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今天丰润有雨吗_今天丰润有雨吗?
tamoadmin 2024-09-14 人已围观
简介1.“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也难丰润。”的下一句是什么?2.唐山丰润区今天有没有受到地震影响3.山水丰润冀东名山——腰带山云中草原。丰润草原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又叫做云中草原,丰润草原的河水清澈见底,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风景优美,吸引很多游客前往游玩。丰润草原多数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较浅,根系层集中在0到30厘米的土层中,细根的主要部分位于地下5到10厘米的范围内,雨后可以迅速地吸收水分。
1.“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也难丰润。”的下一句是什么?
2.唐山丰润区今天有没有受到地震影响
3.山水丰润冀东名山——腰带山
云中草原。丰润草原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又叫做云中草原,丰润草原的河水清澈见底,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风景优美,吸引很多游客前往游玩。丰润草原多数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较浅,根系层集中在0到30厘米的土层中,细根的主要部分位于地下5到10厘米的范围内,雨后可以迅速地吸收水分。
“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也难丰润。”的下一句是什么?
李小雨,当代女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同名人物:李小雨,江西宁都石上中学教师,宁都县书法家协会副。
目录
人物简历
主要作品
人物故事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梦的深处是故乡
语录
同名书法家人物简历
获奖作品
人物简历
主要作品
人物故事 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梦的深处是故乡
语录
同名书法家 人物简历
获奖作品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历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药行》。1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抒情诗集《雁翎歌》(1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红纱巾》(1983年创作)。她的诗作被选入《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青年诗选》、《她们的抒情诗》、《当代诗醇》中。《最后一分钟》被收入小学五年级语文。
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在当今中国诗坛,李瑛、李小雨父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父亲李瑛被誉为“诗坛常青树”,82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出版了58部诗集,其作品《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的中国》至今仍广为传诵。女儿李小雨,当代著名诗人,现任《诗刊》副主编,出版了《雁翎歌》《玫瑰谷》《东方之光》《声音的雕像》等8部诗集,其中《红纱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集奖,并获第一届庄重文学奖、第二届铁人文学奖等。和父亲一样,李小雨待人谦和、行事低调,但一说起父亲,说起诗歌,她就充满。
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李小雨
