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庆元天气查询_庆元天气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泗水的诗句2.关于夏天的古诗30首小学 另附端午节4首诗句3.上海被称为什么城?4.浙江省有哪些县市区?5.妈祖文化的信仰功用6.日记开头优美的句子7.雕花的作文 关于蔚县雕花的作文1.答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
1.关于泗水的诗句
2.关于夏天的古诗30首小学 另附端午节4首诗句
3.上海被称为什么城?
4.浙江省有哪些县市区?
5.妈祖文化的信仰功用
6.日记开头优美的句子
7.雕花的作文 关于蔚县雕花的作文
1.答
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
基督教里的人说,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咱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这是当然的,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以下就讲讲稻草人在夜间遇见的几件事儿。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桔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下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
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教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像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他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小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小蛾下的子,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老妇人到田里来了。她弯着腰,看看田里的水正合适,不必再从河里车水进来。又看看她手种的稻子,全很壮实;摸摸稻穗,沉甸甸的。再看看那稻草人,帽子依旧戴得很正;扇子依旧拿在手里,摇动着,发出的声音;并且依旧站得很好,直挺挺的,位置没有动,样子也跟以前一模一样。她看一切事情都很好,就走上田岸,预备回家去搓草绳。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儿,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覆地警告;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警告是无效了。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很瘦弱,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似的。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这时候天气很凉了,又是在夜间的田野里,冷风吹得稻草人直打哆嗦;只因为他正在哭,没觉得。忽然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他吃了一惊,才觉得身上非常冷。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他为了尽责任,而且行动不由自主,虽然冷,也只好站在那里。他看那个女人,原来是一个渔妇。田地的前面是一条河,那渔妇的船就停在河边,舱里露出一丝微弱的火光。她那时正在把撑起的鱼罾放到河底;鱼罾沉下去,她坐在岸上,等过一会儿把它拉起来。
舱里时常传出小孩子咳嗽的声音,又时常传出困乏的、细微的叫妈的声音。这使她很焦心,她用力拉罾,总像很不顺手,并且几乎回回是空的。舱里的孩子还在咳嗽还在喊,她就向舱里说:“你好好儿睡吧!等我得着鱼,明天给你煮粥吃。你老是叫我,叫得我心都乱了,怎么能得着鱼呢!”
孩子忍不住,还是喊:“妈呀,把我渴坏了!给我点儿茶喝!”接着又是一阵咳嗽。
“这里哪来的茶!你老实一会儿吧,我的祖宗!”
“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在空旷的夜间的田野里,这哭声显得格外凄惨。
渔妇无可奈何,放下拉罾的绳子,上了船,进了舱,拿起一个碗,从河里舀了一碗水,转身给孩子喝。孩子一口气把水喝下去,他实在渴极了。可是碗刚放下,他又咳嗽起来;而且更利害了,后来就只剩下喘气。
渔妇不能多管孩子,又上岸去拉她的罾。好久好久,舱里没有声音了,她的罾也不知又空了几回,才得着一条鲫鱼,有七八寸长,这是头一次收获,她很小心地把鱼从罾里取出来,放在一个木桶里,接着又把罾放下去。这个盛鱼的木桶就在稻草人的脚旁边。
这时候稻草人更加伤心了。他可怜那个病孩子,渴到那样,想一口茶喝都办不到;病到那样,还不能跟母亲一起睡觉。他又可怜那个渔妇,在这寒冷的深夜里打算明天的粥,所以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他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给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作被褥,给孩子一些温暖;又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赃物,给渔妇煮粥吃。如果他能走,他一定立刻照着他的心愿做;但是不幸,他的身体跟树木一个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他没有法子,越想越伤心,哭得更痛心了。忽然啪的一声,他吓了一跳,停住哭,看出了什么事情,原来是鲫鱼被扔在木桶里。
木桶里的水很少,鲫鱼躺在桶底上,只有靠下的一面能够沾一些潮润。鲫鱼很难受,想逃开,就用力向上跳。跳了好几回,都被高高的桶框挡住,依旧掉在桶底上,身体摔得很疼。鲫鱼的向上的一只眼睛看见稻草人,就哀求说:“我的朋友,你暂且放下手里的扇子,救救我吧!我离开我的水里的家,就只有死了。好心的朋友,救救我吧!”
听见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稻草人非常心酸;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己的头。他的意思是说:“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除了你、渔妇和孩子,还有一切受苦受难的。可是我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我怎么能照我的心愿去做呢!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
鲫鱼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像火一般地烧起来了。“这又是什么难事!你竟没有一点儿人心,只是摇头!原来我错了,自己的困难,为什么求别人呢!我应该自己干,想法子,不成,也不过一死罢了,这又算得了什么!”鲫鱼大声喊着,又用力向上跳,这回用了十二分力,连尾巴和胸鳍的尖端都挺了起来。
稻草人见鲫鱼误解了他的意思,又没有方法向鲫鱼说明,心里很悲痛,就一面叹气一面哭。过了一会儿,他抬头看看,渔妇睡着了,一只手还拿着拉罾的绳;这是因为她太累了,虽然想着明天的粥,也终于支持不住了。桶里的鲫鱼呢?跳跃的声音听不见了,尾巴好像还在断断续续地拨动。稻草人想,这一夜是许多痛心的事都凑在一块儿了,真是个悲哀的夜!可是看那些吃稻叶的小强盗,他们高兴得很,吃饱了,正在光秆儿上跳舞呢。稻子的收成算完了,主人的衰老的力量又白费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
夜更暗了,连星星都显得无光。稻草人忽然觉得由侧面田岸上走来一个黑影,近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女人,穿着肥大的短袄,头发很乱。她站住,望望停在河边的渔船;一转身,向着河岸走去;不多几步,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稻草人觉得很奇怪,就留心看着她。
一种非常悲伤的声音从她的嘴里发出来,微弱,断断续续,只有听惯了夜间一切细小声音的稻草人才听得出。
那声音说:“我不是一条牛,也不是一口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我要跑,不能等着明天真个被你卖给人家。你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管什么用!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只有死,除了死没有别的路!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这些话又哪里成话呢,哭得抽抽嗒嗒的,声音都被搅乱了。
稻草人非常心惊,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
