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
上海天气污染严重吗_上海天气污染
tamoadmin 2024-08-27 人已围观
简介1.上海夏天为什么那么热啊?2.申城靠什么驱散雾霾3.北京的夏天为什么比上海的夏天热?除了干燥比热容小还有什么原因?4.上海和成都天气差别大吗5.为什么有的地区会产生的雾霾会特别严重?根据报道,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有:一、对人体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
1.上海夏天为什么那么热啊?
2.申城靠什么驱散雾霾
3.北京的夏天为什么比上海的夏天热?除了干燥比热容小还有什么原因?
4.上海和成都天气差别大吗
5.为什么有的地区会产生的雾霾会特别严重?
根据报道,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有:
一、对人体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二、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方面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另一方面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三、对天气和气候的危害。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也很多,其中人为原因占据了绝大部分,所以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一员,应该从自身做起,不做危害环境的事情,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加以实施,让我们自己远离被污染的空气。
上海夏天为什么那么热啊?
你好,
上海最近一周的天气:
12月17日(今天)、晴转多云5~12℃、东北风 1级、空气良
12月18日(周日)、阴11~16℃、东南风 1-2级、空气良
12月19日(周一)、多云转小雨12~17℃、东南风 1-2级、轻度污染
12月20日(周二)、中雨转小雨12~15℃、东北风 1-2级、空气良
12月21日(周三)、小雨11~16℃、东南风 1-2级、空气优
12月22日(周四)、小雨转多云7~11℃、西北风 3-4级、空气良
12月23日(周五)、多云转阴5~10℃、北风 1-2级、空气良
申城靠什么驱散雾霾
首先,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地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能不热呢?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第三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第四个原因是,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既然城市中人工构筑物的增加、自然下垫面的减少是引起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那么在城市中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然下垫面的比例,便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北京的夏天为什么比上海的夏天热?除了干燥比热容小还有什么原因?
雾霾有以下几大成因--其一,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特有的季风气候。进入秋冬,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强度比较弱,大气水平扩散条件和垂直扩散条件都比较差。污染物在大气中不断堆积,难以在短时间内自净。有时即使有弱冷空气南下,也难以吹散雾霾,反而带来其它地方的污染物。所以,在上海,秋冬季节雾霾天气总会频频发作。
其二,汽车尾气排放。近年来,中国跃居汽车产销大国,城市家庭拥有私家车已经很普遍,城市车辆的增加势必带来更多的排放。
其三,工业生产的排放。这是大气污染的主因之一。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工业生产仍依赖煤炭,现在的问题是,煤的利用率不足,消耗过高,排放量大。
还市民蓝天白云,申城多方发力治理PM2.5,从机动车排放控制、燃煤改造、扬尘治理,乃至有机物污染。
燃煤高效除尘改造削减污染物排放
电厂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它们会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状的物质,而这恰恰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防治扬尘污染控制餐饮油烟
全面阻击污染物,限尾气排放
今年,本市出台了首轮《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2013-2017)》,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首轮的行动目标是:到2017年,重污染天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在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六大领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共33个方面187项具体工作。
挥之不去的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有危害美国进口普卫欣京.东有效减少雾霾的吸入。
上海和成都天气差别大吗
近几年来,为什么北京的夏天总是比上海的夏天热呢?除了有北京比较干燥,并且比热容比较小,也还会有其他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地理位置上,北京偏向北方,上海偏向南方。因此从地理位置上,上海和北京是具有一定的差异的。但是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的夏天,阴雨天很少,并且在四五六月份上,天气比较干燥,这时北京由于比热容比较小,相对来说比较热,昼夜温差有点大。和上海相比,近几十年来,北京的五六月,两个月的平均气温大多都高于上海,而且入夏的时间也明显的比上海。但是一般在七八月份,相对来说,南方更热一点。
我们想象一下,6月份一般是南方的梅雨季节,但此时相对于北方来说,北方就比较干燥了。而到了七八月份,南方开始出现伏旱天,北方有些地区开始进入汛期,但是北京的汛期比较短,因此北京的夏天往往比较热。如果说北京的夏天的降水量少,相对来说,北京一年的下雨量也比较少。但是它所带来的年均降水量,一般都是有几场暴雨造成的,因此,北京长期处于汛期的状态几乎不存在。而上海,经常处于梅雨时期,作为偏南方的地区来说,夏天是偏湿润的。因此,北京的夏天往往比上海的夏天热。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影响一个城市的温度都有哪些因素吧。
首先就是所在地区的纬度,这是一个城市的客观原因。因为不同的城市处于不同的纬度,如果纬度不同,则温度差异比较大。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是由于海陆分布不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大气运动,这也是影响一个城市温度的因素之一。另外就是人为因素,首先是关于城市的大气污染。一个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工业生产,以及人为活动,都可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而这些物质会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从而在温度上有所影响。另外一个人为因素,就是城市的自然下垫面的问题。如果一个城市的建筑广场,大大增加了,那么相对来说,绿植,水体等自然因素就会相应减少。这样来说,总体上,释放的热能比吸收的热能多,也会造成一个城市温度的上升。
这是小编关于一个城市温度的介绍。
为什么有的地区会产生的雾霾会特别严重?
嗯,上海夏天比成都热,冬天雨多,但全年晴好天数比成都多很多。空气质量比成都好一个档次。
成都春秋两季多夜雨,冬天下雨几乎不湿衣,冬天湿度大,全是阴天或者有几乎不见太阳。全年污染天气时常位居全国第一。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专家指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环保专家表示,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天因为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