突出。应该说,地面结构加气候特征,是宋玉将神女所居之地定位于巫山的主要原因。要不然,如果在“云梦”的范围内就有这么一处合适的地方,可以肯定宋玉不会舍近而求远的。尽管这个远还没有远到不可企及的程度。

暴雨

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百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入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月~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月~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

(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

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的的2倍~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和出我国主要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爱卫天猫

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上面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投机倒把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出象普遍存在。如‘98长江大洪水即尖似1954年长江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