她要寻死呢!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摇起扇子来,想叫醒那个沉睡的渔妇。但是办不到,那渔妇睡得跟死了似的,一动也不动。他恨自己,不该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
风散她寻死的念头吧!”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也没有一丝儿声音。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那女人沉默着站了一会儿,身子往前探了几探。稻草人知道可怕的时候到了,手里的扇子拍得更响。可是她并没跳,又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她忽然举起胳膊,身体像倒下一样,向河里窜去。稻草人看见这样,没等到听见她掉在水里的声音,就昏过去了。
第二天早晨,农人从河岸经过,发现河里有死尸,消息立刻传出去。左近的男男女女都跑来看。嘈杂的人声惊醒了酣睡的渔妇,她看那木桶里的鲫鱼,已经僵僵地死了。
她提了木桶走回船舱;生病的孩子醒了,脸显得更瘦了,咳嗽也更加厉害。那老农妇也随着大家到河边来看;走过自己的稻田,顺便看了一眼。没想到才几天工夫,完了,稻叶稻穗都没有了,只留下直僵僵的光秆儿。她急得跺脚,捶胸,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她劝她,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
2.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
3. grape banana peach orange mango pear le lemon
关于泗水的诗句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出自宋代杨炎正的《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爱国抒怀 译文及蛛丝译文
深秋季节,江面空阔,一阵寒风吹来,眼睛被吹得发涩,顿感寒意,让我这个他乡之客不胜秋意悲凉。为了驱散这些忧愁,我呼酒登楼,登上了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江山壮丽如画,巧夺天工。长江波涛汹涌,那下面的鱼龙应当正在一唱一和地悲啸著吧,而我却没有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江上的寒风霜露总是善于欺负客居之人,将它们的寒气吹入我的衣裘中,让我顿感寒冷。
寒意让我顿时清醒,满腔豪情都化成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徒然兴叹悲鸣。我一直胸怀报国壮志,却报国无门,空自白了鬓间须发。平生空有一腔意气,现在却只剩了憔悴,暮年已至,如何能再有作为,一展襟怀?只有这江上的明月和那沙鸥能够了解我的心意,就让它们陪我度此残生吧。
赏析词的上阕领起于登楼所见的萧索秋景。“寒眼”并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心寒、情寒。“乱空阔”初看颇不合情理,因为“乱”似乎与空阔关系不大。词人借秋天的背景将“乱”字与落叶相结合。秋天到来,落叶处处,使空阔的江天看起来零乱而萧条,如此理解,“乱空阔”自然就合情合理了。而萧条的愁情是由萧条的秋景引起。所以词人云“客意不胜秋”。不过词人并没有继续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在词人这种精心设计中,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并无余暇顾及小家子气的“诗愁”。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当强提的那口硬气逐渐消退,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
下阕抒情。在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词人忽然有所悟继而感叹。国势衰微,有志者理应报国,可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理想、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时光流逝,词人垂垂老亦,他壮志难酬。念至于此,词人虽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有“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陪伴他的只有江月和沙鸥。情绪承接上阕结尾处的低回,显得不平、无奈、凄凉。
创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年),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旅游,经过扬州,登上了多景楼,感怀伤景,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杨炎正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关于夏天的古诗30首小学 另附端午节4首诗句
1. 泗水的古诗还有日记
《泗水行》张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泗水桃花节
盼望着,春游的这天,我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一书包
的“美食”,以便在欣赏美景时也可以好好品尝一下美食。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唱着,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运河风光带。啊!这里百
花争艳,金黄的油菜花、鲜红的牡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对我们露出美丽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快乐地钻进了花丛中,这儿瞧瞧,那儿看看,舍不得离开。
2. 描写泗水河畔的诗句《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评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作者介绍〕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3. 适合描写泗水阁,抒情的诗句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登戏马台作(储光羲)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天门神武树元勋,
九日茱萸飨六军。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泗水南流桐柏川,
沂山北走琅琊县。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
4. 泗水的古诗还有日记《泗水行》张籍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泗水桃花节盼望着,春游的这天,我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一书包的“美食”,以便在欣赏美景时也可以好好品尝一下美食。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着唱着,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运河风光带。啊!这里百花争艳,金黄的油菜花、鲜红的牡丹、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对我们露出美丽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快乐地钻进了花丛中,这儿瞧瞧,那儿看看,舍不得离开。
5. 有关胜什么泗水滨的诗么1、原句是:胜日寻芳泗水滨。出自《春日》。
2、原诗全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分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4、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6. 有关胜什么泗水滨的诗么1、原句是:胜日寻芳泗水滨。
出自《春日》。2、原诗全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分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4、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7. 春日这首诗把泗水指的是《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上海被称为什么城?
夏天到了~
这几日不少地区热到让人汗流浃背,难以忍受~
其实在炎炎夏日里,
我们的汗流浃背也曾被古人写在诗歌里哟~
那些温婉的诗歌,记载了千年的夏!