在李小雨的眼中,父亲李瑛似乎就是为诗而生的。“父亲从16岁开始写诗到80多岁,60多年来,诗始终伴随着他,为此他磨秃了半抽屉铅笔。”李小雨说,生活中,父亲似乎缺少很多东西。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不跳舞;但却永远遨游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76岁那年,他完成了第51本诗集,取名《出发》。“这本书意味着父亲青春的再出发。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探索更多新鲜的东西,写出比过去更优秀的诗。”李小雨说,直到今天,父亲心里仍涌动着巨大的情感波澜,对诗歌依然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作为李瑛的女儿,李小雨是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的。“父亲开始写诗的时候,还没有我。诗,伴随父亲成熟;父亲的诗,伴着我长大。”李小雨说,童年中印象最深的,是无数个深夜,当她一觉醒来,四壁黑暗,遮挡光亮的报纸上,映出了父亲端坐桌前写诗的身影…… 李小雨
很多时候,李小雨还是父亲诗作的第一个读者。她常常溜进父亲的书房翻看父亲的手稿。16年,父亲创作的悼念周恩来总理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无法公开发表,父亲将它默默地藏在抽屉底层,李小雨偶尔发现,一读便舍不得放下,每一次泪水都打湿稿纸。 中学时代,李小雨和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一样,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劳动,到部队的大熔炉去锻炼。所不同的是,当别人在寻找眼前出路的时候,她却从大自然中汲取了灵感。12年,21岁的李小雨发表了她的第一组诗歌《药行》,从此一发不可收。 和父亲“金戈铁马”的写作风格不同,李小雨的诗细腻柔婉,她喜爱用富于生活气息的诗句,传达内心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尽管近些年来,诗坛凋敝,诗声日渐衰微,李小雨却一直在坚守着,凭着对生活敏锐的直觉和纤细的情感用诗歌来发掘普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说,生活是诗歌生长的土壤,只有保持着对生活的爱和,才能写出激动人心的诗。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李小雨
李小雨用诗书写生活,而她的生活也像她的诗一样朴实无华。李小雨说,她和父亲都喜欢过最简单平实的生活。他们不习惯外面饭店的宴会,家里的饭无论多简单,只要有面条,有咸菜,就有了热腾腾的一切。 作为诗人和编辑,父女俩终日生活在纸的城堡里,却惜纸如金。李小雨说,她家的台历用完后,年年留着由父亲用线绳穿起来做本子。直到这些年,台历上印满了花花绿绿的“一日一笑”“一日一菜”,无法使用了才罢休。父亲还亲手翻制信封,把印刷厂印过一面的纸或者别人寄过来的旧信封翻过来,重新粘贴,父亲翻制的信封平整光滑,十分好用。由此及彼,他们家形成了一个规矩,凡用过一面的纸都整整齐齐留着,以备翻过来再用。 父亲骑了几十年老掉牙的飞鸽自行车,至今仍是家里的“宝贝”。父亲80多岁的时候还坚持骑着自行车满城转。 受家庭的影响,李小雨为人低调、朴实。她说,平时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在房间里安静地读书。李小雨在《诗刊》编辑的岗位干了30多年,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经她培养的一大批青年诗人也早已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她依然对编辑工作勤恳认真,无论是改稿或是复信,都一丝不苟。她要求自己像父亲一样,凡是给她寄信、寄稿、寄书的,一律亲笔回信,还要帮人家转稿、编书、推荐出版……而她却说,比起父亲,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长期以来,李小雨谢绝了不少媒体访、录像的要求。她说,如果读者想了解我,就请到我的诗中去寻找和认识我吧。
梦的深处是故乡
和父亲一样,李小雨对唐山有一种“走到哪里也难以忘怀的情感”。李小雨说,小时候她是从父亲的诗里认识故乡的,“凤凰山的石洞”“陡河的岸边”,还有“上学去的瘦瘦的小路”。唐山,这个亲切的名字时常在父亲的作品中出现,父亲用“生长着年轮的笔”表达着对家乡朴素的爱恋,也使她的情感和这座城、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连在了一起。 李小雨真正走进故乡是在1969年。当时18岁的李小雨带着父亲的期望,来到丰润县中门庄公社插队落户,两年的插队生活把她原来想象中的故乡化作了有形。