那么,
请跟着我来看一下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吧~
描写夏天的30首古诗词
1.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5.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6.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7.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8.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9.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0.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11.夏日书怀寄道友
唐崔涂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首夏
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13.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14.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5.闻蝉
唐来鹄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16.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8.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19.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20.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21.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22.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3.首夏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过尽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24.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25.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26.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7.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28.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29.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30.夏词
明智生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温暖,明亮,有人情味,满满的仪式感,这是台湾乡下布袋镇的端午习俗,是台湾作家肖丽红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一书中记载的。想起儿时的端午,清晨睁眼就发现睡梦中被妈妈记在手腕上的五彩绳,门楣上别着柳枝和艾草,还有大红的纸葫芦,厨房里飘来粽子的清香……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近端午,和我一起走进古诗词,去看看古人的怎么过,领略彼时的端午风俗。
0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唐 李隆基《端午》
赏析:端午节的时候时序已经进入仲夏,这个时候的白昼越来越长了。
端午节这天,盐佐梅子,美酒盈觞,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宫中大宴群臣,以示皇恩浩荡。
木槿茂盛,芦草芳香,心情舒畅的唐明皇祈祷天下百姓幸福安康,更希望大臣们忠贞报国,和他一起把国家治理得更加的繁荣昌盛。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隆基开创了盛世,在他执政的前期,国富民安,天下太平,从他的这首《端午》诗中,世人就能领略得到彼时的岁月静好。
诗人简介: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唐高宗李治之孙,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唐朝的极盛时期:盛世。
02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赏析: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了小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还插上了艾蒿。
然后,他又忙着配药储存药品,为的是家人在一年内都平平安安得无病无灾。
忙完了这些,已经是日暮时分了,家人早已准备好了酒菜,于是团团围坐,一家人高兴地举杯畅饮。
石榴花开,包粽子,挂艾草,草药,点雄黄酒,闲适和惬意不经意间就在诗人的笔端倾泻了出来,这个小山村的端午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好。
宋宁宗庆元元年,71岁的陆游隐居在家乡绍兴,彼时,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者,这个端午,他终于放下了满腹愁思,暂时融入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诗人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孝宗是赐进士出身,仕途不顺,著述颇丰,有《剑南诗稿》等著作传世。
03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赏析:初夏时节,天气稍热,微微小汗湿透了朝云的绿色薄稠衣,明天的端午节,一定要沐浴兰汤。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参与者众多,女子们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
端午这日,要将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诗人默默地祈祷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浴兰汤,缠彩线,挂符篆,祛疾疫,辟邪魔,祈康健,全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那热闹的氛围,那份满满的仪式感,是如此的温馨纯朴,令人心生美好。
苏轼的这首词写于宋哲宗绍圣二年端午节前一日,此时,距他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想到身边不离不弃甘苦与共的爱妾朝云,苏轼的心中充满感念之情。
于是,他写下这首词,祝福朝云身康体健青春永驻,同时也祈祷自己和她能够夫妻恩爱白头偕老。
词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书法家、历史治水名人,仕途不顺,屡遭贬谪,著述颇丰,有《东坡七集》等作品传世。
04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唐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赏析:这是唐代礼部尚书房的端午习俗。这天,大家的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相互祝福长命百岁。
尚书省内一片寂静,值班的诗人不能和家人共度佳节,就把对儿孙的美好祝福写在华贵的信笺上,更想用开怀畅饮来传递这心中的美好祝愿。
诗人简介:权德舆,字载之,唐朝文学家、宰相,少有才气,四岁能诗,十五岁即小有名气,以文章著称,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古代的端午怎么过?四首古诗告诉你。
端午节在夏天的正中,白昼渐长,温度适宜,万物生长,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刚刚好。
赛龙舟,挂艾符,沐兰汤,饮菖蒲酒,一切都只为一个美好的心愿:安康幸福绵长。
古诗词里的端午有人间烟火的味道,是温馨和美好,令人感到温暖。
每一个节日都要认真地过,那才叫过日子,过了这个节日还有下一个节日,有盼头,来日可期,这样的生活真好……
浙江省有哪些县市区?
问题一:上海被称为什么城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 *** 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 *** 签订了《虎门条约》。......>>
问题二:许多城市被称为什么城 蓉城,是四川省会成都的别称芙蓉城的简称。相传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为芙蓉城,后简称蓉城或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
羊城,广州的别称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泉城,是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区,内含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等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
京城,江苏省镇江市古称,孙权在迁都建业以前,于209年(建安十四年)先在京口临江的北固山居高临下建造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京城”,俗称铁瓮城
不夜城,美国纽约市的别称
问题三:上海被称为什么? 上海简称是“沪”,与城相连一起说就是“申城”
上海被誉为“东方的巴黎
上海又叫魔都、不夜城等。
问题四:上海叫什么城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珐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 申城
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称申城。
问题五:上海市是什么城之称 上海可以称为不夜城,魔都之类的。
问题六:北京叫帝都,上海叫魔都,还有哪些城市被称为什么都的吗? 南京 旧都 东莞 性都 重庆 陪都 广州 妖都 武汉 伪读 成都就叫成都
问题七:上海这个城市在近代被称为什么 吴淞,淞沪
问题八:上海比北京小为什么还被称为中国最大城市 中国最大城市说的是人口,不是土地面积。
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北京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
表面看,北京土地面积比上海大很多,实际大多是山地,论宜居土地,北京不比上海大多少。
北京因为是首都,是中国的权力中心,其拥有的教育医疗等比上海强得多,论城市影响力,北京确实是中国第一,而且人口和GDP也都有希望超过上海。
另外,直辖后的重庆市人口近3000万,经济发展也很快,不过因为历史习惯和城市影响力,一般还是把上海视为中国第一大城市。
问题九:上海为什么称为申城? 上海是我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远古时期,这里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一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族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即今上海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海的名称。这应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到了宋朝,这里的经济得到发展,成了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称上海浦,一条称下海浦。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地名的来历。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设上海县。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耽立后改为中央直辖市。
上海的简称“沪”和“申”的来历
先说“沪”。“沪”原是一种工具,是用竹子编成的。当地人民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沪拦住。古时称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当时上海所在淞江口处正是喇叭形的海湾。所以,人们便将到处插有“沪”的、又被称作“渎”的淞江口一带称为“沪渎”,这一带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沪”也成了上海的代称。
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与战国时期受封于这里的楚国贵族黄歇有关。黄歇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春申君。他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名。当时的黄浦江还是一条无名之河,河中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常常泛滥。黄歇带领百姓进行开浚,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造福于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简称,是对黄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纪念。
问题十:那四座城市被称为火城? 四大火炉(武汉、南京、重庆、南昌)的由来 民间多将武汉、南京、重庆及南昌并称为中国“四大火炉”。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这4座城市夏季高温天气多,夜间气温高,空气湿度大。 据南京灾难性天气气候研究所专家介绍,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南京、重庆、武汉、南昌等城市每年的高温日的确居于榜前。按照资料统计,四大城市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19.3天,37℃以上高温天气平均每年4.5天;夜间28℃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3.2天,30℃以上的最低气温平均每年1.9天。再加上“满城无风”的闷热,难怪拥有了“火炉”之名。 重庆之热源于地形,“渝炉”堪称老山炼丹,是全国有名的盛夏高温区。今年重庆相比北方高温稍显温柔,6月初的强降雨过程为初夏渝城消去几分暑气,不过重庆人却不为此感到庆幸。家住重庆永川的韩先生说:“重庆的招牌菜是7-8月份的伏夏天,压轴戏是9月的秋老虎,今年的高温还未开始。”而专家解释山城夏季龚雨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尘等)的增加影响到太阳辐射,导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温日相对减少。”这样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意外收获”。 江城武汉可称“一代炉魁”。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汗出如浆,闷热难耐。1934年某日武汉41.3℃的纪录为江城夺得“炉魁”之称。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离手,出汗如出浴。宁沪两地高温堪称伯仲,不过上海临海地形让南京自叹不如,“因为海陆间气压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凉爽很多,虽然两地日最高温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温度上海就比较低。”南京大学大气系钱教授解释说。 在历史上,重庆、武汉、南京的前三把“火炉”交椅坐得稳当,“第四火炉”归属则一直存在争议,南昌、济南、上海、广州等地都曾榜上有名,最终南昌终于胜出。2003年夏,南昌有22天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9.7℃,地面最高气温超过60℃。市民们纷纷跳进赣江消暑,江上每天呈现千人共泳的壮观场面。同年11月已是深秋时分,南昌某日最高气温竟达31.2℃。眼下“火炉城市”纷纷要求摘帽,只有南昌至今尚未提出申请。
妈祖文化的信仰功用
浙江省一共有:
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
浙江省全省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行政区域内下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级市.?
浙江有11个地级市:
杭州市 、湖州市、 嘉兴市 、宁波市 、绍兴市、 台州市 、温州市 、丽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舟山市 县级市有21个: 建德市 、富阳市 、临安市 、海宁市 、平湖市 、桐乡市 、余姚市 、慈溪市、?奉化市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临海市、 温岭市、 瑞安市、 乐清市 、龙泉市 、兰溪市、 永康市、 义乌市 、江山市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为全国的1.06%。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共11个省辖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
浙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浙”,省会杭州市。位于东临东海,北连长江三角洲,与江苏省接壤,太湖位于两省之间,东北一角邻上海市,西界安徽省和江西省,南连福建省。
浙江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明矾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萤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日记开头优美的句子
航海之神海上守护神宋元时代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移民和侨民的不断出现,以及统治阶级的加封与提倡是妈祖成为著名海神的历史原因。人们将妈祖视为海神加以崇拜,是从汉族民间开始的,以巫觋为核心传播开来,在民族中传承下来,进而在朝廷官吏中传播。
助漕运妈祖到元代得以迅速传播,除航海原因外,还以元代漕运改为海路有关,妈祖信仰逐渐扩大,从东南亚沿海扩大到北方京津地区,妈祖信仰已为中央王朝所承认。
雨水之神求雨我国为农业大国,雨水不仅是饮食之源,也是从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沿海地区也把主宰海事活动的妈祖视为司雨之神。从历史看,巫觋都是求雨的主祭者,妈祖既然生前为巫,死后为神自然与雨水有难解之缘。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以行船谋生的船工渔夫亦逐渐增多。他们面对反复无常的大海,惟有从祈求神明庇护中得到一些精神安慰,妈祖信仰遂之传开,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也逐步升级。
初时,妈祖庙只是莆田海边的杂祠。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领事路允迪奉使高丽国,船在黄水洋遇风暴。恰好此船上水手从莆田雇来,危难中祈祷妈祖,终转危为安。返国后,奏请朝廷,宋徽宗于是赐顺济庙额,顺济庙即当时宁海墩(圣墩)妈祖庙,妈祖信仰从此获得了朝廷的承认。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封崇福夫人,这是对妈祖最早的褒封。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莆田人陈俊卿为当朝丞相,笃信妈祖,于是奏请朝廷诰封妈祖为灵惠夫人,之后,一路加封。
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这样,自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直至清同治十一年,四个朝代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封号最长达64个字,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妈祖和孔子、关帝等一同被列入清朝地方的最高祭奠,规定地方官员必须亲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礼,列入国家祀典,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海上女神”。
朝代年号(时间)封 号
宋朝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崇福夫人
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灵惠夫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灵惠昭应夫人
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灵惠妃
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灵惠助顺妃
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存灵惠助顺显卫妃
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封存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理宗宝祜三年(1255年)灵惠助顺嘉应慈济
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朝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护国明著天妃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护国辅圣民显佑广济明著天妃
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
嘉庆五年(1800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1852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天后
咸丰三年(1853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天后
咸丰七年(1857年)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宋雍熙四年(987年),妈祖升天后,人们崇奉海神,在湄洲岛建庙祭祀,此庙宇即最早的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有华人即有妈祖庙。据《世界妈祖庙大全》提供的最新数字,全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20多个国家与地区,信奉者近2亿人。
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庙数以百计;福建、广东、浙江、海南以及东北部的上海、江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地也建有妈祖庙。台湾三分之二人口信仰妈祖,岛上妈祖庙宇500多座。港澳地区也有妈祖庙50多座。国外妈祖庙宇较密集的地区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其它分布于美国、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朝鲜、挪威、丹麦、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新西兰及非洲等地。
妈祖庙宇各地名称不一,或称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或称天后寺、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天后祠、安澜厅、双慈亭、纷阳殿等等,在这些妈祖庙宇中,福建湄洲妈祖庙(987年)、天津天后宫(1326年)、台湾北港朝天宫(1694年)(以上被成为世界三大妈祖庙)、福建泉州天后宫(1196年)、湖南芷江天后宫(1748年)、台湾澎湖天后宫(1592年)、蓬莱阁天后宫(1122年)、长岛庙岛显应宫(1122年)、宁波天后宫即庆安会馆(1853年)、澳门天后宫(2003年)新加坡天福宫等在年代、规模、地位及影响方面均极富特色,为妈祖庙宇建筑中的佼佼者。