“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李小雨说,她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家乡的山水也给了她不绝的创作源泉:长地垅、向日葵、土屋矮墙、小油灯……她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集奖和第一届庄重文学奖的诗集《红纱巾》就是记录这段青春岁月的。 此后李小雨曾多次返回故乡。16年唐山大地震,刚进《诗刊》杂志社的李小雨在地震后8天就来到唐山,在故乡的废墟上,她流着泪水写出了《震不倒的红旗》等作品。1996年,唐山地震20周年时,李小雨陪父亲回唐山,站在抗震纪念碑广场,父女俩禁不住泪湿衣襟。父亲在《光明日报》发表的长诗《寻找一座城》中写出了父女俩对故乡的眷眷深情:“就是在这座没有墓志铭的废墟上/一座新城高昂着头站起来……” 李小雨说,唐山是她的根,故乡使她的生命和诗同时闪亮。无论她在哪里,无论她走多远,故乡始终分享她的一份感情。正像此次回唐山前,父亲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故乡的山凝成我的骨骼,它的水流成我的血液,它的泥土孕育了我生命的基因,我是吃了她的乳汁长大的……离开她后,我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离开她多久,总是情牵梦绕想起她,怀念她。她像一座巨大的磁场时时刻刻吸引着我。”[1]
编辑本段语录
“诗歌要体现一种温情、一种真情。这样你才能打动读者。” “写悲伤容易,写快乐难。要把这一种情绪具象化,不要仅仅使用这个词汇,要把它分解成若干细节。” “不论作者前面如何写实,总要在最后提炼出提点东西来,这才是一首诗的价值所在。” “关于诗歌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词汇,比如无奈、哀伤等,不要直接在是个里面说出来,要尽量物化,让读者去感受,并心领神会。要善于制造反差,制造距离感,进而产生美感。” “诗歌,不在乎你想写什么,而在于你想怎么写,怎么感动人。” “第一是,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但这种诗意在你表达出来后,不能仅仅感动你自己。第二,要善于想象,要制造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作者只要把你要表达的用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所有向告诉读者的都写出来,是什么,让读者自己想去。” “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大喊狼来了,后面真有狼,那不是文学。不要把诗歌写的太像诗。” “一首诗歌的写作之初,就不要期望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并把这个哲理直白地写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战争史,博物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视为战争史展览馆,但这个极其沉重东西和氢气球形成了强烈的对举和反差。那种冲击力立刻就出来了。” “选题要机智,巧妙。要会选材。”[2]
编辑本段同名书法家
人物简历
李小雨,男,别署春雨,11年生于江西宁都。幼承家训,爱好书画,山野村夫,无缘名师,师法古人,初学唐楷,上溯魏晋,尤好“二王”。软硬兼施,临池廿载,名碑名帖,广学博。厚积薄发,稍有收成。
获奖作品
“奔向 2008 ——北京好运·活力中国”首届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2007年1月) “草原杯”全国书画美术大展赛:金奖(2007年3月) 中国首届“八一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2007年6月) 第四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一等奖(2007年8月) “米芾杯”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一等奖(2007年5月) 第六届“四方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5月) 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10月) “长江奖”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11月) 中国硬笔书协首届临书大展:传统功力百佳(2007年11月) 中国第一座硬笔书法碑林 ---- 浙江大陈岛碑林大赛:铜奖 “梨都杯”首届兰亭奖全国硬笔书法大赛:银奖(2007年11月) 全国第六届“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2007年12月) 全国第三届硬笔书法大展:三等奖(2008年9月) 首届写字节 . 孝文化硬笔书法大展:优秀奖(2008年10月) 《书法报 . 硬笔书法》第 59 期书法家栏目专版介绍。 作品十余次发表于《书法报·硬笔书法》、《中国钢笔书法》、《青年书法》《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入编各种大型典集十多部。[3]