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史料记载,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传说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实当浯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时,罗城尚在镇南桥内而是宫适临浯浦之上。”当时建的这座妈祖宫规模已经很大,有三殿、山门、两廊、两亭。宋元时期,泉州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贸易商港之一,与亚洲五十八年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同时,泉州的造船业也著称于世,国家出海贸易的船舶“多广州、泉州所造。”宋代,泉州地方长官和市舶司官员,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祈风”、“祭海”仪式,祈求风浪平青静,航海平安,以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最初祭海在晋江边的真武庙,祈风仪式在南安县的九日山,但到了南宋未年,取而代之的是顺济宫的祭仪。宋元明历朝经常遣官致祭,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钦定春秋两祭,此后,顺济宫官祭便成定例。
元代,泉州港更为繁盛,和海外通商的国家多达九十多个,海上巨船入港有时多达三百多艘。元代帝王为了漕运、海运的顺利,也多次诏封妈祖,以祈求妈祖的庇祐。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再次下诏,“遣正奉大夫宣德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道市舶司提举蒲师文册尔为护国明著天妃”,特地指派泉州的蒲师文(其父蒲寿庚,仕宋尝为泉州市舶司提举,入元累官至福建行中书省中书左丞,擅蕃利者三十年)为册封大臣,在泉州天妃宫举办祭祀和褒封天妃的典礼。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二十日,元文宗下诏书,“加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诏文中直呼妈祖为“泉州海神”。妈祖的海神职位进一步明确。天历二年(1329年),元文宗又命翰林院拟定祭文遣官赍香诣宫致祭。祭文曰:“圣德秉坤极,闽南始发祥。飞升腾玉辇,变现蔼天香。海外风涛静,寰中麟凤翔。民生资保赐,帝室借匡襄。万载歌清宴,昭格殊未央。”
元代帝王在蕃人云集的泉州港多次御祭天妃,其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进入明代,泉州港仍然是全国的一个重要港口。洪武三年(1370年),泉州复设市舶司,专通琉球。此后,又“以诸番贡使益多”,在天妃宫附近的车桥村设置“来远驿”,专门接待琉球等国的外宾。为了帮助琉球开发经济文化,洪武二十二年(1392年),明太祖“敕赐闽人三十六姓”定居琉球。这三十六姓中,泉州人占了相当一部分,如南安的蔡氏,晋江的李氏、翁氏等,他们在琉球担任通事(翻译),传授操舟技术和文化知识。当时明规定,凡是封舟必须安放天妃神像,开洋前正副使必须先到出口发港的天妃宫祭拜。封舟到达目的地,正副使必须恭奉船内的妈祖神龛上岸,安放于所在国的天妃宫,借以朝夕膜拜。当时,福建开洋至琉球,必经沧水,过黑水,古称“沧溟”,又称“东溟”,是一条深达两千多米的大海沟,波涛汹涌,航海者经常在此遇难。这样,妈祖就被“闽人三十六姓”恭奉于船中,伴随他们从泉州出发,披波斩浪,顺利到达琉球。“闽人三十六姓”来到琉球后,分别在琉球首府那霸和他们聚居的久米村建起了上、下两座天妃宫,宫成之后,琉球当地地方官也作了规定:“自贡船开船之日起至第七日,上至大夫下至年轻秀才,都必须参拜两天妃宫”,“自第七日至贡船回归本国为止,每日大夫以下的年轻秀士与乡官士们都要轮流诣庙参拜。”由此,随着中琉两国交流的不断密切,天妃信仰在琉球逐渐深入人心。
永乐五年(1407年),三保太监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时途经泉州,遣使祭拜妈祖,因天妃宫“历岁既久,寝以倾颓”,五年特奏请“令福建守镇宫重新其庙。”永乐十三年(1415年),郑和部属“少监张谦使渤泥(今北加里曼丹岛)得乎州,发自浯江(泉州),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再次途经泉州,在依制祭拜妈祖之后,又去灵山伊斯兰圣墓行香,祈求祖先灵圣庇佑。郑和行香所立碑石至今尚在,文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护。镇抚蒲和日记立。”嘉靖十九年(1540年)郡人徐毓集资大修,先修正殿五间,重建寝殿七间,凉亭四座,两厢三十间,东西轩及斋馆二十八楹。二十三年(1544年)落成。
清代,靖海侯施琅奉旨东征台湾,统一祖国。他分兵三路出击,其中一路在泉州十五都围头,《泉州府志》载:“国朝将军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有助顺功。”平定台湾后,施琅感念涌潮济师之神恩,在自己的同乡、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题请未准,再次上书康熙帝请封,历数妈祖助顺神迹。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十四日,“以将军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特封天后”,钦差礼部郎中雅虎等,赍御书香帛到泉州庙及湄洲祖庙致祭。自此,泉州天妃宫改称天后宫。施琅将军为报答神恩,对天后宫进行重修和扩建。嘉庆二十一年(1916年)署泉州府事徐汝澜以栋宇漶漫,非复旧观,倡捐再次重修。道光年间(1830—1850年)清文宗加封妈祖为“天上圣母”,泉州天后宫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清代,私商贸易和向东南亚各国及台湾的移民热潮在泉州港进一步兴起,妈祖信仰也随着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史料记载,泉州商人“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在国内,有广东的番禺、琼州、崖州、濠镜、海南、东莞、徐闻、香山溴、潮州、雷州、惠州、高州、迈州等;江浙的宁波、双屿、温州、杭州、舟山、苏州、南京、台州、临清等,广西的南宁、梧州、罗定、郁州等,台湾的鸡笼、淡水、鹿港等,还有京师、济宁、包头、徽州等城市,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陕西、山东等省份;省内则有福州、厦门、月港、漳州、建宁等。在国外,有吕宋、暹罗、巴达维亚、勃泥、爪哇、占城、占城、交趾、柬埔寨、巨港、长崎、琉球、高丽等。泉州商人每到一处,必当建造会馆,并从家乡请来妈祖祀奉。泉州天后宫内原本就设有苏、宁、福、寮郊等许多商郊,附近还有鹿港郊公堂。天后宫每次修建,各大商郊会馆都倾力资助,以表虔诚。
据统计,台湾现有八百多座妈祖庙,皆拜莆田湄洲妈祖祖庙为祖庭。妈祖的信徒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称妈祖信仰的极盛之地。从台湾妈祖庙宇的级别来看,无不属于“分灵”。一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神符或香火到台湾奉祀,称为“分香”,二是从大陆捧持妈祖的神像到台湾奉祀,称为“分身”,天下妈祖祖湄洲。其源盖出于明清时期福建向台湾大规模的移民。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防疫消灾,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被称为“神女”、“龙女”。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仅28岁。从此以后,传说航海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世界各地有两亿多的妈祖信众,在台湾妈祖信众占人口的三分之二。
莆田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境域北连福州,南接泉州,西依戴云山脉,东南濒临台湾海峡。港口得天独厚,拥有“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湄洲湾秀屿深水良港和三江口、枫亭等港;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以及湄洲、南日等大小150多个岛屿。 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历史很早。秦汉时期,方土徐福三次东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东半岛,汉武帝步求仙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未能如愿,却无意间推进了造船、航海和港口业的发展。自汉代开始,由于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线,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为始发港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朝鲜、日本等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渤海和山东半岛航海业的发展。南路”之广州的远洋贸易可直达亚历山大港。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可与世界名港亚历山大齐名。
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扰,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减弱,但国内南北万余里海上航线和南北河漕贸易相对增强,后因定都北京800年时政的相对稳定,国内沿海港口亦日益兴盛起来,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早半个世纪,更是无与伦比。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拥有者。
远在十世纪,中国航海者首先拥有指南针,以保证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驶,也首先发明了隔舱航舟,万一海上遇难触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舱,而船体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尽管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由于没有气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万千,一片小舟如沧海一粟,当狂风暴作时,在威力无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类的行为还是显得极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灵护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唐中业,玄宗以钦定形式册封“四海龙王”,因传说其能施风布雨,兴涛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这种想象中的自然神形象丑恶,东海龙王敖广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视为凶神,加上当时“五行五阴”之说盛行,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亦属阴;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适合‘五行阴阳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湾出现了年轻貌美,勇于在海上冒险救人的林默,死后被人们祈奉为女海神,这是航海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汉族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
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莱阁天后宫建于1122年,比“世界三大妈祖庙”之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天津天后宫及台湾最早的澎湖天后宫早200多年;比中国第一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天后宫(公元1196年)亦早数十年。史料记载:“宋徽宗时,赦立天后圣母庙,乃于阁之西营建焉。时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计建庙四十八间。”。作为妈祖庙之“鼻祖”的湄洲妈祖庙,建庙时仅“落落数椽”,直至清乾隆年间才逐步形成99间斋房,由此可见蓬莱阁天后宫建造时的规模。
另外,与蓬莱阁天后宫齐名的、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的长岛显应宫(庙岛因此得名),在中国北方妈祖庙宇中也占有显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丽恭愍王的贺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国时在赞美登州海道的诗《留沙门岛(沙门岛即古时蓬莱以北的长岛庙岛),奉呈同行评理相君》中写到:“沙门翘首立多时,暮景撩人欲赋诗。神妃享祀应需报,海若潜形不敢窥……”。由于蓬莱与长岛为中国南北和东西方水路交通枢纽,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妈祖,有船必有妈祖祈像”这种古代传统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莱阁天后宫和庙岛显应宫所肩负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厦门神霄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公园(原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 数次,最后一次 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霄宫,被绿树所 环抱,四周绿树 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霄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
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 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
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
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 汉族民间贸易传播 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
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 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
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
19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
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
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
2005年,连战和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
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
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
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却是宇宙的主宰。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根柢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
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