唐山丰润区今天有没有受到地震影响
下一句是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这是一副对联
此联巧妙地嵌上了北京市所辖的八个郊县,即: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全联构思独特,生动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匠心独具。
对联含义: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山水丰润冀东名山——腰带山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4.0级地震
基本信息
发震时刻:2016-09-10 18:09:37
纬度:39.69°
经度:118.32°
纬度:10千米
震级:4.0
参考位置:河北唐山市开平区
腰带山东坡、北坡,是壁立千仞的险峻悬崖;西坡、南坡势略舒缓,峰回谷转,层峦叠翠。具体说来,东坡那长约4.5公里的陡峭坡谷,称为大岭沟。北坡中间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峪谷,葱郁苍莽,名叫烟囱沟;东侧、西侧,分别是浩瀚奇险的后背崖和清凉背崖。西面由西横山南端东侧谷口进入,是长约3公里的黄昏峪村的经济沟(即俗称的石房沟)。经济沟东侧自北而南,布列着蜿蜒向东、姿仪百态、变化万千的憋死牛峪沟、聚仙谷(又称大险沟)、小险沟、蛇连峪沟。南侧自西向东,是形状各异的蝎子脚梁、王八盖子梁、后台子梁、南梁、南沟。整座山脉气势磅礴,结构复杂,博大幽深。
腰带山各个坡峰沟谷,不仅景色壮观奇特,而且有着许多趣味无穷的 历史 掌故和传说故事,游之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为这里悠久、深厚的 历史 文化内涵所陶醉。
聚仙谷中的“天神守卫”、“卧龙石”“龙饮水”、“常燃香”、“二郎甲胄”、“圣水泉”、“一线天”、“爬爬洞”、“妈妈洞”、“天合板”、“石灵芝”、“藤罗瀑布”、“天梯”,石房沟中的“玉带仙境”、“神仙洞”、“石房”、“石床”、“龙眼泉”,小险沟中的“朝阳仙洞”、“栾花香雪”,蛇连峪沟的“百蛇交汇”,不仅形异景奇,还富含着玉皇大帝率领众仙来此巡游的美丽传说和抗日战争中惊天动地的重大史实。身临其境,让人萌生许多奇妙的联想,心灵得到神圣的洗礼和熏陶。
此外,腰带山南侧的蝎子脚梁、王八盖子梁,东侧的大岭沟,北侧的烟囱沟内,栽植了面积十分广阔的桃杏,早春之时桃杏花儿绽放,一片片洁白如雪,一片片粉红接天,漫游其中,尘思万缕顿抛九霄云外,意念飘渺,仿佛独置仙境之中。山南侧后台子梁的下部,一片长60多米,高40多米的坦荡山坡,一簇簇高一二米的笋状白石,露于茵茵的芳草之上,人称“小石林”,深令游人耳目一新。“小石林”向上约百米,有两尊相距十几米的突兀褐石,高三、四米。南边一尊极像老僧,北边一尊极似道翁,它们对坐,似在盘经论道,激烈相争。此刻老僧得胜,仰天长笑;道翁瞠目,呆坐木然,形象情态惟妙惟肖,惹得游人愉悦开怀。“小石林”东南一段峭崖之上,一棵自岩罅间横生出的古柏,直指苍穹。古柏茎粗30多公分,长约五六米,表皮苍老,枝叶遒劲,树龄在数百年以上,游观之人无不惊叹其坚韧顽强的生命力量。进入夏季雨期,腰带山上汩汩的山泉,淙淙的小溪,随处可见。此时进山游历,不管走到哪里,你的心中都会浮起一种清新、欢快、激悦的 情感 。特别是当你沿着南坡南沟中的山路攀登而上,行至距林场不远的时候,沟北百十米长的悬崖陡壁上,一道道宽一二米、二三米的水瀑从上面的石罅中泻出,高程10-20米。在这浓荫森蔽的深壑中,面对着这飞流直下,惊涛震耳的雄奇景观,真的会生出一种“疑是落九天”的感觉。
腰带山上曾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其规模型制,特点风格,附近村庄老人大多都曾亲往览游,今仍记忆犹新。在山顶最高峰今雷达站位置,是有名的望海亭旧址。亭为八角重檐,基址直径约8米,高约9米。相传此处清代初期坐落望海寺一座,毁圮之后,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建起一座望海亭。亭址西侧,今仍置放清二品顶戴、山东盐运使赵国华撰文,清两广总督张人骏书丹的《遥黛山望海亭碑记》。碑文除记述了修建经过之外,还描述了登临观眺之所见:
道出了旧时县人“腰带山牵周围山川之脉势,左县域昌蔚钟灵之精魄”的普遍认识。2000年,笔者同王官营镇中学马信存同志,在腰带山林场王景富场长的带领下登临望海亭基址西侧远眺,四周山峦宛若众孙,匍匐其下,巅连拱列,铺向远方。其间西侧、北侧浭水如练,邱庄水库那座高峡平湖,波光潋滟。极目放眼,北南两面,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陡河水库,银光闪烁,横陈天际,就连三二百里外的苍茫渤海,尚能依稀指辨。望海亭当初命名,大概缘此。
摄影:韩永刚
望海亭西北侧,势稍低坦,旧时矗无梁阁于其上。无梁阁东西坐落,面阔5间,砖灰结构,单层拱券,造型雄浑壮观。中间3间建有佛龛,两侧耳房有格扇相隔。无梁阁西侧建草堂6间,北侧建草堂3间,南侧建坐东朝西的草厢房3间、畜棚两间。四外环以4米多高的石墙,南面门外左侧立石碾一盘,统称为天云观。此观相传南海观世音菩萨所选,因地质疏松迁至迁西景忠山上。现今天云观旧址南约六七米处,有一径6米、深3米的洼坑,即为观世音菩萨当年的踏试遗迹。
腰带山半腰以下,还有“四不露寺”。因位于路转峰回之异坳间而得名。它们是坐落在南侧后台子下坎的灵泉寺(又称横云寺),西侧石房沟北端的碧霞寺,北侧清凉背下的清凉寺,东侧大岭沟近南端的朝雾寺。四寺殿宇玲珑,佛像辉煌,周围松柏翁郁笼蔽,近旁井泉清冽,给山川凭添无限钟灵之气,使腰带山景色更加秀丽。难怪清代诗人魏元枢写下五律《腰带山绝顶》:
清代中期诗人刘世珍写下七律《登腰带山》:
美丽传说
腰带山的名称,意境深远,含蕴丰富。其形成缘由,与它自身所具有的奇幻莫测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质地形貌、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密切相关。
据清乾隆版《丰润县志·山川》所记:“……魏元枢太守云:……每六月大雨,云没其下,山顶红日皎然,故曰腰带也。”清光绪版《丰润县志》中《腰带山纪游并山顶议建望海寺记》云:“由山南盘旋而上不数里……中有古寺,额曰横云,见白云如练,横斜寺西,必有大雨,此'腰带横云’所由,列邑八景之一也。”
作者:王洪义
腰带横云景观出现,多数在盛夏,但春秋季节也有发生,一般在暴雨前后。下雨前,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从东面的青龙山飘来如烟似缕的雾气,越来越重,渐渐形成洁白的一条云带。云带如彩练,在东风的吹拂下,沿山半腰向西飘去。飘到西南部的横云寺上空,一个奇异的现象出现了:云带如受异物阻隔,不再径直西行。如果至此而止,云则越聚越厚,颜色由白变灰、变黑,不久弥漫整个天空,暴雨倾盆。如果云带在这里折而向上,升腾二三十米后,再转而向西,伸向远方,天将晴而无雨,这里满山镶翠的腰带山,绕着一道洁白的云带,矗立在如洗的碧空中。有时雨后,随着天空的放晴,红日的露出,云团常常在山腰聚成一条如同长长丝绦的白色云带,系于山前。灿烂的阳光倾洒在这最后一缕云气上,反射出道道耀眼的金光,一幅佛光普照的仙境氛围,笼罩着整个山野。
腰带山还常常出现另外一种奇异的景象:山半腰横云以上是朗朗晴空,骄阳似火。横云以下,却大雨如注,下得山下村庄沟满壕平。当地人称之为“晴空降雨”。此刻你若站在山顶,俯视山下,那乳白色的雾气,穿梭于峰岭间,宛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奔腾翻滚,那一块块上升的云块未及山顶,便又折卷回云海之中,睹此壮丽奇观,皆感平生之幸。
关于“腰带横云”这一景观的来由,清康熙版《丰润县志·山川》又有“山腰有石一带,望之隐隐如云气之横,故名”的说法。腰带山的这一带白石,实系燧石,土称火石,是陶瓷工业的关键用材,山下古镇火石营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腰带山雄伟壮观,是丰润群山中的最高峰,称为众山之尊,龙脉之首,故有“龙祖山”之称。腰带山因为从远处瞭望呈青黑色,文人墨客斟酌认为,青黑色为黛,远距为遥,故称为“遥黛山”。还传闻,唐王李世民东征期间曾于此征战屯戍,行时将御带遗落于此,后人又因而称之为“御带山”。
红色故事
摄影:云帆
抗日战争时期,腰带山成为中国***领导下的敌后根据地,在这里,冀东军区八路军和英雄的丰润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著名***人李运昌1938年领导的20万人冀东抗日大,其举义地点之一的岩口村就在腰带山东麓脚下,而山上则留下了民族英雄节振国带领抗日工人大队在此训练修整的足迹。西麓聚仙谷中有一妈妈洞,是抗日区长张国汉和冀东地委《救国报》编辑付惠轩等12名干部战士,和日伪作殊死斗争的牺牲地。洞外高12米的烈士纪念碑,至今仍在启迪后人。
作者:张树保、郑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