“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言则宣,教则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则忘言”(张君房《云笈七签》),当一种理念为民众所接受后,教化则退居其次,而观念(对真、善、美的认同)则生根、开花、结果。
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
千余年来,人类面临旱涝蝗灾,瘟疫流行时,往往把祛灾的希望乞求于神灵,妈祖之平息海啸、张天师之祈禳瘟疫、龙王爷之普降甘霖……人类在对神灵的不断祈祷中逐渐地得到启发:众生平等、万物有灵,道法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了全球、全人类的呼声,谁能说,这当中没有神的启示?
雕花的作文 关于蔚县雕花的作文
太阳透过榆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夏末秋初的南风刮来了新的麦子的香气和蒿草的气息。北满的夏末秋初是漂亮的季节,这是全年最好的日子。天气不凉,也不顶热,地里还有些青色,人也不太忙。
2、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4、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穷。
5、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6、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幸福是“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7、幸福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幸福是患难中心心相印的
人心有一扇窗,透过它,人们观摩着自己的生活。任时光变迁
,四季交替,窗外有时春光融融,有时也雷雨交加,然而,拥有一
份恬然的心态,为你的窗户雕刻上精细的花纹,怎样的景,都是一
幅画。
暖暖的日光倾斜而下,风卷动着细草,翻出一阵清新的泥土气
息。花间,飘散着芬芳枝条吐出新绿,窗外的一切如此惬意,美好
,然而漫步其中,总会发现残缺的花瓣,抑或者是幼虫啃噬着的嫩
芽,在完美中划出裂痕,令人惋惜不已。这时,何不打开你雕花的
窗户,以观一幅画作之心态,来观察窗外之景:落花依靠在土壤之
间,干蔫的姿态隐隐透出几分凄美,又衬那鲜花更为娇艳,令人在
落花的惋惜之后,更为珍惜眼前的景色。贪婪的幼虫,懒洋洋地躺
在枝叶间,虽然啃食了嫩芽,但同时也孕育了生机,增添了一份化
茧成蝶的憧憬……雕花的窗子,为你滤去那对瑕疵的不安,让窗外
的阳光更为妩媚。
但生活不会总是春光明媚,总有一天,雷雨交加,韶华尽散。
狂风撕扯着枝条,雷雨击打着地面,怒雷叫啸着不满,黑云掩住了
光明。处处尽是部得意,在雷雨之夜摸索、爬行,雨水的鞭斥之下
,你早已体无完肤,寒风撕过面颊,将你打理平整的黑发高高掀起
,将你的狼狈揭露了尽。这是,再打开雕花的窗户吧:闪电扯开了
无尽的黑暗,照亮天际,雨水冲刷过的枝叶,洗去了尘埃,雷声雨
声交加,奏响了一曲狂放,尽情的交响乐,灰蒙蒙的天空盖着压抑
,提醒你要突破黑暗……,雕花的窗子赋予你一双乐观的眼睛,带
你在黑暗中探索光明。助你在迷途中找到方向,让窗外灰暗的景色
,同样灿烂,美丽。
人生并不完美,总有大起大落,过分在意得失,你会失去更多
。已恬淡的心态打开雕花的窗户,以观画的心态观生活,得意也好
失意也罢,都带着诗意,以雕花的窗户转变心灵,翻新你眼里的世
界,其实,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很美艳,动人。外物是不变的,但
心态是可变的,一个恬然,乐观的心态,一扇雕花的窗子,让窗外
的景,都变成一幅幅画。
我学会了雕刻的作文《我学会了雕刻》
姥爷总说雕刻是门很有趣的艺术,可是,雕刻的艺术究竟在哪里?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日日夜夜里为一件作品流汗制作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仔细钻研创新雕刻技术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的乐趣是在那欣赏每一件精雕细琢的成品的时刻。
在我看来,雕刻艺术是在那感受这门艺术悠久历史的时刻。
我终于抗拒不了它艺术魅力的召唤,面对雕刻毫无感觉的我竟也在姥爷的帮助下拿起刻笔,去享受它所独有的艺术乐趣。
在那个初春的早晨,我第一次走进了姥爷得雕刻房,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照葫芦画瓢的妙处了一个带有字样的苹果,姥爷说:“初次雕刻,不用太难,直到你也可不了太精致。”一个已有苹果雏样的木块摆在我面前,心里暗笑,一个苹果有什么好难得,小菜一碟。老爷看了看我拿着刻刀的手笑了笑,我一点也没理会,一下一下的可着木块希望将其刻的圆滑些,可没想到,这可恶的木块,每刻一下都会有新的棱角出现,我气得恨不得扔掉刻刀,摔掉木块,可我还是吸了一口气,继续着我艰难的雕刻体验,哪有做事不遇困难的阿!姥爷慢悠悠地走过来了“刻不好了吧!”尽管有着太多的不愿,却还是扭捏的嗯了一声,姥爷一边笑着一边拿过我手中的刻刀,那长满老茧的手,将刻刀全部握到了手里,不想 *** 什么都用一副握笔的姿势,刀似乎不再是刀了,仿佛化作了姥爷手的一部分,一个个棱角北修的直反光,原本渐渐变小的木块,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大小,三下五除二,苹果已经成型。
姥爷也算是个民间雕刻家,家里曾摆有一对檀木椅,那是姥爷最得意的作品,他用那微逗的手为我写了个倒“学”字,指了指说:“试试看,能刻出来不?”我尽量像姥爷那样握住刻笔在灯光下一笔一画的刻着,再耐心的陪伴下,汗水的低落声中,一个镂空的学呈现在眼前,不算精致,不算完美,可它包含了我辛勤劳动的汗水。
原来每一个雕刻者都要有一个这样漫长的经历才能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后得到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夜已深在微弱的灯光下,我仿佛看到姥爷在精雕细琢的雕刻着他的得意作品,我仅仅市感受到了雕刻乐趣的开端。真正的雕刻乐趣的开端。
真正的雕刻艺术享受者们那些为雕刻而辛勤付出的人们,姥爷说得没错,雕刻是一门有趣的艺术。
写东山的琵琶和雕花楼的作文300字没有春天的百花争艳,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也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湛江的秋向人们展现了她独特的美。
秋姑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她悄悄地来到了郊外的田野,听到了农民伯伯们在讨论秋是什么颜色的。于是拿起手中的画笔轻轻一挥,给农作物换上了新衣裳。香蕉妹妹摆弄着**的新裙子,好看极了!看,那边发出淡淡的橙色光芒,原来是橘子姐姐提着漂亮的小灯笼,白天也不肯放下。茄子哥哥则披上了紫莹莹的风衣,而苹果弟弟找不到新衣裳,急得脸都红了……
秋姑娘来到了渔港公园,听到了孩子们在讨论秋是什么颜色的。手中的画笔轻轻一挥,瞬间焕然一新。只见秋菊仙子们在争奇斗艳,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枯黄的小草默默地低下了头,似乎在对人们说:“再见了!明年春天我还会再回来的”。
秋姑娘来到了美丽的玛珥湖,听到了游人们在讨论秋是什么颜色的。手中的画笔再次轻轻一挥,浅蓝色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遥相呼应着,几朵棉花般的白云懒洋洋地享受着这一片宁静。这多姿多彩的秋色不禁让我想起了宋朝诗人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姑娘又是一位着名的音乐家,用手中的指挥棒谱奏出一首动听的乐曲。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滴答”“滴答”,那是秋雨弹起了心爱的土琵琶;“呼呼”“呼呼”,秋风鼓起腮帮子吹起了口风琴;“沙沙”“沙沙”,落叶从空中飘落,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最后安全地落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小鸟们躲在温暖的被窝里,“叽叽喳喳”地一展歌喉……
古人云:“万美之中秋为最”,我爱这色彩斑斓、美妙动听的秋天!
美丽的秋天 美丽的东山公园作文350字
吃过早饭,我就拉着爷爷、奶奶和爸爸往外走。今天真是好天气,不冷不热,很舒服。一路上我好开心啊,又蹦又跳,不停地问爷爷:“东山公园在哪里?山高不高啊?山上有小白兔吗?”
等到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我抬起头望着高高的山顶,帽子都掉下来了。我有点害怕:“啊!那么高啊!奶奶还是你抱我上去吧。”奶奶说:“能能,你不是已经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爬过海山公园了吗?奶奶相信你一定能自己爬到东山公园的山顶!”听完奶奶的话,我变得勇敢了。
我一步一步往山上爬,一路上看到了会跳高的蚱蜢、威武的螳螂、可爱的西瓜虫、有刺的大黄蜂。我还发现身上粘着很多有刺的小果子,爸爸说那是苍耳,它还会粘在小动物的身上去旅行呢!爬着爬着,我们终于到了山顶。哇!山顶上好漂亮啊!有绿色、**、红色各种颜色的树叶,有很多树叶从树上掉下来。我还看到了高楼大厦,看到了大海,海上有一个个小岛,还有很多大轮船开来开去。爸爸拿出望远镜给我,真奇怪,刚才远远的轮船好像一下子开到我的身边了。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我虽然感到两只脚脚发软,但是真的很开心。
仿照莫高窟写家乡作文写高港的雕花楼高港古雕花楼
正月初五,与家人去高港口岸镇,走马观花看了古雕花楼。拍了一些照片,由于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照片效果不是太好。
高港雕花楼,又称“四方楼”,原名“柴墟雕花楼”,殊有“苏北第一楼”之美称,系四合院式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和厢楼,典型明清风格的雕刻建筑,坐落于柴墟水景街区的南端,是古庆元街最繁华的商贸地段。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营木材的江南富商姚氏始建东楼。民国初年,东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业的开明绅士李松如,李按原来的建筑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楼内天井四周,走廊上方、梁坊等处,雕有大量的龙、凤、鹤、狮、麒麟、鹿、马、羊、松鼠、蝙蝠等飞禽走兽,门扇雕有四季花卉、人物故事,图案精巧,栩栩如生,精湛的雕刻与超凡的构思,令人叹为观止。
雕花楼的木雕、砖雕、石雕、壁雕、彩绘、泥塑、铺地等,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内涵外延,工艺精湛,为省内所罕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曾被《从奴隶到将军》、《东进序曲》、《无雪的冬天》等多部剧选为拍摄场景。
雕花楼先后于1987年被列为泰兴县文物保护单位;19年,被列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江苏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雕花瓷的高中作文顾羽晖
早就听说过东山雕花楼有名,连许多电视剧都在那儿拍的,可妈妈偏偏决定去西山雕花楼。我想:西山也有雕花楼?听都没听说过,一定不好玩。
车子经过太湖时,遥望太湖,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经过两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一看,门就那么小,更坚定了我来时的想法。一进门,就看见两棵古树:木瓜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你别看它老,却依然枝繁叶茂。还有一棵是瓜子黄杨,也已经有200年了,路边的黄杨最高二、三尺,可它竟有3、4米高呢!
我们往前走,来到大堂,名叫仁本堂,俗话说“以人为本”,所以主人把这儿命名为仁本堂。这里的地砖很特别,不像家里的横着铺,它是竖着铺,呈菱形。
登上狭窄幽暗的楼梯,来到楼上,先看到一个客厅,它不像其它房间那么阴暗,而是四面通风,阳光充足,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站在客厅的阳台上,能看到远处的缥缈峰,满眼绿色,令人心情愉悦;低头还能观赏到天井里的五彩山茶,它足有4、5米高,花瓣呈五种颜色,有粉色、白色、大红色、淡绿色和淡**,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躲在深宅大院里孤芳自赏。山茶都已经200多岁了,依旧开得艳丽,你看神奇吧!
客厅的窗户上镶嵌着彩色玻璃,上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雕刻图案,它们不像故宫的雕刻那么华丽,却很精致、很古朴,上面的图案有苹果、有螃蟹、有樱桃、有蝙蝠,还有孩子们各种表情的脸。虽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像百年前那样生动,那样有感染力!
作文雕花蜜饯400字靖州蜜饯,古代汉族雕花食品的一种。历史悠久,是妇女们巧夺天宫的技巧制作。靖州蜜饯是将未成熟的柚子青果切成片,用柳叶刀雕出龙、凤、鱼、虾、花、鸟、虫、叶以及“喜鹊闹梅”、“孔雀开屏”、“燕子啄泥”、“二龙戏珠”、“嫦娥奔月”、“鱼儿戏水”等一些图案,放在水中漂洗,然后拌白糖或蜂蜜,晒干即成。
吃起来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润肺生津的药用价值。雕花蜜饯除用柚子青果作原料外,还用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苦瓜、红豆、刀豆、瓜筒子、天茄子作原料,瓜类切成长方形、菱角形、四尖角及其他花样;苦瓜雕出水癞头蛤蟆;豇豆扭成三耳结、扣子结;刀豆专织兰花;西红柿专做海棠花;天茄子专做玉簪;瓜筒子做成仙人柱。上述蜜饯,都是送礼佳品。
2009年3月,湖南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项跟当地苗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历史悠久:日久弥香
雕花蜜饯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食品,又是美如玉琢、形色别致的工艺品,是美食文化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珍品。它起源于东周时期,发展于五代末年,世代相传,成为靖州民间历代上贡朝廷的御品。靖州雕花蜜饯技艺分布在湘西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及周边一带。
雕花蜜饯是靖州汉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聪明的汉族先民知道,柚树结果太多柚果就长不大,于是就把多余的幼果摘下——称为“打果”,摘下的幼果丢了很可惜,就让心灵手巧的大嫂姑娘们把它们镌刻成精美的图案,描绘生活中美好的物象情趣。
相传古时候有一年,一连下了3天3夜的大雨,洪水淹没了靖州城,城中男女老少都聚到北坡避难。人们所带的食物渐渐吃光了,只好靠坡上的野茶、树根等维持生命。这时有一个叫甜姐的侗家媳妇,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还未成熟的柚子,她摘下一咬,顿觉满口苦涩。甜姐想,如这柚片拌点蜂蜜该是什么滋味呢?于是,她将其放在蜂蜜中浸了浸。柚片吸满了蜂蜜,味道变得既甜又香,还散发着阵阵柚香。后来,甜姐制作的蜜饯问世了。再后来,心灵手巧、颇具匠心的侗家姑娘们将仔柚切成的薄片,雕刻上各式各样的图案,制成蜜饯。后经逐步改进,代代相传,遂成靖州一绝。
雕花弓
从前有个猎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每次村里的年轻人一同出外打猎,他猎到的动物都最多,大伙儿便封了他一个头衔,叫“猎王”。猎王原来用的那把弓,外表平实,很不起眼,有了猎王的头衔之后,他心想:“我的身价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如果再用这把难看的弓,一定会遭人笑话。”于是便把旧弓丢弃了,另外找人制造了一把新弓,上面雕刻了非常精致的花纹,每个人见了都忍不住要摸一摸,称赞几句。猎王更得意了。有一天,村子里举行射箭比赛,猎王带着美丽的新弓,很神气地到达比赛地点。等轮到猎王出场时,大伙儿都鼓掌喝,准备看他一显身手。只见猎王拈弓搭箭,才将弦一拉紧,那美丽的雕花弓竟然当场折断了。在场的人个个哄堂大笑,猎王面红耳赤,一时羞窘得说不出话来。
启示:我们常以为新的、漂亮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其实不然。好比一双不合尺寸的新鞋子,穿起来一定没有旧鞋子那么舒适;同样的,一栋偷工减料的水泥房子,也未必就比木头房子来得坚实。使用器具,最重要的不是外表好不好看,而在于它是否能发挥实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